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美术学科知识,你知道多少

2024-05-01 14:11王芳
科学之友 2024年4期
关键词:彩塑学科知识民间艺术

王芳

美术可被定义为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的可视化艺术形式,其中包括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等。其主要是由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出具有可视性的平面或空间的视觉形象,用以反映自然或社会生活,体现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及情感表达。若将美术进行门类划分,可分为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类别。

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素描、形体结构、中国画、水彩画、透视、人体解剖、色彩、构图等方面知识,在课程教授中可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主体意识,使其获得学科核心素养及艺术品味的提升。教师可借助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加深对美术学科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并使他们能够运用美术知识独立地创作出美术作品,使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及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美术学科知识之色彩理论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段,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关乎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对美术色彩理论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如原色、辅助色、冷暖色调等。学生可在美术课程学习中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指的是色彩的颜色名称,如红、黄、蓝、绿等;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而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学生需要在美术课程学习中对三要素进行明确和区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掌握色彩的基本搭配,如冷暖色彩、互补色、类似色、对比色等。学生可以借助美术课程形成较为清晰的色彩感知力,这样才能在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色彩的主副作用,让画面更加和谐、平衡。

美术学科知识之绘画技法

美术学科知识对学生的绘画技法有一定的要求,其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线条的基本运用,能够借助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虚实勾勒出不同形状与轮廓的画面,并掌握一定的绘画平面构成,如对画面的布局有整体的把控,能够掌握主景、次景及特写的概念。在“造型的表现力”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艺术作品,如《朝元仙仗图》《菩萨立像》《宴罢》等,让学生深刻地感受线条的张力,感受不同作品在线条运用方面的区别。《朝元仙仗图》中疏密有致的线条能够深刻地描绘出众神朝拜的场面,刻画出人物的神采;《菩萨立像》中流畅的线条可与纵横线条形成对比,加强了菩萨身体的形式美;作为古希腊装饰画作品,《宴罢》运用的绘画线条典雅精美。通过欣赏和学习,学生能够结合不同的绘画技法及线条变化,塑造不同的人物造型。

结合不同的绘画技法可以塑造出不同风格的绘画艺术作品,呈现出多种美术艺术特征,实现画面的定格,捕捉美的瞬间。以中国画为例,其可根据画作内容区分为较多类别,如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等。人物画代表作有李公麟的《五马图》、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等,均能借助水墨体现出较为生动的神态和气韵;山水画中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具有“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美誉,米芾则开创了文人画山水的新局面;花鸟画衍生出多种写意花鸟的绘画技法,如湖州竹派便颇具特色;风俗画则不得不提张择端的旷世画作《清明上河图》,其借助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营造了汴京市井生活的生动画面,堪称我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文獻研究价值。

美术学科知识之民间艺术

美术学科知识包含了众多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编结、蜡染、扎染、彩塑、篆刻等。在课程中介绍民间艺术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能够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民间艺术的辉煌成就,进而理解和学习民间艺术的基础知识,继承和发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彩塑”课程为例,教师可通过介绍古今优秀的彩塑作品,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彩塑的艺术特征,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尝试制作彩塑作品,也可借助各类彩塑作品,让学生了解彩塑的分类及创作技巧,如敦煌石窟彩塑、辽代华严寺彩塑、宋代彩塑侍女像等。教师需让学生重点领悟彩塑中夸张的装饰手法,逐步掌握“三分塑,七分彩”的制作要诀,进而能够以丰富的色彩完成造型设计,并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颜色点彩,创作出形色俱佳的艺术作品。

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应传递多样化的美术学科知识,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借助视觉或触觉感受,发展学生的感官认知,使其能够借助美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身心平衡发展。借助美术学科知识中美育的渗透,学生的情感境界可以得到升华。

作者单位|文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彩塑学科知识民间艺术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泥彩塑:天地之美
汉源彩塑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中国传统彩塑的继承与创新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