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护理与症状联合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2024-04-29 03:10黄万红黄欣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1期
关键词:负面艾滋病情绪

黄万红,黄欣欣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 361000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发病后除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外,往往还会引起患者出现负面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临床表明,负面的心理情绪在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面对疾病的不确定性、社会的歧视以及可能的身体变化,患者往往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不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加重疾病的发展[1-2]。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患者的心理情绪,是临床开展艾滋病治疗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临床逐步引入了知信行护理与症状联合护理模式,该模式是全面性护理模式,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信任关系,并整合科学的医学护理和心理支持,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3]。知信行护理着重强调通过对患者的全面了解建立信任关系,促使患者更积极地参与治疗过程。症状联合护理则是充分注重对疾病症状的全面管理,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不适,提高其生活的舒适度。当前临床关于知信行护理与症状联合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及病情改善程度的影响的报道还相对较少[4]。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6 例艾滋病患者,对知信行护理与症状联合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及病情改善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 例艾滋病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均符合艾滋病诊断;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有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本研究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要求观察组中男23 例(53.5%),平均年龄(64.72± 5.45)岁,对照组中男24 例(55.8%),平均年龄(64.83± 5.3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 例)和对照组(43 例),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

对照组艾滋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对患者科普艾滋病相关知识、监测患者的体征等。

观察组艾滋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知信行护理与症状联合护理,主要包括:

(1)知信行护理:①认知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全面评估患者的认知水平和信息理解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和调整教育计划;向患者提供关于艾滋病的详细信息,包括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治疗选项等,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教育计划;鼓励患者提出问题、表达疑虑,并与医护团队共同制订治疗计划,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②信念护理:了解患者的宗教信仰和个人信仰体系,尊重并理解患者的信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确保护理计划与患者的信仰相一致;强调积极的信念,帮助患者寻找生活中的意义和希望,确保患者对治疗计划和护理方案有足够的理解;③行为护理:设立定期的药物提醒服务,提醒患者遵循药物治疗计划,以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按量服用抗病毒药物;与患者一同制订个体化的生活方式计划,以促进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和整体健康;提供行为改变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制订戒烟、戒酒等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目标和计划;针对药物治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疲劳等,制订相应的行为管理计划;建立定期的健康复查机制,确保病情得到及时监测和治疗调整;鼓励患者参与积极的社交活动,参加兴趣爱好,促进正面的心情。

(2)症状护理:①疼痛管理:采用合适的疼痛评分工具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向患者提供药物管理教育,包括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避免药物滥用或出现不良反应;引导患者使用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如深呼吸练习、温热敷、按摩等,提高整体疼痛缓解效果;②食欲不振: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食物摄入情况,制订个体化的膳食计划;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体重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膳食计划,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③疲劳管理:了解患者疲劳的状况和可能的诱因,制订合理的日常活动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制订运动计划,缓解疲劳感;④护肤措施: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涤剂,避免频繁洗澡,使用无香料、无酒精、无刺激的保湿霜;选择天然纤维衣物,减少过敏风险;⑤心理支持:采用合适心理评估工具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治疗;鼓励患者进行适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改善心理状态;教授患者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帮助缓解紧张和焦虑;⑥感染预防管理:对患者科普手卫生教育,包括正确的洗手步骤;教育患者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确保患者居住环境的卫生清洁;定期免疫监测,了解患者免疫状况。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评估依据医院自拟量表进行,包含疼痛、乏力、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单项分值范围0~10 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程度越重;②负面心理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5]、抑郁自评量表[6]进行,总分均为80 分,分值越高表示负面心理情绪越重。③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总分为100 分,86~100 分为非常满意,60~85 分为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艾滋病患者症状评分改善比较 观察组艾滋病患者疼痛、乏力等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艾滋病患者症状评分改善比较(分)

2.2 两组艾滋病患者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艾滋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比较(分)

2.3 两组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总满意率对比 [例(%)]

3 讨论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系统失调的综合征,可通过血液、性行为、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感染后可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破坏CD4+T 细胞,最终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丧失。由于疾病危害性极大,因此积极加强患者的护理配合至关重要,通过专业的护理,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而常规护理主要侧重于症状的缓解和基础护理,忽视了艾滋病患者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综合需求。知信行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知识了解、信任建立和实际行动的整合。在艾滋病护理中,知信行护理包含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促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决策和行为改变[7-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艾滋病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评分和疼痛、乏力等症状评分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艾滋病患者以上指标相比护理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艾滋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评分和疼痛、乏力等症状评分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知信行护理与症状联合护理能有效改善艾滋病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及病情严重程度,改善症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常规护理主要关注病理生理方面的治疗,如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以及基础医学的护理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疾病的进展,但未能全面关注患者身心健康的方方面面,而知信行护理强调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建立积极的信任关系,激发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和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更好依从医嘱及护理方案进行规范治疗[8]。症状联合护理在考虑病情症状时更加全面,不仅包括生理层面的症状管理,还充分关注心理、社会、生活质量等方面,通过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措施,患者更容易面对病情的挑战,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合理的症状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提高生活的舒适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知信行护理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积极的信任关系,患者在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的同时,更容易理解治疗的必要性,使患者更加愿意参与治疗决策,提高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和满意度[9]。同时,症状联合护理关注整体病情,通过全面管理和改善症状,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抵触情绪[10]。

综上所述,知信行护理与症状联合护理能有效改善艾滋病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及病情程度,并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负面艾滋病情绪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