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何以独受韩国人青睐

2024-05-11 09:40赵婧含
读报参考 2024年13期
关键词:张家界景区韩国

赵婧含

一句标语在韩国广泛流传——“孝敬父母,就送他们去张家界旅游。”韩国数据显示,今年1月前往中国的韩国民众超过14万人次,同比暴增908%。而张家界1-2月接待入境游客10.6万人次,其中来自韩国的有4.58万人次。

世界罕见的张家界地貌、阿凡达的好莱坞电影叙事,是张家界跻身国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天下奇山异水如云,兼具情怀与景观者亦不算少,张家界何以独受韩国人青睐?

“韩流”勇进

迈克是一名美籍韩裔,从美国回韩国探望亲戚时,他们当即决定一起去中国张家界旅行。直奔张家界有些奇怪,但事实上,这是许多韩国人的出游选择。从韩国仁川机场、大邱机场直飞张家界荷花机场,全程航班仅3小时左右。此外,张家界口岸已实现24小时落地签审核,入境30分钟便捷通关,大型酒店、餐饮店等都重建或增设了外卡收单POS机。甚至路边的水果摊主,都能用几句简单的韩语交流。而景区内,中英日韩四语标牌随处可见。在休憩平台,韩国旅游团几乎占据了一大半。

一个疑问开始在社交媒体广泛热传——韩国人到底是什么时候爱上张家界的?一个主流观点是,这是因为政府的国际市场战略与双方的友好互动。今年两会期间,张家界市市长王洪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张家界从1999年起就在开拓韩国市场,陆续和韩国7个城市开通直航。

2001年,韩国观光社社长赵洪奎受邀来到张家界,被绮丽风光深深震撼,回国后便积极宣传。2006年,张家界与韩国庆尚南道河东郡结为友好城市,每年坚持实施互派公务员研修计划。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工委委员、副局长田洪曼认为,友好城市之间互派公务员的交流,对张家界文旅资源的宣传也有正面作用。

除此之外,韩国的影视文艺作品也极大地推涨了张家界在韩国的声量。2016年,韩国综艺《团结才能火》来张家界取景拍摄;2018年,韩剧《我的大叔》中也有台词展示了孝道与张家界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要不让妈妈们出去旅行吧……我看电视上的张家界很不错哦。”

在攀登天门山的过程中,40岁的导游金湖说着他的观点,“阿凡达取景地的名声,要比这些更加响亮”。更重要的是,韩国人热爱爬山,但老年人体力有限,张家界的索道和巨型电梯工程非常发达,这给了他们两全的选项。

金湖來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05年听从朋友的指引踏入旅游业,又在6年前开始专注于张家界市场。他几乎没有空闲的日子,每周都在同样的路线上带领着不同的宾客赏玩。而金湖所在的旅行社,同是朝鲜族人的安经理则定居在张家界,如今孩子已就读张家界一中。像他们这样生活在张家界的延边州朝鲜族民众,还有3000多人,分别从事讲解员、导游、餐饮业人员等职业。

今年以来,韩国预订张家界旅游产品的60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为66%,陪父母同游的消费者群体快速增长,从“银发游”转变为“家庭游”。

共生与包容

如果一定要为“韩流入张”寻找一个精神归因,那么,张家界自生而来强大的包容性,是其可以顺畅地迈入国际化旅途目的地的根源之一。

如何将传统的在地文化和规范化的旅游经营结合起来,是所有文旅城市都在钻研的命题。而张家界引领性地注入了民营经济的活力,这同样是城市开放与包容的体现。田洪曼介绍道,“政府一直重视和鼓励民营经济在张家界的发展”。目前,整个张家界除了张家界武陵源等部分政府主导经营的景区外,很多景区均通过招商引资或者委托经营,实现了有效运转。而即使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内,一些重大工程如索道、百龙天梯等,也是交由市场主体投资经营。

天门山景区更是从开发到现在,全都是自主民营。尽管没有针对性地进入韩国市场——张家界每年都会在国内不同城市及亚欧美各国进行旅游推介——但1995年人均GDP就突破1.26万美元的韩国,的确是最近距离的能被张家界吸引的国度。

韩国的高地和山脉几乎占国土面积的70%,张家界的饮食与高山文化,对韩国人来说既新鲜又熟悉。田洪曼举了一个例子,10年前,韩国旅游团队最喜欢在张家界当地买一整头牛宰杀食用。因为韩国当地牛肉价格高昂,而这里的肉类、水果蔬菜等都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但如今,韩国人已不再是张家界的“唯一外宾”。在各大景区,年轻的欧美背包客开始频繁出现,泰国和越南的旅行团也在一片“韩流”中穿身而过。“国际张”,正在一步步攀升。

铁腕治旅

尽管名声在外,也并非尽善尽美。在一众社交平台,仍然有很多游客不时抱怨,诸如天气原因没有看见云海,以及低价散团的强制购物令人不适等。田洪曼告诉记者,这正是张家界一直努力的事情——“铁腕治旅”。然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然有很多低价拼团在钻空子。

李严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真诚地劝告记者千万不要去报低价团。“有些低价团,我们本地人都不敢想象,500块左右包5天4晚,肯定要拉你去购物。”田洪曼说,张家界作为一个长线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各类景点300多个,等级景区就有36家,而以城区为起点,大部分景区的车程几乎都在1小时内。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总经营面积5000公顷,购1次门票,4日之内可以多次从不同的5个大门入园,每个门、每一天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色,这本应是极佳的体验——无须舟车劳顿。但快餐式的旅游团总会走马观花地略过真正值得欣赏的自然奇观,将低价吸引来的游客引入购物场所。

2022年起,张家界发布旅游市场秩序管理规定,规定了旅游团队在旅游期间的购物点和时间,消费者在旅游团队购物场所购买了商品,有权在30日内无理由退货。可是此后,购物团又想出了新的“法子”,将游客引出张家界的地界,做成多点旅游,来规避这一限制。对于不了解的外地游客,很容易就“掉进陷阱”。当前,张家界通过开展“铁腕治旅”专项行动,游客投诉率环比整治前下降70%。

景观改变命运

1979年秋,画家吴冠中前往湘西采风过程中,偶然访问张家界一地,叹为观止,返程即写下《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文,引起各界震动,“湘西宝藏”自此被发现。

1982年9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在打响知名度的“第一枪”里,大庸市的主政者当机立断地作出了决定。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由此,这座城市与它的山光水色彻底融为一体。

田洪曼记得,2018年,全国旅游扶贫大会在张家界举行,当时有这样一句总结:“张家界的旅游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扶贫史。”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张家界市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就业之外,山区改变命运的根本性资源是教育。而旅游业,无论是从宏观经济带动的角度,还是微观发展的切面,都在推动教育发展。

1995年,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与一众港澳名人访湘,在听闻时任张家界市委副书记李东东说起一些山里孩子交不起50元的学费后,当即与同行者联合签名,资助了3000名失学儿童。30岁左右的网约车司机陈生回忆:“零几年,那时候还比较穷,孩子们为了赚学费,带一个背篓,装着矿泉水和能生食的水果、蔬菜,利用暑假去各个景点售卖。”来游玩的韩国游客出手很大方,他记得在黄石寨遇到过一对40多岁的韩国夫妇,给了他一笔不薄的小费,几乎足够他当时交学费了。

(文中金湖、李严、陈生为化名)

(摘自《南风窗》)□

猜你喜欢
张家界景区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在韩国走马观花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某景区留念
“醉美”张家界
人间奇景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