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应对方式 及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2024-04-29 03:10陈凤朱周玉枝刘春华潘艳张新航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1期
关键词:理论指导康复训练依从性

陈凤朱,周玉枝,刘春华,潘艳,张新航

福建省老年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州 350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病变,以老年为高发人群,可分为支气管炎型和肺气肿型,以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气流阻塞为特征,患者可表现出慢性咳嗽、喘息、气短、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随着肺组织的逐步破坏,可并发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杀手”[1]。老年COPD 患者应做好长期自我管理,遵照医嘱坚持长期规律用药。此外,还应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以改善肺功能。但因老年患者对于疾病认识差、自我管理能力差,患者往往因不能长期坚持锻炼而影响预后[2]。美国心理学教授普罗察斯卡提出行为转变理论,认为行为改变是一个连续、动态、逐步推进的过程,具体可分为5 个阶段,即前意向、意向、准备、行动、维持,以行为改变者的需求为指导,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帮助其进入下一阶段,以转变不良行为[3]。对老年COPD 患者实施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有助于提升患者康复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除患者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让患者可以坚持训练,以达到更为理想的康复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将以2023 年1 月—11 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167 例老年COPD 患者为例,深入分析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观察对象为2023 年1 月—11 月期间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167 例老年COPD 患者,本研究在医学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纳入标准:①年龄要求≥60 周岁;②符合COPD 相关诊断标准[5];③意识清楚、沟通正常、病情稳定;④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⑤知情研究,表示同意参与,签写书面文件。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疾病;④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 组、B 组,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

A 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护理,为患者及家属介绍COPD 相关健康知识,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督促患者遵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安抚患者负性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展,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

B 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实施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整个护理方案的落实方法如下:

(1)前意向阶段:这一阶段患者无功能锻炼意向,为此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性格特点、认知状态、受教育水平等制订个体化健康宣教方案,以便于患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疾病内容,宣教结束后了解患者对宣教内容的记忆情况,针对患者认知误区、疾病困惑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2)意向阶段:这一阶段患者有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的意愿,但仍犹豫不决,为此护理人员还应同其强调呼吸康复训练对肺功能、临床症状的积极改善作用,分享一些坚持呼吸康复训练取得良好预后效果的病例,协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坚定患者行为改变的意愿。

(3)准备阶段: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进行深入讨论,了解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情况、肺功能、运动耐力等情况,分析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叮嘱患者保持规律生活作息,保持心情愉悦,此外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来制订呼吸康复训练计划。

(4)行动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静态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提高脚踝运动等,每次运动5 min 左右,每天2 次,每天进行25 min 的慢跑或者快步行走;指导患者进行无氧运动,如上楼梯、阻力带训练等,每次训练在15 min 左右,每天3 次;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深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吹气球、后仰式呼吸等呼吸训练,每次训练 20 min,每天3 次。将肺康复训练记录表发放给每一位患者,让患者将每天进行的训练内容、时间等信息详细的记录在上面,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监督、鼓励。

(5)维持阶段:了解患者在训练期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患者的行为改变予以积极肯定,来坚定患者康复信念,对于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纠正患者的消极观念,让患者从训练中发现乐趣,以坚持完成训练计划。

1.3 观察指标 包括肺功能指标、应对方式评分以及行为依从性。

(1)评价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2)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由三个维度组成:面对、回避、屈服,其分别有8 个条目(共32 分)、7 个条目(共28 分)、5 个条目(共20 分),每个条目评分范围:1~4 分,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量表填写方法,以确保量表有效性,评分结果越高则表明患者越倾向于该种应对方式。

(3)对两组患者行为依从性进行调查,患者主动积极配合呼吸康复训练,坚持完成训练方案,为完全依从;患者需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为一般依从;患者治疗配合度较差,未按照计划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为不依从。(完全依从例数+一般依从例数)/总病例数×100%=总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4.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s描述、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 共纳入167 例老年COPD 患者,在A 组83 例中,男77 例(92.77%),平均年龄(73.56±4.28)岁;平均病程(7.48±1.64)年;平均BMI 为(23.17±2.56)kg/m2;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29 例,糖尿病18 例。在B 组84 例中,男78 例(92.86%),平均年龄(72.88±4.15)岁;平均病程(7.15±1.72)年;平均BMI 为(23.23±2.41)kg/m2;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30 例,糖尿病21 例。对比两组老年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2.2 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 干预前,A 组和B 组老年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均P>0.05);在干预3 个月后,相较于A 组,B 组患者FVC、FEV1、FEV1/FVC 水平均更高(均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老年肺功能指标

2.3 对比两组应对方式评分 MCMQ 各项评分,A 组 和B 组老年COPD 患者干预前对比无差异(均P>0.05);在干预3 个月后,相较于A 组,B 组患者面对评分更高,回避、屈服评分更低(均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老年应对方式评分(分)

2.4 对比两组行为依从性 A 组完全依从39 例,一般依从28 例,不依从16 例,总依从率为80.72%;B 组 完全依从46 例,一般依从33 例,不依从5 例,总依从率为94.05%,优于A 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行为依从性[例(%)]

3 讨论

COPD 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早期发病隐匿,随着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肺泡细胞受损,造成氧气无法顺畅通过呼吸管道进入肺部,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可通过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止咳祛痰药等来改善COPD 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来提升预后效果[6]。呼吸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康复措施,需要患者从主观上积极参与,调整不良生活习惯,但多数患者自我审查监督意识较差,无法坚持锻炼[7]。

行为转变理论是行为改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着眼于行为变化过程和对象需求,在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干预,在多种慢性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8]。FVC、FEV1、FEV1/FVC 为评估COPD 严重程度的指标,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9]。本研究调查显示:在干预3 个月后,相较于A 组,B 组患者FVC、FEV1、FEV1/FVC 水平更高(P<0.05),可见相较于常规康复护理,实施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肺通气量,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分析原因在于,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为一种动态阶段性的干预模式,在前意向阶段,通过细致、全面的健康宣教来引起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在潜意识中将行为转变的观点贯穿其中;在意向阶段强调肺康复训练的可行性、重要性,分享治疗成功病例来促使其产生行为改变意愿,坚定患者康复信心;准备阶段将明确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不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协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在行动阶段患者的目标行为已有所改变,患者可积极配合开展呼吸康复训练,家属也参与其中,对患者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在维持阶段通过适时评估和反馈让患者看到自身行为改变带来的益处,让患者从主观上对呼吸康复训练产生认可。本研究调查显示:在干预3 个月后,相较于A 组,B 组患者面对评分更高,回避、屈服评分更低(P<0.05);B 组行为依从性优于A 组(P<0.05),说明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可以更好的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可以正确的看待自身疾病,避免患者出现回避问题等情况,提高患者行为依从性。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适时的干预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促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来进行康复训练[10]。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未研究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后续做出更为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在老年COPD 患者中采取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呼吸康复训练,可改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提升患者训练依从性,更好的改善患者肺功能,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理论指导康复训练依从性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语言迁移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