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

2024-04-29 03:10黄小燕朱晓平黄翰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1期
关键词:阿托人性化心肌梗死

黄小燕,朱晓平,黄翰民

江西上犹县人民医院,赣州 341200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一种严重的急症心血管疾病,是发生在冠状动脉中的血流堵塞导致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的血液供应不足,最终导致心肌组织缺血损伤甚至死亡[1]。心肌梗死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即血管壁中的脂质斑块逐渐形成,最终导致血管阻塞,其他可能引起心肌梗死的原因包括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2]。心肌梗死发生后,需要立即就医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心肌损伤及并发症的风险。目前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为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通过手术方式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指标,更有利于远期预后[3],但目前临床对于病情控制单一介入干预还难以满足,因此术后给予药物干预有重要意义,阿托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避免心肌梗死发病后早期可能出现的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在用药期间由于病情影响、患者部分错误认知等因素,难免会有依从性低下从而影响整体医护质量[4]。常规护理对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重点在于患者术后病情状态,而对于药物治疗下患者的状态程度却认知不足[5],本院近年来对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都有令人满意的成果,本研究分析了2021—2022 年间收治60 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1 月60 例 在本院接受诊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为分析对象。所有纳入对象均需要满足以下入组要求,纳入标准:患者急性发作期冠状动脉闭塞且完成PCI 介入手术治疗,后续辅以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凝血功能正常;病情恢复稳定能够进行沟通交流;临床资料齐全;具备理解与执行医护干预的能力。排除标准:存在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或者功能异常;合并有免疫系统严重疾病;合并出血性疾病;合并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本研究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要求。本次纳入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已经被详细告知相关内容,充分了解后表示愿意配合。

1.2 护理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原则对纳入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PCI 介入手术后,为患者提供以下护理措施:①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②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③导管留置部位护理:定期检查导管插入点的局部状况,观察是否有感染、渗血或血肿等并发症。保持导管留置部位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④用药管理:按照医嘱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血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和其他相关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血脂调节药物等),以控制血栓形成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⑤疼痛管理:尽早评估和缓解患者的疼痛,用药物或其他非药物措施(如冷敷、舒缓音乐等)来缓解心绞痛或手术后的不适。⑥密切监测排尿和排便,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排尿和预防尿路感染。⑦饮食管理: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给予适宜的饮食,并根据需要提供营养补充剂。⑧康复和教育: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提供康复计划和相关指导,包括药物使用、生活方式改变(如饮食控制、戒烟、锻炼等),以促进患者的心脏康复和预防再次发作。

观察组:在常规PCI 介入术后护理基础上,联合针对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包括:①患者教育:提供患者关于阿托伐他汀的相关知识,包括用药目的、用法、剂量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解答患者对药物的疑虑和提供必要的指导。②个体化用药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合并症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制订个体化的阿托伐他汀用药计划,包括合适的剂量和用药时间。③药物依从性提醒措施:向患者解释药物疗效需要持续用药,提醒患者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药物依从性习惯。④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定期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等。根据患者的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监测和管理。⑤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提供有关饮食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建议,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低盐、低脂饮食等,以促进心脑血管健康。⑥心理支持:对患者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支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⑦定期随访:嘱患者定期随访,包括复诊和检查,监测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情况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⑧综合管理: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合作,进行综合管理,包括心脏康复指导、生活方式改变、其他药物治疗等。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对两组MI 患者评价下列指标:

(1)自我管理评价: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ESCA)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在自我概念、自我管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自我管理责任感,分数在0~50 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突出,量表Cronbach's 系数为0.833,信效度良好。

(2)生活质量评价: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应用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评价,项目维度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分数在0~6 分间,分值越高表示舒适程度越明显,量表Cronbach's 系数为0.823,信效度良好。

(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完成护理干预后,发放医院自制关于护理满意度评价问卷,以匿名方式完成调查,项目内容包括护理延续性、反馈及时性、护理专业性及人文关怀,量表Cronbach's系数为0.847,信效度良好。分值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由SPSS 23.0 软件进行运算,将计数数据表示为n和%,组间以χ2检验展开对比,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表示为±s,行t检验,P<0.05 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60 例患者,每组30 例。对照组:男性17 例(56.7%);年龄在54~79 岁间,平均年龄(65.51±4.11)岁;病程在1~5 个月,平均(3.25± 0.61)个月;心功能分级:20 例为Ⅰ级,10 例为Ⅱ级。观察组男性15 例(50.0%);年龄在53~80 岁,平均(65.82±4.08)岁;病程在1~6 个月,平均(3.27±0.59)个月;心功能分级:21 例为Ⅰ级,9 例为Ⅱ级。纳入对象分组后的基线资料差异分析,结果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组间自我管理情况 关于自我管理评价,在自我概念、自我管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自我管理责任感方面,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评价分数对比(分)

2.3 组间生活质量情况 关于生活质量评价,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项目评分均提升,观察组患者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价分数对比(分)

2.4 组间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 关于满意度方面,在护理延续性、反馈及时性、护理专业性及人文关怀方面,观察组患者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护理措施满意度评价对比(分)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关注患者个体需求和关怀的护理模式,旨在提供以人为本的、关怀和尊重患者的医疗服务[6]。它强调将患者作为有尊严和价值的独特个体对待,重视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需求,这对于急性期介入手术治疗后用药辅助干预的患者而言,贴合程度相对更高,极好地弥补了以往常规护理模式下对过于关注患者病理的局限性,覆盖患者在认知、心理方面的需求[7]。

在自我管理方面,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评价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在于人性化护理重视患者自身的认知以及依从性状态:①通过提供充分的教育和相关信息,患者能够了解阿托伐他汀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8]。这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药物治疗,并积极参与自我管理。②激励和动力:人性化护理可以通过激励和动力的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对自我管理的积极态度和动力[9]。③药物依从性的提高:通过个体化的用药计划、监测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反馈、提供药物管理技巧、提供便利的药物获取途径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对阿托伐他汀的依从性。这有助于患者按时正确服药,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10]。

在关于生活质量的评价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干预后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护理始终贯彻人文理念,对于生活质量的正面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人性化护理注重患者的个体需求和关注,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关怀[11]。这种关怀不局限于疾病治疗,还涉及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支持、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其次,人性化护理鼓励患者参与决策和管理,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权利,更好地满足个人需求。通过与患者共同讨论,让患者参与决策的过程,可以提高其对治疗方案的接受度和依从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2]。此外,人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而心脏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和心理压力等问题,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13]。人性化护理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管理,帮助患者应对负面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的配合程度,降低了疾病、治疗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对于护患关系和谐构建必然会有正面反馈,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始终重视对患者的感受和反馈处理,护理人员也可依此积极调整自身护理方案,以保障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综上所述,为收治心肌梗死患者在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自我管理的认识,保障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满意度也有积极反馈。

猜你喜欢
阿托人性化心肌梗死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