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纸条背后的育人之道

2024-05-08 13:34田俊江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小李小张纸条

田俊江

【案例】

男生小李,个子高高的、皮肤白皙,平时爱说笑,从小脚有点跛,但还是积极乐观的。高一开学,小李主动申请当物理科代表。不久后,他因为小事与宿管阿姨发生争吵,又因自习课说话和逃课去吃饭等被批评过几次。

有一天,小李交给我几张小纸条,上面写的全是刻薄、恶毒的话,令人触目惊心。他怀疑是同学小张把纸条放进他书包的,要求我查监控。

纸条上的恶语让人十分生气,我马上去监控室查看。从监控中看到,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时,小张悄悄对前面的两个高个男生说了什么。下课后,小张路过小李座位,弯了一下腰,那两个高个男生站在旁边恰好遮挡了监控——我判断这是有计划的行动。

我立即把那两个挡监控的同学叫到了办公室,把纸条摆在他们面前,讲明这件事情要严肃处理。他们承认纸条是小张放进小李书包的,但是不知道纸条上的具体内容。从纸条字迹来看,应该是由4个人写的。通过这两个高个男生的描述,我逐个找到了他们,其他3个同学都承认了,并将过程写了下来。

只有小张不承认,坚持说经过小李座位时自己只是弯腰捡了一下东西,并没有往他的书包里放纸条,更不承认预先找同学来挡监控。我给他看了其他同学的“口供”,又对照笔迹,小张才不得不承认了。

原来,小张和小李刚开学时坐同桌,也是好朋友。但是后来小李总在背后说小张坏话,还举报小张带电话手表,导致小张的电话手表被没收。前一天晚上,小张与班里同学聊起来,知道小李不仅在班里抽烟,还教唆班里其他同学买烟抽烟……最后,在小陈的提议下,才有了写小纸条的行动。

经过调查,小李的一些不良行为被核实了。小李家长知道后彻夜未眠,但是坚持要求参与写纸条的学生道歉,否则就走法律程序解決。我向学校申请,劝小李转学,小李家长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很快就办理了转学手续。

至于写纸条的学生,我教育他们以后面对类似的人和事时,可以通过正规的渠道解决问题,不能以恶报恶。他们接受了,并愿意写一封道歉信给小李。

整个过程,我没有训斥和责骂,但是水落石出后的真相才是我最头疼的。看似风平浪静的班级竟然有这么多问题,我又了解到有带手机、谈恋爱、看不良读物等现象。我不禁反思,面对高中生这个群体,面对纷繁复杂的德育问题,班主任该怎么办呢?

【交流】

朱丽丽(安徽合肥):高中生处在人生的特殊时期:一方面,要承受繁重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身心发育不均衡,情绪易激动,比较偏执。

案例中的班主任有几个做法值得学习。第一,旁敲侧击核实调查。面对小张这个“硬骨头”,老师旁敲侧击,最后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小张终于承认自己的行为。第二,保存书面材料证据。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经常遇到学生和家长两套说辞的问题。让学生写一写,不仅能让他们反思梳理,还能够保留必要的证据。第三,做足功课后联系家长。“护犊子”是人之常情,班主任在联系家长之前一定要将事情经过了解清楚,将证据保留完整。第四,及时善后再教育。班主任引导写纸条的学生再次进行自我教育,并自愿给小李同学写道歉信。同时老师也认识到,个别学生问题的背后是集体教育的缺失。通过解决学生个体问题,能够发现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盲区、薄弱点,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工作。

王瑜(河南鹤壁):或许,小李是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我建议班主任挑一个小李不在教室的时间,召开班会,引导班级同学包容、关心小李,让小李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高中学业压力大,如果有条件,建议班主任能够组织一些活动,让小李与班级同学快速建立情感链接。对于小李这样的学生,我认为老师可以多与其谈心,培养他的特长,不断为小李注入正能量。

王英霞(河南济源):小李的教唆行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自卑感。他可能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或者不被重视,因此通过制造对立和矛盾来引起别人的关注。第二,控制欲。他可能想要控制周围的人和事,因此会故意制造矛盾和对立,以便从中控制局面。第三,恶意攻击。他可能存在一定的敌意和攻击性,因此会故意挑衅和惹是生非,以宣泄情绪。第四,精神疾病。这种行为也可能是人格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的症状。

