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艺之术到文化之道:高职非遗与劳动的交互叙事

2024-05-10 20:36蒋凤娟王通武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技艺个体劳动

蒋凤娟 王通武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江苏苏州 215121)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带手工劳动和工匠精神基因,当前已经逐渐被融入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一方面,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践中,通过非遗文化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构建民族文化为核心的艺术设计体系,旨在助力艺术设计理念创新,并通过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实践中,通过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育融通,打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感,同时,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积极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的目的。无论是专业劳动课程,还是旨在探索五育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植入都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被不少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实践和校园文化构建中得到应用,但是劳动教育课程中却存在着“精神是精神,技能是技能”、传统技艺不能融合劳动精神等问题。

二、文化创新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要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历史精华,在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塑造民族精神、提升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仅将非遗的保护理解为文化传承、技艺修复、劳动传统等,对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产品传承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是远远不够的。

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必须基于文化身份,明确每个个体身份角色,通过一个更大的拥有共同文化符号的社群,关联着个体成长,促进个人与他人等社会角色的交往,作为交流和互动的个体自我在与他者创造的更大社群中共享文化,并以文化为积淀,形成整个社群每个个体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重塑每个个体的文化心理。从叙事学角度来讲,在一个矛盾冲突的困境中,个体与他者的沟通和交往,以拥有共享文化作为个体观念开展行动,从而完成任务,实现个体的成长,这一切都是文化认同提供的精神支持。

文化创新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传播,确认非遗个体的意义和价值,非遗传承不仅仅有术,更要有道。文化创新要通过内容文化的生成,生产满足受众需求,激发个体情感共鸣,并承载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这就需要发掘非遗传承人的劳动创新基础,透过非遗技艺劳动创新过程寻找非遗传承者个体的文化认同基石。非遗传承的文化创新不仅仅是对文化遗产的修复、复原和保护,更重要的是通过以肉身存在的个体继续扩展精神生命。只有提升非遗个体鲜活的故事附加值,让每一件非遗创新产品拥有民族历史和民族属性,充分借助全球化传播的契机,使非遗成为当下乃至未来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部分。即使非遗传承者个体消失,精神也不会消亡,这是非遗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非遗文化自带劳动文化精神基因,非遗技艺组成部分是非遗的重要内容,其技艺过程中的劳动实践,因为其天然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使得劳动教育融合非遗技艺实践,成为高职劳动教育涵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的优势,让更多的高职院校都能将地域文化中优良的非遗融入到劳动教育体系中,与专业产业结合,形成助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特色文化传播模式,也逐渐成为高职劳动教育和专业课程的优势。

三、非遗技艺重在从“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深度转变

(一)现实困境:非遗传承在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1.非遗精神与非遗技艺脱节

非遗技艺传承日渐成为新时期高职劳动教育的内在需求,大多数高职院校结合本校实际和地域非遗文化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引入当地的非遗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和文化,正在成为主流。将非遗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使学生在非遗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传承劳动精神,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非遗劳动中存在着精神是精神、物质是物质,非遗技艺与非遗精神传承分开,重技艺、重劳动过程的问题。

(1)不重视非遗传统文化生态的解读,忽视了非遗传承的深度故事启发和重新叙事引导,忽略了非遗项目背后传承传统文化和滋养文明的精神塑造。非遗在高职变成精致的艺术展示,也间接导致很多非遗项目出现断层,严重影响到学生对非遗项目的了解和接受。虽然学校让学生重新认识了非遗技艺,但是很多学生认为非遗是与现代生活无法融合共生的产物,也导致非遗劳动无法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无法对非遗技艺加以保护。

(2)很多高职院校引入非遗项目,仅是为技艺而劳动,精神与技艺脱节,学生对非遗劳动中的工匠精神认同不够,导致对于非遗技艺缺乏职业荣誉感,学生难以真正进入非遗领域。非遗技艺与当代“扭曲”的劳动价值观不同,非遗技艺的背后是非遗精神,特别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精神和踏实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非遗承载着对于当前劳动价值观念中投机取巧、精致的利己主义,以及不劳而获价值观的矫正作用。

