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教授运用新安医学理论对五脏痹的再认识与探讨

2024-05-12 17:07万磊黄传兵曹云祥谌曦汪元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3期
关键词:刘健病因病机

万磊 黄传兵 曹云祥 谌曦 汪元

【摘 要】 五脏痹是按五脏部位分类的痹病。指五脏气血痹阻的一类疾病,包括肝痹、心痹、脾痹、肺痹和肾痹。刘健教授在继承前世新安医家学术思想的同时,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见解。刘健教授认为,五脏痹的病因病机呈现外邪侵袭、脾失健运、肝肾不足、情志异常的特点。同时,五体痹可以向五脏痹传变,而五脏痹之间也会发生传变。刘健教授根据五脏痹的临床证候特点,阐述五脏痹与脾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

【关键词】 五脏痹;新安医学;病因病机;诊治特点;刘健

刘健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科、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风湿病专业学科带头人。刘健教授在继承前世新安医家学术思想的同时,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见解。

五脏痹是从中医学角度对痹证从疾病部位分類的一种方法。五脏痹是指五脏气血痹阻的一类疾病,包括肝痹、心痹、脾痹、肺痹和肾痹[1]。《黄帝内经》将痹证按部位分为五脏痹[2]。五脏痹是体痹与脏腑痹的统一。从五脏角度分析痹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辨证论治,以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痹证的发病机制[3]。新安医学渊源流长,医家辈出,论著煌煌,新安医家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后世医家对五脏痹各有发挥。

笔者是刘健教授学术继承人,有幸随师跟诊,现将其运用新安医学对五脏痹的认识做简要阐述。

1 五脏痹的病因病机

1.1 外邪侵袭 《素问·痹论篇》云:“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刘健教授认为,五脏痹偏重风寒湿三邪,这种提法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如新安医籍《杂病心法要诀》曰:“三痹之因,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也。”新安医籍《内经博议》云:“痹者闭也,壅闭经络,血气不行,故名为痹。”新安医家徐春圃也提到,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气所致。刘健教授综合以上新安医家的观点认为,风寒湿邪为致痹的主要原因。《圣济总录纂要》曰:“热痹……盖腑脏壅热,复遇风寒湿之杂至……,阳遭其阴。”新安医家在《黄帝内经》阐述风寒湿基础上补充了其他外邪如暑热之邪致痹。新安医家提出的热痹为五脏痹治疗提供了新的治法。

1.2 脾失健运 刘健教授认为,脾失健运,导致痰湿内生是痹病的又一重要病机。脾为后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刘健教授指出,脾胃虚弱而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而易感外邪,风寒湿外邪痹阻日久出现痰瘀互结,注于关节留于脏腑,从而演变为五脏痹。新安医家汪蕴谷《杂症会心录》云:“治法非投壮水益阴,则补气生阳;非亟亟于救肝肾,则惓惓于培脾胃……为必不可留之邪。”

1.3 肝肾不足 刘健教授指出,肝肾不足是导致痹病的重要病机。新安医家对此亦有同见,如新安医家吴谦《医宗金鉴》曰:“历节之病,属肝、肾虚……筋骨不荣于外。”新安医家又云:“痛痹一症,肝肾为病,筋脉失于荣养……。”潘辑在《医灯续焰·卷十六》中指出小儿鹤膝风的病机特点为:“小儿禀赋不足,血气不荣,肌肉瘦瘁,骨节耸露,如鹤膝之节,乃肾虚不生骨髓耳。”肝主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充髓。年过半百,肝肾亏虚,不能充养骨髓,濡养关节,从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出现五脏痹。

1.4 情志异常 刘健教授认为,七情过用亦是导致痹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会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血、气机失调,损伤五脏,继而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相应脏腑痹的发生,出现五脏痹。如新安医籍《内经博议》提出:“凡七情过用,则亦能伤脏气而为痹,不必三气入舍于其合也。”刘健教授指出,外由邪气侵袭、饮食调摄失宜,内由气血不足、脏腑亏虚、七情太过,均可导致筋脉痹阻,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日久痰瘀互结,导致痹病缠绵不愈。