班主任可以采取几个措施。第一,通过上心理课,引起小李等有违纪行为学生的反思。第二,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小李发现自身在集体中的价值。第三,在班里设立心理委员,设置心理信箱,畅通学生倾诉的渠道。第四,教师要明确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围绕理念主动进行班级建设,而不是等发现问题了才去灭火。

盛杰(安徽芜湖):风平浪静的班级表面下却暗流涌动,着实让班主任后怕。班主任要针对学生问题的阶段性特点,做好预防工作。

比如,为了及时掌握班级动态,我在班级建立“跟老班说”交流平台。在孩子们的文字里,任何欺凌、不公平对待甚至一些捕风捉影的言论,我都能及时掌握。

关于性教育问题,我们也不应一味回避。作为小学教师,我从一年级就借用绘本,让学生了解一些性知识,例如《不可以摸》《我们的身体》等。了解之后,学生会明确拒绝不文明语言和行为。中年级,班级小部分女生有了发育特征,我会跟她们一起聊女孩子长大的那些事,让学生知道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自我保护。高年级,我采用小组管理,组员桌位任意调整,以舒缓学生青春期的不适感。

刁睿夙(河南新乡):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容易有自卑的心理。如何给他们赋能呢?我认为,首先要营造团结友爱的班风。比如,通过班会这个主阵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其他同学懂得如何尊重、关爱、帮助这些同学。其次,要加强他们自身的心理建设。如果只是一味得到别人的帮助,即使再温暖,也改变不了他的自卑心理。我们最好结合这类学生的特长,给他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在参与中找到存在感,在付出中找到自身价值。

张斌斌(河南济源):案例中的班主任是一个“断案高手”,这并不是褒义。当我们需要摆出“断案”的架势时,就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我经常提醒自己,当我与学生和家长对簿公堂时,说明我的工作成效是负值;当我的学生遇到问题不得不对簿公堂时,说明我的工作还有欠缺。因此,我开始致力于良好班风的建设,致力于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引领。

康磊(河南滑县):小李同学的行为说明其不仅身体有残疾,心理也并不健康,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这提醒我们必须做好“青春期系列”教育。第一,“三观”教育。高中已处于青春期后期,“三观”基本形成,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抓住這最后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班主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角色,要全力塑造学生对世界、生活的正确看法(世界观),培养学生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人生观),引领学生接纳主流的价值观念(价值观)。第二,性教育。性教育内容包括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等,解决的是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和行为控制问题。如何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个体差异。小李身体略有残疾,更需要受到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使他超越可能因为身体原因导致的自卑、偏执,努力发现自身的优势,使心理变得阳光积极。

【点评】

高中生普遍年龄在16—18岁。他们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但是又不愿意轻易向别人吐露心声,同时还渴望他人能够了解自己,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标志。他们的身体发展相对早于心理发展,心理上表现出动荡不安的特点,因此我们经常会发现高中生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很在意自身的形象,关注与同伴的人际关系,同时,他们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影响,对社会事件开始产生浓厚兴趣,这也是他们自我同一性获得的必要途径。

丰富的经验可以练就班主任敏锐的洞察力,这体现在面对问题时的预料和掌控能力。本案例中,班主任对小李行为习惯偏差的不了解,对班级学生针对小李的舆论倾向的不了解,导致其错失了引导教育学生的良机,造成了在整个事件中的被动。这种被动,只能依靠班主任的经验一点点消弭。

班主任要对事件进行调查,更要从事件中洞察潜藏的教育危机。班级若干同学相约写充斥恶语的小纸条放进小李的书包,这算不算欺凌?案例其实是两个事件。其一是小李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矫正,其二是这些同学相约写小纸条发泄不满。前者是班主任要立足于长期工作来解决的,后者具有突发性,是班主任需要当下解决的。在处理问题的现场描述中,我们看到班主任局限于对小李不良行为习惯的震惊,并没有表现出对小李遭遇的共情,这其实已经无意之间体现了班主任的立场。而这种立场的偏差或许正是小李及家长不认可学校处理意见的导火索。

难能可贵的是,案例中班主任后来意识到了写小纸条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不能以恶报恶,这便是班主任的智慧。它不仅仅在于教育事件中的学生,更在于引导班级其他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使消极的事件发挥出积极的教育力量。

(本案例由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8+1工作室征集整理)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小李小张纸条
两张纸条儿(上)
纸条大侦探
还有机会吗
五张纸条
实话
巧妙的奉承
有缘人
为了能够得到小李的关注正在不断努力中
谁逗谁
反正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