2.非遗技艺不能有效融合劳动精神

(1)非遗校本课程缺乏实效性,不适合进行劳动教育。非遗与劳动教育结合拓宽了劳动教育的路径,劳动教育融入非遗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劳动精神,但是很多非遗校本课程缺乏实效性,学校没有经过筛选和鉴别,在已经选择的非遗项目中,以非遗技艺展示为主要教育目的,引入非遗大师,实际参与授课时间完全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高职院校仅有技艺展示,教学方法简单,缺少体验和课程实践,未能与专业有效融合,从而在劳动精神层面缺少渗透。

(2)非遗与劳动教育融合程度不深。仅将非遗作为引入学校校园文化的一种特色植入,目的只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并认识非遗,以为让学生动手体验就是在传承非遗,更存在着引入非遗项目仅仅是把非遗从一个地方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变成一种精致的橱窗展示。事实上,只有将非遗与劳动结合,通过劳动创新,让学生真正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对非遗技艺进行融合文化和创意的创造,才能起到真正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目的。

3.缺失非遗劳动教育生态

(1)缺少传承非遗文化创新劳动教育的课程。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引入了非遗资源,但是缺少完整的非遗课程和教材设计,而且大多仅将非遗用作校园文化特色的展示和文化扩展。有些高校尽管配置了与非遗有关的专业拓展,但是非遗课程的后续开展过程和研究方面存在着短板,并没有对学生的专业拓展起到促进作用。

(2)缺少非遗传承教师,并能持续性地通过课程激发学生创意和文化传承想象力。大多高校引入非遗传承人,也仅仅是利用非遗大师的名气,借助名人效应,但是大师授课的时间有限,多数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学生授课,授课效果不容乐观。此外,很多高校也不能持续性地开展与专业劳动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活动,导致非遗的教学和科研没有形成良性的反哺循环。

(3)非遗核心的文化密码被弱化。非遗的核心文化密码是传承“人”,是基于人为核心的日常生活化的活态文化,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没有抓住人的视角,没有关注非遗的日常生活,缺乏对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思考,强制性的劳动教育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与非遗传承之间的疏离。

(4)学校的优质非遗资源无法共享,缺少学生个体成长式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资源配置保障。很多高校在文化治理过程中,不做甄别和筛选,也没有共享劳动教育中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文化和资源,加上缺失有效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平台和机制,实践基地很难有效发挥其实践功能,存在着利用非遗资源将文创产品功利化的趋势,难以做到让非遗真正有效赋能学生个体成长,保障学生个体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的传承。

(二)解决策略:从“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深度转变

技艺文化的本质在于技术之道,而内容文化的本质在于传播之道。非遗技艺在高职院校的传播,重点在于非遗故事叙事,通过传承人和传承产品的创新叙事,实现个体成长、产品不断创新的目标,非遗叙事重在通过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主题,打造符合时代精神的叙事,讲述中国非遗者的故事,围绕文化产业创新,切准非遗传播场景,解决传承和传播痛点,关注非遗人群,讲好非遗故事,做好非遗传播。

技艺文化难以描述文化精神,内容文化才是引发文化精神认同和民族情感共鸣的核心要素,所以打造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非遗文化产品,通过非遗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和持续输出,不断使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性转化和文化创新,使学生深具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自信感,从而激发文化创新和劳动创造力,才是重中之重。

非遗劳动内容文化,以非遗劳动内容作为核心,需要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和深刻理解为前提,植入非遗叙事,让非遗文化内容有细节性,有生活性,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学生充满想象的期待,增强学生不断去探索突破的勇气,通过非遗劳动的创新过程、鲜明的时代形象塑造,增强非遗内容的创新性和市场有效性,通过探索数字时代场景化深度体验的内容创意,让非遗劳动承载着个人故事、家国故事、时代故事,从而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实现让学生获得深度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后的劳动精神重塑。

四、非遗文化之道的叙事转化路径

(一)重构非遗劳动文化:从异化到人的全面发展转化,重塑基于个体成长叙事为深度的劳动文化

非遗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讲好中国非遗故事,对于高职非遗劳动课程来说,就是讲好非遗劳动的故事。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背景下,对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就是具备劳动者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并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很多非遗项目和技艺具有先在的劳动教育的优势,发掘整理非遗文化中的劳动元素并将其纳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已经逐渐成为劳动教育的特色。非遗劳动教育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精神传承,能够夯实学生劳动文化和劳动品质,推进劳动教育创新,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等价值,比如,传统美食类非遗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扎染、刺绣等技艺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等。

