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

2024-05-11 13:53曹继华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作业

曹继华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小学作业的布置做出了实质性规定,即要通过内容设计上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双减”政策下,只有将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形式进行创新,才能够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形式单一,复习巩固成效不佳

课后作业的内容、形式单一,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单一化的作业设计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使其不愿意对作业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学习,在完成作业时态度不够端正。例如,在现有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设计的作业多是字词抄写或者课后习题的练习,作业设计的内容比较老套,缺乏创新性,无法给学生带来刺激感和挑战感,对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难以激发出来。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更加关注质量。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不是通过增加作业的数量来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如果仅靠量化作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的时候,要采取多种形式,避免作业内容的同质化、重复化,确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设计未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双减”政策下,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作业设计,尊重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现有的作业设计内容来看,很多小学语文作业是同质化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可以说,当前小学语文的很多作业设计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导致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影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

(一)学科融合,综合设计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布置作业时必须注重质量,以“质”替“量”,确保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巩固和复习。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打破原有的作业设计思路与方式。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设计作业内容,在原有语文作业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延伸,丰富语文作业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中。

例如,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时,我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季节景色及农事生产活动。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我从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观和生产方式入手,同时结合美术等学科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我还布置了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自己眼中的四季。通过对四季进行相应的描绘,学生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带来的不同。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农忙的时候积极参加相应的生产、生活活动,强化学生对农事生产的了解,在劳动中进行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分层设计,满足需求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必须体现多元性,确保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层面上的差异,对于同一知识点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必须尊重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确保设计的作业体现出科学性、合理性。

具体而言,教师在作业设计的過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包括基础类、拔高类、挑战类等。如此一来,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学会基本的知识内容,在巩固中提升;水平一般的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能力,增强学习动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在挑战中不断提高,拓展知识层面。同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教师的作业设计必须符合适度原则,避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而要符合新课标的规定和要求。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时候,我进行相应的作业分层,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具体的作业设计如下:

基础类作业。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且能够独立地默写出来。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估算、仆役、折磨、宽慰。这些基础类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新出现的词语,理解新词语的含义,从而打牢语文基础。

拔高类作业。请用以下词语进行造句:荒无人烟、稀罕、困难重重。作者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心态上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这类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有效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挑战类作业。此次教学的课文只是从《鲁滨逊漂流记》中节选了一部分,学生课后可阅读全书,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阅读,并模仿课文对故事内容进行概括。这类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和内容,让学生全面发展。

(三)从生活入手,激发兴趣

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只有源于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将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利用。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作业,来进行多元化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在生活化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将学习内容同生活实际进行连接,强化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作业这一形式来进行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我在《北京的春节》教学完成以后,布置了一篇作文作为课后作业。作文的主题是“春节”,学生需要回忆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以及在春节来临的时候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求学生将作文的篇幅控制在300字以内,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完成作文以后,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解,将学生笔下的春节同《北京的春节》进行比照,探寻各个地方过春节有哪些不同的习俗。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同生活进行连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进行相应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总结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做出新的规定,要求教师通过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在保证减少作业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语文教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作业设计不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单一指标,书面作业的布置也不是唯一的形式,而要积极开发非书面作业。除此以外,在作业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形式上的创新,更要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