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绽放理想之花

2024-05-11 04:10张亮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特岗缺点品德

张亮

2020年9月,我成为一名农村特岗教师,至今已3年有余。

不敢妄言

常言道:入行三年,口出狂言;再学三年,不敢妄言。初上讲台,我犹如初生牛犊,知识点弄懂就敢教,习题会做就去讲解,不怎么考虑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也不会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知识。靠着一种盲目的自信和热情,我甚至敢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打擂台”。最终,我被打了几次脸,失了几次意,就不敢妄言了。

躬身自省

于是,我开始反省自身,反思课堂,反思教学方法。教育家魏书生对教与学有这样的启示:“教有十六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學有十六字: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基础理论上来回创新,无非就是把明白的事说糊涂,然后再重说。”读完这段话,我又去了解了他的一些教学经历,很钦佩他能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知行合一。那么,对于一种好的理论,不同的人去实践,结果会不会不同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除了人的能力不同,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在这3年多的教学时光中,我通过观察学生、审视自身,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学有了一些浅薄的认识。

练习也是学习

学生往往不重视练习,认为读书、听讲是学习,练习不是学习。我告诉他们,练习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听懂知识和运用知识是两个不同的认知层面,是由低到高的学习阶段。很多时候,学生认为能听懂就行,把做错简单的题归咎于马虎,不放在心上。轻视练习就无法暴露自己的缺点,也就无法改正。

身为90后,我在与学生相处中有年龄上的优势,能很好地融入群体,观察他们更方便。我发现,学生往往在听讲时很专注,练习时就松懈,不注重规范答题,不理解公式含义就胡乱套用。学以致用需要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适合学生的就是好方法。我的方法是练习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

表扬和批评有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有时难免会主观评价学生。批评应有方向,旨在指出学生学习和品德方面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则不必过多指责,因为若将批评集中到小的缺点方面,使学生谨小慎微,精力集中不到学习上,则得不偿失。表扬也应多放在学习和品德方面,在此之外的过多表扬,给学生带来的优越感容易导致其将注意力放在不重要的方面。

学生性格各异,有的开朗,有的内向,有的自信,在学习上,有的好学,有的懒散……有这样一段话,很让我释怀:他们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他的来路站满了各式各样的人,他也会遇到多种多样的事,他之所以成长成现在的模样,是时机,是造化,是命运,是自我选择,那不是我能全部知晓的,更不是我能改变的。我只能决定帮或不帮,教或不教,我左右不了他懂或不懂,接受或不接受。

怎么教好怎么教

有人说,90后是“佛系”的一代人,是也不是。我们既不高喊“把惩戒权还给老师”,也不推崇“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只想做好自己能决定的那一部分,在帮与不帮之间选择帮,在教与不教之间选择教,接着做好专业教学,思考的不是怎么好教怎么教,而是怎么教好怎么教。年轻、欠缺经验的我们,做不到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关口去指导教育的未来,但可以通过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来把握教育方向,并将其落实在教育教学中。

农村是百姓生活的家园,也是教育的前线,大有可为。农村特岗既可以磨炼意志,又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苏轼在《晁错论》中讲:“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不应害怕挫折和磨炼,而要以坚韧的意志去应对暴风骤雨。基层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挫折是岸边坚硬的礁石,只有无畏冲击的剧痛,才能碰撞出美丽的浪花。

猜你喜欢
特岗缺点品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跟踪导练(五)2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品德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
湖南的全科特岗计划
缺点背后的阳光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