彩超联合CA199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

2024-04-29 03:10陈冬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1期
关键词:胆管例数阴性

陈冬秀

鹰潭市余江区总医院中医院院区超声科,鹰潭 335200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其致病病因尚不明确[1-2],若未及时得到治疗可导致肝内胆管反复出现炎症,进而造成肝内胆管狭窄,并导致肝实质出现萎缩,或诱发胆汁性肝硬化、形成门脉高压。有研究称,有近10%的肝内胆管结石可最终进展为肝内胆管细胞癌[2]。早在1942 年,有专家报道了首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hepatolithasis-associate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HICC)[3]。此病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效果十分不理想的特点,而且临床症状极易被肝内胆管结石病情所掩盖,极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早期诊断仍是相关专家学者们不断在探讨的重要课题。彩超是目前临床上初诊此病时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对影像学医师的临床经验、技术水平的要求均较高。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CA199是一种黏蛋白型糖类蛋白抗体,在诊断胃癌、肝癌以及直肠癌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研究称,CA199 在诊断肝管癌时也具有一定的价值[4]。正常情况下,此指标应低于37.00 U/ml,若为轻微上升,则提示胃肠道存在炎症,若为明显上升则提示存在消化道肿瘤,因此可将其用于筛查胆管癌。基于此,本次研究抽取2017 年7 月—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和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共180 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即在于探讨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时采取彩超联合CA199 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2017 年7 月—2022 年12 月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患者共180 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病理诊断,本研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医学伦理要求。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齐全;②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③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者;②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分组,其中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共30 例,为观察组;单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150 例,为对照组。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临床症状等)、实验室指标(CA199),对彩超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本研究下列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彩超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结果:①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表现症状(上腹部疼痛、高热、梗阻性黄疸、体重减轻、腹水以及肝区叩痛和肝外淋巴结肿大)。②对比两组患者CA199 检测结果。③彩超检查、CA199 检查及二者联合诊断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时的结果分析。④对比彩超与CA199 联合诊断、单独应用彩超诊断和单独应用CA199 诊断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 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80×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经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占比高于对照组、有上腹部疼痛及高热症状的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梗阻性黄疸、体重减轻、腹水、肝区叩痛以及肝外淋巴结肿大患者占比对比均无差异(均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例(%)]

2.2 对比两组患者CA199 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CA199 为(114.34±22.51)U/ml,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7.45±5.39)U/ml(P<0.001,t=42.025)。

2.3 彩超检查、CA199 检查及二者联合诊断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时的结果分析 经病理诊断证实,180 例患者中有30 例患者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其余150 例患者为单纯肝内胆管结石;彩超检查共计检出阳性病例40 例,阴性病例140例;CA199诊断检查共检出阳性病例70例,阴性病例110 例;联合诊断共检出阳性病例33 例,阴性病例147 例。见表2。

表2 彩超检查、CA199检查及二者联合诊断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时的结果分析

2.4 对比彩超与CA199 联合诊断、单独应用彩超诊断和单独应用CA199 诊断的诊断效能 彩超联合CA199 诊断的准确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独应用彩超或单独应用CA199 诊断(均P<0.05);三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对比彩超与CA199联合诊断、单独应用彩超诊断和单独应用CA199诊断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又被称作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或肝胆管结石,结石位于左或右肝管汇合部以上时均可称作肝内胆管结石。患病后,患者的5 年存活率仅为5%~10%[5-6],对于临床医生而言,HICC 的诊断和治疗均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此病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从本次研究结果即可见,两组患者在梗阻性黄疸、体重下降、腹水、肝区叩痛以及肝外淋巴结肿大等体征上对比均无差异(P>0.05);因此HICC 的早期确诊率并不高。分析原因如下:①就目前而言,尚未发现用于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时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记物;②由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早期的病灶形态较小,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易被结石影像所掩盖,因此易出现漏诊;③肝内胆管细胞癌肿瘤本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加上胆管炎症反复发作对肿瘤症状也有一定的掩盖作用,因此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本人都易忽视。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早期难以被及时发现,并使得多数患者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了预后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CA199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与杜志兴等[7]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可将CA199 作为诊断胆管癌时较为有效的标志物。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应用彩超和CA199 的方式来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准确度比单独应用彩超诊断或是单独应用CA199均更高(均P<0.05),提示了联合诊断在诊断此病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9]。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彩超表现:①多数肿瘤灶呈低回声结节/肿块影,仅有少部分肿瘤灶呈等回声/高回声;肝内胆管细胞癌以单发病灶为主,部分患者病灶周围会伴有较小的与之相似的病灶,这些小的病灶多为卫星灶,病灶的边界通常不够清楚,也有少数病灶周围有声晕,此时边界会相对清晰,之所以出现声晕,主要是肿瘤增大压迫,周围肝管以及淋巴管回流受到阻碍,进而导致肿瘤周围组织出现水肿。②病灶区域肝管狭窄/闭塞会引起元端胆管扩张,这也是在进行二维超声时诊断此病时的一个重要的间接征象,胆管狭窄的程度越严重,远端胆管扩张的程度会越明显[10-11]。③与病灶相邻的肝脏包膜可出现“脐凹征”。④因病变门静脉分支穿过肿瘤时容易受到侵袭,因此显示往往不够清晰。⑤CDFI:因病灶内纤维成分比较多,肿瘤细胞比较少,因此血流信号欠丰富[12]。

综上可见,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准确高,联合应用彩超和CA199 诊断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胆管例数阴性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人工胆管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