1.重塑劳动文化,让非遗劳动成为有故事的文化

重在纠正资本文化逻辑下的劳动异化观念,让幸福劳动,劳动幸福深入人心,让劳动者的地位得到提升。在资本逻辑下的劳动文化背景中,学生们会自觉形成推崇和拥抱资本的趋势,也导致很多学生的价值观异化。重塑非遗劳动文化,首先,要通过劳动教育叙事赋能学生个体成长,凝聚劳动教育课程叙事价值共识,重塑劳动个体成长奋斗的故事观念。由个体劳动成长的叙事,取代资本导向的劳动叙事,转变资本利润导向的逻辑观念,推动个体因非遗劳动而获得成长,通过非遗劳动创新学习,在深度融合学习中持续提升和完善自我,树立彻底摆脱资本的桎梏,不断推动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其次,根植中华文化基因,助力学生成长。非遗劳动文化是一种共生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人,人的自由发展是共生文化的核心,在内生性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场域中,非遗劳动文化内涵了中华优秀传统非遗原生态的精神,内置了精益求精、顽强拼搏和勤劳精神等,而且附加了中国人的审美和对艺术的追求,更反映了中国人自由的个体奋斗历程,通过叙事重塑劳动文化认同,激发文化和情感共鸣,让学生在非遗劳动叙事中养成责任担当,成就健康人格,从而获得劳动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优化非遗劳动叙事,让非遗劳动成为有成长的故事

以非遗劳动职业故事叙事为蓝本,在职业情境和成长耦合效应中生成职教学生个体成长的故事。高职教育应以生为本,实现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首先,要持续优化非遗劳动教育的发展叙事性环境,积极提升职业院校立德树人育人育才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期待,通过育人“惊艳”实效消除偏见。其次,从非遗劳动教育叙事层面解决学生成长的叙事意识形态壁垒,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培育多种传播主体,构建全面的立体化的传播渠道,深入挖掘技术技能人才从“成长”到“成才”的故事,基于叙事主体成长过程中的情境探究,将匠心故事带进课堂、编入教材,深入开展“大国工匠”“非遗传承人”等技艺传承活动,讲好职教非遗劳动故事。最后,要打造职业教育非遗劳动品牌,着力讲好高职非遗劳动育人故事,增强师生非遗文化认同,以润物细无声的劳动文化力量赋能职业院校职教文化生态构建,努力办好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和提倡非遗劳动创新文化氛围,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二)重构非遗劳动价值观:从“劳动光荣”到“劳动幸福”的劳动伦理转化,重塑基于人的幸福伦理、个体生生不息的生命观为高度的价值观

1.重塑非遗劳动奉献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劳动价值观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劳动光荣’外在感召为主到新时代‘劳动幸福’内在感受为主的巨大跃迁。”[1]计划经济时代,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重点提倡的道德伦理,劳动光荣就变成了重要的劳动价值观,用来传达劳动的价值,但是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的道德理由,国家的强大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个体发展孕育着无限的发展可能,个人的奋斗历程成为新时代的故事演绎的重点情节。马克思说,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和源泉,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一个人必须通过劳动创造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获得幸福。“马克思认为,幸福存在于作为人的本质的生成和确证的劳动中,只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幸福的最终来源。”[2]劳动创造幸福,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在人的本质的生成和确证过程中,人实现了个体的成长,无论是基于个体成长和本质力量的确认,还是基于奉献、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后收获的精神满足,始终是个体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实现。研究表明,劳动幸福文化价值观中的自由的生命表现、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感、通过自己的能力做出贡献获得的满足感等对个人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价值观中的利他主义不仅可以促进个体学习者的利他行为的产生,也可以通过个人规范对周围的环境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集体文化氛围。重塑非遗劳动奉献精神是一种在满足了温饱获得了小康基础上更高文明的文化重塑,这就要求非遗劳动课程的价值与当前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相匹配,在内容价值观上进行整个价值观的重构,为学生植入个体成长和利他的奉献精神,为高职职业人重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提升非遗劳动教育教学中的个体生命意识

