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肝为枢”探析干燥综合征与肝的关系

2024-05-12 15:49周杭棋纪伟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4期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周杭棋 纪伟

【摘 要】 “肝者,贯阴阳,统气血……握升降之枢”源于清代周学海所著《读医随笔》,提出肝为枢,与气血阴阳、气机升降之间关系密切。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关键在于气血阴阳及气机。肝作为枢纽功能失常,气失升降,血不得藏,阴阳不得资,燥邪自生,各大系统病变接踵而至。基于“肝为枢”理论,分化出肝为气机、三焦、生殖、表里之枢,结合五行生化制克,总结出论治干燥综合征以疏肝为主,可佐以清心、滋肺、补脾、资肾等治法,使肝气得疏,四脏调和,燥痹可除。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肝为枢;系统病变;理论探析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常见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变累及外分泌腺,严重时可出现多脏器、多系统损害[1-2]。SS发病隐蔽且病情复杂,在我国发病率为0.33%~0.77%,其中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且尤以中老年女性为甚[3]。目前针对系统性损害,主要运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缺点是疗效不明确,伴较多不良反应。

国医大师路志正提出SS可称“燥痹”。近十年文献愈来愈重视中医药在燥痹治疗中的优势作

用[4]。陈宏道等[5]最新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能有效增加燥痹患者唾液、淚液分泌总量,降低疾病活动度,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清代张景焘所著《香葛塘医话》言:“妇人……多郁,又性喜狭隘,故肝病尤多。”女子多郁,性情使然,可从肝而治。肝为气机之枢,可影响气机升降;为三焦之枢,可影响气血生化;为生殖之枢,可影响经带胎产;为表里之枢,可影响阴阳互资。结合SS发病特点,肝在本病的论治中显得尤为重要。

1 “肝为枢”的来源及内涵

“枢”,门上的转轴,谓关键之处,也谓转化之机,可意为“户枢、枢纽、枢机”,取其关键之意和连接之功。北斗第一星,是谓天枢星,在北斗发挥关键之功,《灵枢》命名中含“枢”,也取经络系统可外络肢节,内连脏腑,可统领人体之肢节五官之意。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之所以能一直保持阴阳平衡,也有其关键的枢星。提及人体之枢,大多所想均为脾,脾居中央而灌四旁,可为中枢,但结合SS发病特点,以肝为枢可以成为新的切入点。“肝者,贯阴阳,统气血……握升降之枢”源于清代周学海所著《读医随笔》,其中简要阐述肝与气血阴阳、气机升降的关系,并提及肝可为枢;《素问·阴阳离合篇》《金匮要略》两者均提及“少阳为枢”,少阳为胆,肝胆相照,互为表里,肝可称为枢。在解剖学意义上,肝胆脾胃同居中央,具有关键之功;在生理功能意义上,肝为刚脏,性主调达疏泄,体阴而用阳,可调气血阴阳,同具关键之功,故取名“肝为枢”。

1.1 肝为气机之枢——气机升降失司,气机郁结而成燥痹 气于人体生命之价值不可衡量,人体生长发育、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维持、输布精血津液均需“气”。枢机是维持气机升降出入正常的关键之一。《杂病源流犀烛·肝病篇》有言:“一阳发生之气,起于厥阴……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气源于肝,气生则万物长,四脏和,气机的调节在于肝,故肝为气机之枢。明代张景岳《类经》提及:“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致。”百病痼疾皆可归于气,肝为气之源,肝失疏泄,一方面气无生化之源,周身无气之濡养生燥;另一方面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火为气之余,气机升降失常郁结也可化火,火盛煎灼津液,津液亏虚,脏腑组织无津液濡养生燥。肝为气机之枢,肝失疏泄,气无生源;同时,气机升降失常,气机郁结可成燥痹。故依此治疗燥痹,必先疏肝理气,辅以益气或泻火之法。

1.2 肝为三焦之枢——气血阴阳失司,津失布散而成燥痹 三焦,古今称其为“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气化的场所、水液运行的通道”,在人体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人体三焦各有代表,中焦为肝胆脾胃。“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一言出自《温病条辨》,指出了中焦的地位。周学海《读医随笔》有言:“肝和,则三焦之气化理也!”肝与三焦关系密切,可为三焦之枢,三焦之关键在于中焦。肝不和,中焦不行,气不得升降,水不得出入,血不得化生,气血津液停聚体内无法布散,口眼无津液濡养,自然生燥。《难经·二十难》言:“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其始从中焦……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少阳为肝胆,调气血之本源于调中焦,调中焦之本源于调肝。肝为三焦之枢功能失司,气血阴阳无源,津液布散失功,燥痹自生。故肝和则三焦和,阴阳通,气血畅,津液四布,口眼及全身皆得津液濡养。治疗燥痹也可以基于此。

1.3 肝为生殖之枢——冲任血海不足,血虚不养而成燥痹 人之生殖,不外乎经、带、胎、产,中医主要与奇恒之腑之女子胞相关,与冲任督带脉关系密不可分,尤其冲任二脉。高士宗《医学真传·气血》针对肝与气血关系有言:“盖冲任气血,肝所主也。”肝与冲任督带密切相关,为经血之源,与冲脉并称为血海,血足则胞宫得养,形体官窍得滋。肝经循行也有“循股阴,过阴器”一言,故肝可为生殖之枢。肝生理特性之一为肝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血属阴,肝主疏泄,气属阳,血海不足,肝气不疏,易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为生殖之枢功能失司,冲任血海不足,血虚体不得养,燥痹自生,故而治疗燥痹需滋阴养血润燥,辅以疏肝解郁。

