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2024-05-08 17:46裴蕾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五育美育育人

裴蕾

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贯彻落实“双减”精神、解决当前家长急难愁盼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课后服务既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为此,我们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努力让课后服务成为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落实“五大行动”,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以安徽省为例,省政府在2021年印发了《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提出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课后服务是促进“五育”融合的一个有效路径,学校要以多维度的视角来策划实施,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地发展。

1.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统筹联动机制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学校必须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上下统筹联动、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学校应从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做好资源配置、健全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素养等方面细化工作举措,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还要从课后服务的对象、时间、内容、师资、评价、安全保障等方面,对课后服务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跟随时代脚步,持续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2.构建多元课程体系,满足个性化需求

学校应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围绕德智体美劳五大模块研发“大单元”“大项目”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保证给予学有困难的学生辅导帮助,开展科学探究、自主阅读、才能展示等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兴趣特长。

同时,学校应拓展课后服务内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要在课后服务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等,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

3.加强师资建设,提升课后服务品质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新课标指出,“教师专业发展要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学校应鼓励教师共建共享,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一是通过“国培”计划、远程继续教育、送教下乡、“在线课堂”、外出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理论层次和教学技能。二是增加编制,进一步夯实壮大课后服务师资力量,通过招聘高学历青年教师,优化教师结构。三是以制度保障人才梯队搭建,为教师专业成长拓宽渠道,优化资源配置。

4.实施多元评价,保障课后服务质量

各地教育局应推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多维评价模式,以评促改、以评促升。同时,鼓励各学校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制定“每课一监督,每日一巡查,每周一评比,每月一表彰”的监督制度,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切实保障学校课后服务积极有序开展。

二、“五育”融合创新,发挥好课后服务作用

1.德育铸魂,让教育站位更准

各地、各学校应整体推进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后服务各环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与优秀传统文化。

2.智育提质,让教育更具智慧

各地、各学校应运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推进智慧学习、智慧阅读、智慧作业、智慧创作,举办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评比、区域“智慧课堂”交流等活动,促进智慧课堂深度应用。积极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建设,发挥名师辐射引领作用。

3.体教融合,让教育更有力量

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健康的身体是快乐成长的前提,学校应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让学生释放活力、锻炼耐力、培养毅力,在运动中感受快乐、在锻炼中收获健康,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育竞技水平。

4.美育熏陶,让教育更有美感

各学校应优化美育资源,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美育课程,让学生在充满美的育人环境中,认识美、爱好美、发现美、品鉴美、创造美;拓展美育开放空间,与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交流、展演、竞赛等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校园美育品牌,实现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双向奔赴。

5.劳动促进,让教育更重实践

劳动促进,让教育扎根实践沃土。课后服务以丰富多彩的劳动项目为载体,给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时间、场所,让学生的劳动实操、劳动成果展示有了分享平台。各学校应内容“联合”、形式“组合”、方法“融合”、效果“神合”,促进劳动实践和课后服务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育體验。

三、信息化赋能,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各学校应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促进智慧教育与课后服务深度融合;强化课后服务科技保障,提升校内服务水平;通过构建“向未来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助力教育优质发展。特别是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课后服务,完整记录学生成长、教师工作、学校育人的特色经验,打通课后服务与“五大行动”的融合路径,实现课后服务资源的城乡共享、区域共享、校际共享。

总之,我们应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不负时代,不负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五大行动”的推动下,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责 编 林 岚)

猜你喜欢
五育美育育人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