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维品质的读后续写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4-05-11 04:10李晋娴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语篇文本

李晋娴

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被明确定义为“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本文聚焦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探索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提升路径。

高中英语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内涵和特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源泉。因此,教师要想在英语学科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要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一系列英语学习和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念建构、评价和创新等思维方式,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处理信息和表达意见的能力。尽管英语语言知识会有遗忘,但在英语学习中所获得的思维素养会让学生终身受用。在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背景下,高中英语学科教学要强调为“思”而教,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读后续写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等能力。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定的阅读部分,理解其中的信息和故事情节,根据所给出的两个段首句,推断故事情节发展的方向,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情节发展的连贯性等,续写完成文章。读后续写贯穿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整个过程,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具有阅读理解和写作产出的互动性,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在读后续写过程中,学生梳理所给文本的故事发展线及人物情感线,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语义关系,厘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找到其中的矛盾冲突及发展方向,并能够充分理解所给两个段首句的意义和功能,合理安排情节的起承转合,从而在续写中展现出清晰、连贯的思维过程。例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越野赛弃跑,考生需要根据已给段首句,推断出David如何在作者的劝说下从回避、犹豫转变为接受,并以自己的行动赢得观众的尊重,完成续写部分。这就要求学生注重逻辑和结构的合理性,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预测,使得故事的发展有层次感和统一性。

其次,读后续写需要学生在对原文故事情节的宏观把握和人物性格的微观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新,构思出与原文连贯的内容。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例如,2022年浙江高考读后续写:傲娇学霸与迷糊学渣的故事。考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构思出“我”在得知伙伴生病住院后,独立完成project的过程及最终的结果。

最后,读后续写需要学生在理解原文和信息筛选处理的基础上,对原文的主题、语言、逻辑等方面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构造出一个合理的续写部分。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例如,2021年1月浙江省高考:万圣节,头卡在南瓜里。部分学生认为是糗事、被人嘲笑,并且主人公有了“南瓜头”的绰号,最后呈现的是主人公难过尴尬的消极情绪。也有学生写的是网友纷纷分享身体其他部位卡住的糗事,化解了主人公的尴尬,最精彩的是有学生充分利用了万圣节的主题,结尾写道“If this incident was a TRICK God played on me,I might as well regard it as a TREAT for everyone to have an unforgettable Halloween”。这既契合了节日主题,又化解了小尴尬,显示了豁达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高考英语的读后续写题型不仅是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形式,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有力工具。学生通过做读后续写题,可以发展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快速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的提升反过来又会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提升。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学生缺乏必要的思维品质,在读后续写中就可能会错失有效信息,进而导致情节怪异,文章立意肤浅,文章缺乏生命力和灵动感等。那么,教师应当怎样在日常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一是补充合适的阅读文本。

首先,文本内容要连贯有趣且有一定的长度(500词左右),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其次,所选文本要适应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最后,任务设计需方便易行,可以将读本的结尾抹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续写剩余内容。总体来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和练习素材,丰富其阅读量,增加其语言输入,锻炼其阅读理解能力。而对于基础年级学生来说,选材要适当降低阅读难度,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有利于学生开展续写活动。如英美儿童文学或迪士尼官方原版书籍的语言表达地道,故事细腻动人,既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也是一种心灵滋养。

二是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环节,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首先,重视读前预测,培养思维品质的想象力。教材中有些阅读语篇篇幅长,阅读前对于语篇整体内容的预测十分必要。通过标题、图片、布局等信息,教师对语篇主题进行预测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其背景知识,为深度阅读做好铺垫,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修正预测的过程也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和见解,同时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创新。

其次,加强结构解读,训练思维品质的逻辑性。教师可以借助表格、流程图、思维导图、时间轴等,帮助学生梳理语篇结构和概括全文。学生在尝试理解段与段之间、段与篇章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不仅掌握语篇走向,為之后深挖文本内涵打下基础,也训练了分析、比较、综合、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再次,引导深度阅读,提升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在整体把握语篇结构与主旨之后,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语篇,解读作者的观点、情感及写作目的。学生通过对语篇中一些内容、词句等的赏析评鉴,达到深入理解语篇内涵及作者意图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猜测、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使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得到提升。此外,在读后环节,教师还可根据语篇内容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语篇中的话题或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或质疑,表达自身观点,从而发展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巧设迁移活动,发展思维品质的创新性。读后活动不能仅满足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要兼顾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发展。教材中的语篇内容紧跟时代,贴近高中生生活,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设计多样化的读后迁移活动,让学生在新情境中迁移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带有个人特色的作品,从而发展思维品质的创新性。

三是改变教学方法,注重读写教学融合。

教师要重视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和逻辑,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教师要善用教材中的阅读文章,在阅读教学的同时教写作,组织学生积极互动,交流讨论续写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高考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提出修改建议,使写作训练和课堂教学高效紧密结合,深化读后续写的促学效果。

总之,读后续写的核心要义是以读促写、协同提高。因此,教师要有定力,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导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培养审辩思维,从而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语言运用等能力,最终实现“考练分离,以续促学”。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双新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立项编号:JCJYC2305070010)

猜你喜欢
批判性语篇文本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