非遗源自于生活,以及个体生命的本能,是人的强大生命力的表征,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有个体成长故事,故事主角是“一个有意识的、反思性的主体,是具有自身的主观意志、意愿、情感与创造性能力的主体”[3]。个体生命意识内容价值观的产生一定是基于高职学生的兴趣,致力于提升他们的强大的生命力,关注他们内在的生命感知和真实的身体表达,与劳动密切相关的身体意义,通过劳动生成的主动地感性和生活惊艳,在将民族文化非遗技艺纳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实现非遗“活态”在学生成长环境中的价值应用。鉴于此,首先,非遗劳动应关注非遗背后的文化场景,应当将教学内容与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习俗关联,关注传统文化形态背后的文化生存环境,不能脱离地域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俗,通过教学中非遗、文化、环境和生活的一体化,在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非遗叙事与学生个体成长的情感性共鸣,在沉浸式教学情境中,营造良好的非遗文化氛围,拓展非遗背后环境、历史、典故、非遗传承人的故事、生活内容、人文历史等多维度内容,让学生在非遗发生环境和成长历程中,唤醒个体成长能量,通过有机嵌入非遗叙事和文化的渗透,让学生真正领悟非遗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其次,从非遗体验入手,让学生个体感受不同非遗劳动的魅力,通过精雕细琢的身体表现、精益求精的劳动过程,强化学习参与者的感受,像主角一样感知劳动的行为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过程,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身心合一的民族审美和文化认同。最后,要确立学习者在非遗劳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身份体验层面的价值认同,通过个体化的感知和生活惊艳,不拘泥于机械的动作和能力,让个体获得成长。不断拓展劳动教育价值观维度,通过非遗劳动让学生体验个体生命意识,做人生中自己的主角,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技艺中感悟工匠精神,在创新中成就个体生命意识的创造。

(三)重构非遗劳动传播:从碎片化到场景化的数字化叙事转化,重塑价值赋能个体健康成长为温度的传播方式

在数字化时代,非遗劳动的传播发生了巨大的转化,非遗的传播由“陌生化”的惊喜体验转化为符合当代人审美价值体验的传承,从“地方性场景”中剥离出来的非遗劳动,“在抖音平台以创新与流变的形式呈现,并不在于其是否原生态,而是在于多大程度拓展了地方传统文化在情感诉求、文化结构、行为和精神同一性之间的承续关系。”[4]非遗的根本依然是传承,借助新技术的目的并非改变非遗的内核,而是进行非遗的延展,将非遗转化为当代人更加喜闻乐见的符合消费受众生活的形式,在他们接受、产生兴趣由此衍生出喜爱、热衷并且去主动了解和体验等等更多深层次的感情,从而帮助非遗技艺能够一代代人传承下去。所以在数字劳动时代,审美劳动、照料劳动、情感劳动逐渐成为一系列衍生出来的传播主题,在非遗数字公地中基于个体成长的历程进行叙事传播也将变得更加重要。

1.基于个体成长开展非遗传播

一是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日常生活小故事,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普通劳动者的情感性,让学生更加明白劳动幸福的价值观,过普通人的生活没有错,精神的富足才是不可替代的。通过非遗传承人精雕细琢的耐心和匠心,让学生更加明白非遗背后传承者的生活状态,了解工匠精神的真正内蕴,追求极致的生活态度,这些深入浅出的故事背后通过视觉化完整化的处理,更加契合受众的行为偏好。二是让非遗传统记忆通过叙事重新链接学生个体。新的媒介介质让非遗传统的生活情境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时空对话,非遗文化经过自我调适和被选择,逐渐形成一种互联网文化生态下的心理寄托,让非遗民族记忆保留,也让年轻人在虚拟的空间与传统的故事演绎形成了链接。在重构的身份和社群中,让非遗活态得以传播和保护,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也会体验到自己生产的劳动内容得到尊重,产生一种价值认同,自觉不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以江苏联合学院为例,学校高度重视地域文化资源,适时借助媒介组织、开展并传播非遗技艺主题的劳动精神传承,围绕苏绣、四经绞罗、桃花坞年画等非遗技艺,将附加了苏州匠人精益求精以及审美和艺术追求的工匠精神、蕴藉了非遗工匠个体奋斗历程的故事,通过“叙事改变人生”的策略实现学生个体劳动文化认同的获得,实现了从“内容文化生产”到“个体成长连接”,让学生个体在非遗劳动叙事中养成责任担当,成就健康人格,从而获得劳动幸福感和归属感。

