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0 06:59白阿玲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逻辑思维初中数学

白阿玲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融入创新元素。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高效且适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它以任务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和合作,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数学;逻辑思维

数学作为一门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法。本研究主要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分析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应用对策,旨在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更好地推动初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任务驱动法应用的必要性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教师应用此种教学方式,可以给予学生更好的体验和探究情境,推动学生结合任务展开系统化学习,以任务的最终成果进行学习的自我检验,同时可以有效转变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展开学习。在具体运用的实际阶段,任课教师需要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开展教学,特别是需要打造探究式的高效教学课堂,如此可以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始终处于高效的学习氛围中,可以有效结合自身遇到的问题提出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较为深入的学习体验,培养优异的思维能力及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科素养。

当前,由于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导致初中数学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比较落后,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水平的提升。在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转变教学思想,将更多创新元素融入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基。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初中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首先,任务驱动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任务驱动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初中数学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任务驱动法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具体任务实现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培养。通过对初中数学任务驱动法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国内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正视教学实践问题,并制订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予以解决。

二、初中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一)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后,通过实践理解数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实践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引導学生先观察一幅图,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图上有什么?”让学生进行解答。教师接着提问:“这是一幅关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图。首先看这幅图,它有两个中心点;我们再看这两个中心点之间有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圆相交的顶点就是圆。那么当圆与直线相交时,它是以哪条直线为圆心呢?”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研究和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

在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经验进行任务设计,确保所设计的任务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完成任务,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平行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可能会遇到平行线呢?”利用上述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抛出如下问题:“以对角线为基础,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折之后,获得一个全新图形,它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接着,教师再向学生提出一个新问题:“两条直线经过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点时,都能重合成一条直线吗?”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行线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将任务驱动教学思想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以及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促使学生更加透彻地解读数学知识,形成更加稳固的数学知识结构。

(一)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目标

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清晰。而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从而高效完成数学学习目标。

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一课中,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并通过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巩固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教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坐标系的制作,通过讨论交流找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以及坐标系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又如,在教授《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轴对称图形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精心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是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前提。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任务,基于学生自身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首先,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将知识生活化、实际化。例如,在教授“比较法”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课堂,如周末去公园游玩时,游客有买门票的、租自行车的、租游船的等,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对这些游客而言,哪种方式最划算?”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可以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设置任务难度。例如,在教授“圆”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将圆设计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沿切线方向滚动一周所形成的图形”。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在运动过程中沿切线方向滚动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再如,在讲解《统计与概率》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绘制一些统计图,可以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者图案来进行绘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来绘制。

(三)合理设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置任务,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设置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知识。教师要在课前就为学生设计好合理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比例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然后提出问题:“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吃东西时,会经常用一些不同的东西进行搭配,这就是一种比例。如何理解这种比例关系呢?”这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交流与探讨,从而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解读。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如,在讲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探讨这一特征是否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让学生结合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特征进行探讨,明确其他三角形是否也具有此类特征。这样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等方式学习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反比例函数》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资料,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反比例函数,对反比例函数进行建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如果你是一个工厂的老板,有200m2的厂房,现在工厂需要扩建厂房,但扩建过程中涉及了扩大厂房所需的费用与扩大厂房所占面积之比的问题,请你帮忙解决。”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案例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相关问题。

(五)强化课后反思,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教师在课后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和反思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进行课后反思时,教师要明确每个任务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记录。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教师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能够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数学教学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苏姿.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6):139.

[2]王贵成.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7(82):119.

[3]常强.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文理导航:中旬,2018(07):84+87.

[4]杨廷勇.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 基础教育论坛,2021(21):70-71.

[5]郝敬军. 谈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6):11-12.

[6]韩金虎.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9):26-28.

[7]姜鴻侠. 初中数学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9):59-60.

[8]陈雍. 以任务引领课堂:试议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34-35.

[9]朱斌.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3(10):105-108.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逻辑思维初中数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