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精品小班化育人模式的思与行

2024-05-11 04:10马灵君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园所小班化高质量

马灵君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指明了着力点。近年来,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正光街园区(以下简称“郑东实幼”)不断探索精品小班化发展,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策略、提升教师素养三大举措探索精品小班化育人模式,明确“关注每一个、激活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路径,助力幼儿幸福成长。

一、更新教育理念,站稳精品小班化发展立场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

杜威在对“儿童与课程”关系的研究中,针对不重视儿童在课程中的地位这一传统观念明确提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基于此,郑东实幼将目光聚焦幼儿,从“儿童如何学习”“如何支持儿童的学习”等问题出发,为每一个幼儿提供支持。

(二)重视幼儿的同伴学习

建构主义将学习看作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并强调同伴协作、会话的重要性。郑东实幼重视同伴间的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实现既关注“每一个”,又关注“这一个”的目标,让幼儿童年绽放精彩。

(三)个别化的学习支持

《评估指南》在关键指标“师幼互动”中提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园所教师关注、发掘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及长处,有针对性地通过师幼互动进行支持。

二、创新教育策略,打造精品小班化发展生态

经过数次研讨,郑东实幼确定了“精品小班化”的发展思路,不断探索小班额背景下,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促进保教高质量发展。园所践行“理念引领—机制创新—专业深化—项目推进”的整体推进思路,以“每一个”为着力点,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关注,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激活,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支持孩子有“这一个”所适配的教育,有“这一个”所支持的环境,有“这一个”所喜爱的游戏,有“这一个”所适宜的挑战,有“这一个”所展示的舞台。

(一)关注每一个的日观察机制

支持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观察是前提保障。为全面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特点,教师运用主动捕捉而非被动看见的方法,观其言、察其行、听其心。班级3位教师各有侧重地进行观察,并通过幼儿观察日志、幼儿行为观察表进行记录,从而解读幼儿,支持幼儿。

班级中倡行“5个百分百”:百分百表达、百分百互动、百分百展示、百分百激励、百分百收获。例如,教师采取一对一的倾听方式,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独特表征,并进行记录、收集、分析、解读,选择适宜的方式支持幼儿的发展。

郑东实幼还借助“一册一盒”实现观察的可视化呈现。一册是成长档案册,将幼儿学期中的点滴成长记录下来,形成每个幼儿专属的成长档案;一盒是宝贝幸福盒,幼儿收集整理学期中的图文表征,教师与幼儿在每日晨谈会(谈一谈今天的期待)、离园圈谈会(谈今天最大的收获)、每月幸福分享会中进行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我身体的感觉,我心里的感受,我自己的想法”,并最终形成最高阶的信念感,让成长看得见。

(二)激活每一个的主动性机制

1.幼儿园务会,激活每一个孩子的参与感

为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园所借助游戏形式开展幼儿园务会、伙委会,让幼儿深度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例如,不同班级轮流参与园务会,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园所定期给予回复,好的建议及时予以采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做自己的主人,增强集体责任感,闪耀出自信、自主、大胆的光芒。

2.情绪小信箱,激活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感

关注幼儿的情绪表达,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凸显,交往成为中班段关注的要点,班级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表达情绪。例如,中班教师为每一个孩子创设专属小信箱,孩子们通过绘画把想对小伙伴说的话画下来,投递在小伙伴的信箱中。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交流各自的心情,学会处理解决矛盾,友谊之花慢慢盛开。

(三)发展每一个的生本化机制

1.班本化课程——人人有任务

“生活即教育。”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萌发很多兴趣,教师深入挖掘核心点背后的经验,与幼儿共同探索,生成班本化课程。孩子们遵循“感知—探索—创造性表达”的学习路径,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收获。例如,班级教师基于幼儿对小豆芽的兴趣,和幼儿共同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并开展了奇妙的小豆芽班本课程;在洗手的时候幼儿无意中制作了一个大泡泡,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索关于泡泡的小秘密……

2.项目化小组——人人有分工

孩子们组成项目化小组,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探究。例如,大九班的孩子在养护绿植的过程中,发现植物的生长除了阳光、空气与水分,还需要养分,于是对制作营养液产生兴趣,开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有机肥。在搜集、观察、记录、调整、对比中,科学素养的种子也悄悄植根在孩子的心中。

三、提升教师素养,筑牢精品小班化发展根基

教师是离幼儿最近的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着园所的保教品质,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奠基。

(一)何为专业高质量的教师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相信幼儿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是新时代教师角色行为和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评估指南》中聚焦高质量有相关表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要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这为专业高质量教师指明了方向。

(二)如何助力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

1.放权:赋予教师課程决策权

通过幼儿园的五层级闭环式的教科研体系,从园长到部门、项目组,再到教研组,到班级教科研,打通双通道(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闭环模式。这一方面,能够激发教师的课程领导意识,鼓励教师将自己的课程愿景自觉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培训提升园所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为每一名教师放权赋能。

2.赋能: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教师在幼儿园里过什么样的职业生活,就会投射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以人为本”的教育背后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园所唤醒教师生命中的正能量,帮助教师的灵魂在职业过程中走向丰满与成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园所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将幼儿园变成师幼创生课程的土壤,将班本课程的自主权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小问题研究的真正主人,点燃师幼课程创生的星星之火。

3.支持:让每一位老师在花期绽放

“花期式”策略。为支持教师的绽放,园所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探索“一核四翼”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培养德才兼备、业务精良的幸福教师队伍;尊重教师个体成长的阶段,通过对不同教龄、经验的分析与对标,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制订自己的发展规划,为教师专业赋能。

“绽放式”策略。少一些“非好即坏,非优即差”的判断,多一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视角。在教师评价方面,园所抛弃了以往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将教师评价落实到师德师风、保育教育、环境创设、游戏组织、园家社协同、规划与反思等不同维度中,同时也通过“最美教师”“实幼之星”等各种表彰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郑东实幼将继续以面向未来的教育为引领,基于儿童需要,回归教育本真,持续深化精品小班化发展模式,以满足人民群众“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为目标,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幼儿园。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专项工作“基于幼儿研究与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的成果。立项编号:JCJYC2328010004)

猜你喜欢
园所小班化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