2.重构非遗劳动教育叙事传播

数字化时代,“数字劳工”正在向“情感劳动”转向,“服务经济、知识分享和情感交流逐渐成为新经济形式的核心,非物质劳动和传统的生产劳动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生产内容从物质生产向知识、文化、交流等形式转变,创造了新的社会劳动形式。”[5]为此,基于非遗的数字劳动进行叙事传播,在互联网人类学视角下主动地开展非遗叙事拓展,精准锁定非遗受众人群,将碎片化甚至“神秘化”的非遗故事和技艺在内容文化上进行重塑,将非遗传承人的经历、孤独情感和日常生活,在互联网共生的媒介下找到新的存在表达,让非遗劳动可以更加自由地被讲述、展演,实现地域文化和劳动精神认同的叙事重塑和价值重塑,将对中华传统文化共同的集体记忆通过多维度地传播得以重新建构。在文化内容上以故事内容作为传播的视角,将那些原本枯燥、抽象的非遗过程,经短视频微观和细致的人性对话、更加情感化的视角进行重新链接,必然生成更加符合个性化的具备生活场景性的叙事展演,从而赋予非遗温情。

(四)重构非遗劳动课程设置:从技艺传授为主到个体成长叙事为主的内容转化,重塑基于个体成长源动力为效度的驱动机制

非遗劳动的叙事影响着个体文化行为,劳动精神的传承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交织需要更多有意味的故事来维系,对于高职非遗劳动课程来说,非遗劳动文化的核心就是讲各种能感召学生个体成长的故事,劳动精神的传承通常也是由故事叙事推动和渗透。

鉴于此,首先,应改变技术驱动非遗劳动课程为内容文化叙事驱动非遗劳动课程,让不同的非遗项目汇聚成传统文化的一种内生力,通过非遗、劳动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赋能学生成长。其次,构建非遗劳动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基于非遗文化情境打造情境劳动课。无论是传统在地的场景还是数字虚拟的场景,在情境沉浸式体验和景观实践中实现学生个体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主体建构。设置非遗故事和劳动精神的叙事情节,在深度真实情境课程里,不断帮助学生推动个体的文化和道德向理想的精神性目标前行,并塑造具有创新性根基的价值观,实现非遗劳动故事叙事与非遗传统文化和劳动精神世界的重建,实现非遗劳动故事与学生个体自我形象的重塑。最后,要大力推动非遗劳动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将非遗融入整体化教育体系,建立非遗劳动大中小学区域一体化联盟,通过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联动的教育基地,保障课程实施的连贯性,探索将地域传统非遗的精神内涵与学生的生活成长融通,建构成长式、情境式、问题驱动式的职业劳动教育生态圈,保障非遗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使劳动精神和课程创新得到拓展。以江苏联合学院为例,其集各类非遗叙事、劳动情感叙事以及平台叙事生成为一体,学生个体在其中学习、实践和交流,较好地实现了非遗民族文化认同和个体成长和合共生,这为个体成长的劳动内驱力提供了推进基础。

五、结语

非遗传承与保护不仅仅是商业创新和传统品牌营销过程层面文化产品的内容,也是数字劳动时代利用新媒体传播非遗文化内容的传播创新,更是传统与现代文化博弈与矛盾下生成的高职非遗劳动教育叙事。非遗劳动叙事在建构学生个体成长上具有整体性重塑的价值,通过实施内容文化创新,围绕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劳动精神的故事叙事,能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情节连贯感、精神完整感的体验,最终使得个体成长,个体自我形象不断被重塑改善,并推动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和重建。当非遗遇上劳动,劳动与非遗交互成为一种高职特点的教育叙事,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非遗劳动的创新为个体成长提供了一种动能,非遗劳动创新融合数字化日渐成为一种传播潮流,活化成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让非遗创新成为一种劳动时尚,浸润成一种劳动幸福的文化力量。

猜你喜欢
技艺个体劳动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