2 五脏痹的传变

2.1 五体痹向五脏痹传变 脏痹可由体痹传入而来[4],五体痹可以向五脏痹进行传变。《黄帝内经》曰:“久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其合,可致五脏痹。”五体痹传变及脏者,形成五脏痹[5]。说明五脏痹是由五体痹不已,进而出现五脏精气逆乱,再“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而成五脏痹[6]。刘健教授认为,每当五体痹迁延不愈,必然影响痹证患者情绪,患者情志异常同时感受外邪,则易传变于内而发生五脏痹。而风寒湿邪也是导致五体痹向五脏痹传变的重要内因。五体痹向五脏痹传变已通过现代研究去证实。通过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研究发现,AA大鼠早期表现为皮毛、关节病变,随着疾病进展,AA大鼠不但存在滑膜细胞线粒体变的损伤,还伴有脾、肺、心、胸腺、胃黏膜等细胞线粒体的损害[7],提示五体痹向五脏痹传变特点。

2.2 五脏痹之间发生传变 刘健教授认为,五脏痹之间也是可以发生传变的。脏腑传化是指痹病可以在脏腑间相互传化。“至虚有盛候”,刘健教授指出,痹证由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弱,致使风寒湿等病邪易直接深入内脏,引起五脏痹传变。刘健教授指出,脏腑功能失调是造成脏腑病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导致五脏痹。《黄帝内经》有云:“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肾主骨髓。”因此,骨痹不愈,复感风寒湿邪,邪气就内传于肾;筋痹不愈,复感风寒湿邪,邪气内传于肝;脉痹不愈,复感风寒湿邪,邪气内传于心;肌痹不愈,复感风寒湿邪,邪气内传于脾;皮痹不愈,复感风寒湿邪,邪气内传于肺。刘健教授根据新安医学理论,临床中发现痹病出现肺脏病变时,可进一步累及心脏、肾脏。这也是五脏痹之间发生传变的临床应用[8]。

3 五脏痹的临床证候特点

心痹是由“脉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疾病深入发展所致。心痹是以心悸、胸闷短气、心脏严重杂音、颧颊紫红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心痹主要症状为心悸、气喘、咽干、常叹气、烦躁、易惊恐等。心痹常常会累及心脏,进而诱发心包炎、心肌缺血、心包积液、心脏瓣膜病变。刘健教授指出,心痹可见于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继发心脏病变等可出现类似心痹的症状[9-10]。

肺痹由外邪痹阻肺氣或因“皮痹”日久不愈,病情发展所致。刘健教授指出,肺痹的特征接近于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肾气不足,或者房劳过度、营卫失调、复感外邪以后,出现以恶寒、发热、咳嗽、喘息、胸闷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肾痹由“骨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肾。肾痹主要症状为骨萎弱不能行走,腰背弯曲,不能伸直,或关节肿胀,强直不能屈曲等。肾痹以强直性脊柱炎为多,是长年磨损的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肿胀、不能屈伸、活动受限、腰背部强直弯曲或行动困难等症状。肾痹在临床上常常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累及肾脏病变。

脾痹多由肌痹日久不愈,脾胃气虚,复感外邪,内舍于脾所致。中医学认为,脾痹是由邪气侵袭肌肉,导致细胞组织缺氧,肌肉萎缩、疲软无力,手足不随等症状。临床上表现为脘腹胀满、呕恶清冷痰涎者,为脾痹。

肝痹一般是由痹病侵袭肝脏出现的病症,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可能是由于气血内虚、阴精亏损或者邪气内积导致。肝痹的主要症状特点除了肢体拘挛、屈伸不利、关节疼痛等筋痹表现外,还可见两胁疼痛、夜卧多惊、筋挛节痛、胸胁胀闷。

