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延续服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研究

2024-04-29 03:10康淑琴黄志燕蒲榕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1期
关键词:体重儿延续性早产儿

康淑琴,黄志燕,蒲榕

福建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泉州 362000

极低出生体重儿通常是出生时的孕龄不足28 周的早产儿[1]。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表现包括:①体重低:出生时体重通常不到1 500 g;②外貌特征:婴儿身材纤细、皮肤薄、肌肉松弛,可能与正常足月婴儿不同[2-3]。③器官功能不全:由于未完全发育,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可能不够成熟,容易出现相关问题。④发育延迟:这些婴儿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智力和运动发育的延迟。延续性护理是将护理干预延伸至院外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可以确保对低出生体重儿护理的延续性,对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发育结果具有积极影响[4]。而如何做好低出生体重儿的延续性护理,是目前新生儿科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不同延续性护理方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2 年3 月—2023 年3 月我院新生儿科出院的66 名极低出生体重儿,收集两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组时矫正胎龄、入组时体重、入组奶量等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达到出院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排除合并严重感染及并发症、先天畸形、遗传代谢疾病等;②家属身体健康,年 龄≤40 岁,能够有效地沟通和使用WeChat,能够独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问卷;③家属有意愿接受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出院后意外死亡、单亲家庭。本研究在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

1.2 方法 将所纳入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出院前每周组织1 次健康宣教小课堂讲解育儿知识,示范新生儿护理方法。出院时均发放《早产儿健康宣教手册》等纸质版资料。出院后两组患儿均按高危儿随访指南进行随访至6个月。

观察组出院时加入科室建立的“早产儿微信群”进行延续性护理,具体为:①确定群的名称,例如“早产儿家长交流群”,并明确建群的目标,例如提供支持、交流经验、分享资源等。制订一些群规,以确保群内秩序和和谐。例如,禁止广告、尊重他人隐私、禁止恶意言论等,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活动,例如在线讨论、经验分享、专家咨询等,有助于增加群的活跃度和凝聚力。②由主管医师、健康宣教护士担任管理员。定期推送一些早产儿相关的知识、文献报道和喂养、发育评估的方法、国内外最新的案例报道等。作为群管理员,需要积极管理群内的言论和行为,及时处理违反群规的行为,并鼓励成员遵守群规。③患儿家长能够以图片、文字、录像的形式向微信群管理员提出明确的疑问,对于有异常的患儿,指导家属及时就诊。

对照组通过一对一电话随访进行延续性护理,出院后5~7 d 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询问婴儿的饮食情况、体重增长、排便和排尿情况等。了解婴儿是否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例如呼吸困难、发热等。提供喂养指导:确保母乳喂养或配方喂养的正确技巧和频率,解答家长关于喂养的问题,并提供实用的建议。与家长一起监测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如果婴儿的体重增长不达标,应提供进一步的建议,例如增加喂养次数或调整喂养量。询问婴儿的发育和行为情况,例如睡眠、活动、哭闹等。提供关于婴儿发育的一般指导,并解答家长可能有的疑问。低体重儿的家长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和焦虑,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是很重要的,倾听家长的担忧,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安慰。电话随访时,要告知家属特别关注儿童的警示信号,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发热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立即就医。对于患儿家长的询问、问题,若不能当即答复,家长应预约高危儿随访门诊就诊。

1.3 观察指标 ①焦虑评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患儿家属进行焦虑自评。该量表包括15 项正向评分和5 项负向评分,得分越高,代表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越严重。评分在50 分以下为无焦虑;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为严重焦虑。初期测评在出院时进行,末期测评在随访6 个月后进行。②满意度评分:随访至6 个月,对随访的满意度进行评分,由家属常规填写医院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总分100 分,≥90 分为对护理工作满意。③随访完成率:追踪两组患儿出院6 个月内遵医嘱进行规律随访的例数。④再次入院率:追踪两组患儿出院后6 个月内再次住院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根据SPSS 21.0 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的χ2检验法,计量资料以均 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 说明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的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纳入研究66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观察组33 例、对照组33 例。两组患儿在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组时矫正胎龄、入组时体重、入组奶量等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2.2 两组家属入组时情况对比 每例患儿入组一位家属,则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入组33 位家属。两组家属入组时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位数、年龄<35 周岁位数、焦虑程度在轻度及以上位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入组时情况对比(位)

2.3 两组患儿出院随访6 个月情况对比 患儿出院随访至出院6 个月时,对照组完成随访27 例,失访6 例;观察组完成随访32 例,失访1 例;观察组随访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再次住院率、家属焦虑率均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出院随访6个月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面临许多潜在的危害和挑战,包括:①器官功能不全:这些婴儿的肺部和心血管系统不够发育完全,可能需要辅助呼吸和心脏支持,容易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5-6]。②高死亡率:由于早产和未成熟的器官系统,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相对较高。③健康问题:这些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呼吸道感染、肠道问题、神经发育问题和认知障碍等许多健康问题[7]。④长期发展问题:极低出生体重儿在智力、学习、行为和社交方面可能存在延迟和困难,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康复支持。患儿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接受医疗护理,延续护理干预可以帮助这些极低出生体重儿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危害,并改善其生活质量[8]。在中国,微信是用户群体最多的社交软件,它具有强大的功能且易于操作,如实时的语音对话、视频通话、文件传输、在线留言及回复,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覆盖人群广等优点,能够及时解决家属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出院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9]。

焦虑的情绪可能来自于对疾病的未知,在微信聊天平台,定期分享最新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相关知识,让患儿家属更好的了解相关情况,对出院后家属的焦虑情绪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10]。有研究报道,延续性护理鼓励家属参与婴儿的照顾过程,如皮肤接触、喂养和抚触。这种参与可以增加家属对婴儿的信心,使他们感到更有控制权和责任感[11]。而且延续性护理为家属提供机会以接受教育和培训,以了解如何照顾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需求。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还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帮助家属应对困难和挑战。本研究显示,通过微信群专业人员的定时解答与互动,鼓励家属在婴儿的照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有助于家庭的适应和发展。家属可以学习如何与医疗团队合作,制订计划,并在婴儿出院后继续提供适当的护理。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随访依从性[12]。

但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管理、推广以及进行消息回复,且样本数量相对较少,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也是研究的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采用建立微信群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出院后延续服务应用可行,可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随访率,降低再入院率,减轻家属焦虑情绪,同时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猜你喜欢
体重儿延续性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咖啡因与低体重儿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