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诊断与对策

2024-05-11 04:10王红霞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创设

王红霞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教学与诵读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诗词素养,本学期,我们名师工作室开展古诗词教学主题研修活动,通过听取工作室每一个成员一节古诗词课,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逐一点评、改进。经过对14名教师课堂的观察,我们发现农村小学古诗词课堂中存在浅层次教学问题,不少课堂枯燥、低效,缺少诗情画意。

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科學的诵读引导。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有很强的实际价值。古诗词教学历来主张诵读,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可以说,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可以读出韵律美,读出作者的情怀。但是,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分析词句,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诗词大意,只一味地推敲字词,容易损害诗词的美感。再加上部分教师的教学语言缺少感染力,所以很难让学生领悟到古诗词的意境美。

例如,《暮江吟》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有的教师却仅仅引着学生去关注“瑟瑟”“可怜”等词的释意,将诗句分析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诗的意境美。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诵读、体会诗句,鼓励学生把美妙的感受表达出来。

缺乏对古诗词意境的感知引导。在教学古诗词时,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缺乏对意境的感知引导,缺乏对古诗词丰富内涵的挖掘。如果不能把古诗词与其写作背景、意境等结合起来,其审美价值将荡然无存。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知古诗词的诗情画意,理解其丰富内涵。

例如,《清平乐·村居》展现了五口之家的生活之美与生活之趣。教师可在激趣导入后补充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信息,完成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有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好地挖掘作品蕴含的情感价值,接受古诗词文化的熏陶。

学生自身存在学习局限性。除了教师引导的问题,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也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小学生的社会阅历、人生感悟相对浅薄,难以深入体会诗人的经历和感情。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停留在具象思维层面,对字词的理解、诗句的大意容易掌握,但对较抽象的情感、价值观的理解相对薄弱。因此,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中的人生况味。

建议与改进措施

注重诵读教学,发现韵律之美。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诵读,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并应用,注重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而言,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古诗词诵读内容所占比重,并教授学生诵读的技巧。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大都浅显易懂,学生读几遍就能略知其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古诗词配乐,充分展现古诗词的韵律美,让学生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诵读,直至熟读成诵。

注重情境创设,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古诗词的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片、音乐或者拓展相关语段来展开想象,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古诗词的意蕴。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借用多媒体资源,促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塑造出具有形态美、色彩美、音乐美的多元立体影像,真正领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转变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真正转变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协作者,引领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浩瀚天地,让学生热爱古诗词,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在学生遇到疑点、难点或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评价十分重要,关键时刻,教师一句入情入境的话能够让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创设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