4 五脏痹与脾关系密切

4.1 五脏痹病因病机与脾关系密切 痹证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疾病,和脾胃虚弱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久寒邪入里就会殃及脏腑。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两者首先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脾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脾肾的关系还表现在水液代谢方面。“湿”是痹病主要致痹之因,脾虚湿盛。脾气亏虚、气血不足、营卫失调,易发五脏痹。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盛才能发挥濡养四肢百骸、抵御外邪的作用。《素问·调经论篇》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亏虚,既不能濡养筋骨关节经络,也不能抗病御邪。另者,气血与营卫关系密切。营卫和调,腠理固密,卫外有力;营卫不和,邪气乘虚而入,易于发为五脏痹。脾虚湿盛,久之则痰瘀互结、脉络阻滞,脏痹易生。痰瘀的产生主要责之于内外合邪,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外邪以感受风寒湿等邪为主;内虚则以脾虚为主,脾虚湿盛,是痰瘀产生的致病基础。

4.2 五脏痹证治特点与脾关系密切 在证候方面,五脏痹与脾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主司运化,四季脾旺不受邪。素体气虚血弱,卫外不固,寒湿之邪乘虚而入,积痰成饮,注于关节,留于脏腑,浸于经络,致遍身皆痛,发为痹证,呈现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的特点。脾气充足,邪不易侵,故不易出现痹证。同时,五脏痹也会出现气血不足的表现。《医述·卷十二·杂症汇参》曰:“痹者,风寒湿三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新安医家程梁《引经证医·痹》认为,盖由人之气血亏虚,邪气乘虚入客各经,因时而受,故痹由此而成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不足的根本病因是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故五脏痹临床常表现为乏力、面色萎黄等证候特征。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痹阻于关节经络,导致气机凝滞,经血闭塞;或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血滞而为瘀,湿聚而为痰,酿成痰浊瘀血,日久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水湿互结,旧病新邪胶着,深入骨骱,而致病程缠绵,可出现关节刺痛、肿胀、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证候特点。

在治疗方面,采用健脾化湿、补益气血、调和营卫、健脾化痰、活血化瘀、通络除痹之法。《医学原理·卷之十·痛风门》亦指出:“痛风之症,多由湿痰浊血流注为病。”叶天士亦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久病入络”说:“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盖有诸矣。”他主张用虫类搜剔,以动药使血无凝著,气便可宣通。因此,通过健脾、补脾的治疗方法可改善五脏痹的症状。

5 小 结

综上所述,五脏痹的病因病机呈现外邪侵袭、脾失健运、肝肾不足、情志异常的特点,新安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且发现五脏痹与脾的关系密切,脾胃虚弱、湿浊内生,出现气血不足、营卫失调,最终导致痰瘀互结、脉络阻滞,从而出现五脏痹。

参考文献

[1] 陈俊蓉,陈利国,王华强.浅谈《内经》五体痹与五脏痹发病关系[J].四川中医,2012,30(4):44-46.

[2] 李满意,娄玉钤.五脏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36-42.

[3] 曾丽莹,邓伊健,黄俊浩,等.五脏痹的证治机制浅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11):2706-2707.

[4] 李满意,娄玉钤.五体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4):35-41.

[5] 严冬阳,孙玉婷,汲泓.五体痹与五脏痹传变规律探讨[J].山西中医,2016,32(5):3-5.

[6] 张昭,范为民,李艳.浅谈五体痹与五脏痹[J].河南中医,2016,36(1):9-10.

[7] 刘健,曹云祥,朱艳.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1):1543-1548.

[8] 刘健,黄传兵,汪元,等.健脾化湿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病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8-11.

[9] 徐润,姜泉,韩曼.五脏痹理论在类风湿关节炎多系统受累中的应用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43(9):14-19.

[10] 邓天野,高明利.从五脏痹浅谈系统性硬化症[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1):48-50.

收稿日期:2023-10-10;修回日期:2023-11-28

猜你喜欢
刘健病因病机
变异
A relativistic canonical symplectic particlein-cell method for energetic plasma analysis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of the Holocene mud deposit offthe southern Shandong Peninsula in the Yellow Sea*
张浩关注原因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维吾尔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浅析
从心肝肾浅析耳鸣、耳聋发病机理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FRE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THE CYLINDRICALLY SYMMETRIC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DENSITY-DEPENDENT VISCO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