1.4 肝为表里之枢——半表半里枢机不利,少阳气机不和而成燥痹 六经之少阳,表里之肝胆,为表里阴阳之枢,以枢机之功,调人体表里内外之气血阴阳。六经辨证最早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其在少阳病提纲条文中提及三个主要证候:“口苦、咽干、目眩”,与现代SS表现相似。少阳从位置上看,位于表里阴阳之间,“少阳为枢”首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提出少阳可为人体之枢机,后张景岳也言:“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枢机不利,则表里不和,少阳气机受阻,肝胆气机郁结,气郁无法上荣周身,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见头晕目眩、口干眼干,气郁日久则气结,则见胸胁满闷、情绪抑郁。肝为表里之枢功能失司,少阳气机不和,全身失于气液濡养,燥痹自生,故而论治燥痹可从“治少阳,疏肝胆,清表里”着手,可事半功倍。

2 燥痹从肝,五行为基,累及四脏——系统病变

肝为气机之枢,可调畅气机;肝为三焦之枢,可通散气液;肝为生殖之枢,可充盈血海;肝为表里之枢,可和解少阳。其中央之位鹤唳,枢机之功不可忽视。《知医必辨》中有一言明确指出肝脏与其他四脏的关系:“人之五脏,惟肝易動……,其他脏有病……乃病久而生克失常所致。”五行结合五脏,肝木过,基于五行制克,一方面可乘脾土,致肝郁脾虚;另一方面也可反侮肺金,致肝火犯肺。基于五行生化,作为母,可助生心火,致心肝火旺;作为子,可损伤肾精,致肝肾阴虚。

2.1 肝病及脾——肝气郁滞,脾失健运,血亏火热内生

2.1.1 消化系统 口干是SS首发并具有特征性表现,发生率高达75.9%[6]。研究表明,SS并发消化系统疾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和以反酸嗳气为主症的胃食管反流等表现[7-8]。《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肝火旺盛,煎灼口中津液,脾胃为表里脏腑,舌无胃中津液布散滋润,燥邪自生,口干亦然。《临证备要·吞酸》曰:“胃中泛酸,嘈杂有烧灼感,多因于肝气犯胃。”五行制克中,肝火旺盛,肝为气机之枢功能失调,肝火乘克脾土夹胃气上逆,出现口中反酸。

2.1.2 神经系统 眼睛属于神经系统感官,眼干为SS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发生率可高达50.6%[6]。也有研究指出,SS患者神经系统中精神损害占20%,其中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最为常见[9-10]。《导引本经》针对肝与眼的关系提出:“肝以眼为穴,人眠则血归肝,眼受之而能视也。”《素问·举痛论篇》言:“思则气结。”五行制化中,肝木克脾土,七情之中,思属脾,肝为气机、少阳之枢功能失司,气机阻滞,脾土运行不畅,一方面,气血生化无源,阴阳渐衰,肝血不足,目无血濡养,眼干则生;另一方面,阻滞气行血行,而成抑郁,气血在人体脉络郁结日久生燥生火,火扰心神,而成焦虑。

2.2 肝病及肺——肝火旺盛,肺失宣降,气机升降失司 鼻咽干燥为SS常见症状之一。有研究表明,9%~20%的SS患者可并发支气管炎、淋巴组织增生等呼吸系统疾病,甚则出现非特异性间质性、间质性、组织性肺炎等严重的肺部并发症[11-12]。叶天士《临证指南》曰:“人生之气机应乎天地自然,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肝升肺降在人体气机调控中起主要作用,若肝不升达,肺不肃降,则百病皆生。五行制克之中,肝木火旺,反侮肺金,一方面厥阴肝经循咽喉之后,另一方面鼻为肺之窍,肝火日久,煎灼鼻咽之津液,致鼻咽干燥。肝肺不和,肝为气机之枢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失司,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气机郁滞于肺,肺朝百脉功能失司,气血瘀滞,肺系疾病自然而生。

2.3 肝病及肾——肝气郁结,肾失闭藏,气血阴阳失和

2.3.1 泌尿系统 研究显示,SS泌尿系统中肾损害可高达30%~50%,其中大部分以肾小管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可伴随出现骨骼系统损害如骨质疏松等,小部分可出现肾小球损害[13-14]。《傅青主女科》有言:“夫经水出诸肾,肝为肾之子,肝郁肾亦郁。”五行生化之中,肾水为肝木之母,两者同化同仇。肝为气机、三焦之枢功能失司,肝气郁结,子盗母气,肝郁则肾郁,肾主水,蒸腾气化功能失调,肾脏循环运行不畅,水液停聚,水谷精气不得布散,形体官窍不得濡养,易生燥邪,肾脏疾病亦由此而生。

2.3.2 生殖系统 研究显示,中老年SS女性患者出现月经不规律的风险较高,可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甚则闭经[15-16]。李中梓《医宗必读》言:“乙癸同源。”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五行生化之中,肝为肾之子,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两者相辅相成,藏泄互用,共同统摄人体之精血阴阳。肝经“循股阴,过阴器”,肝为气机、生殖之枢功能失司,肝木疏泄不及,肾精不足,阴液及血液不足,肝肾阴虚,阴损及阳,女子易生月经不调、闭经,男子易生遗精、阳痿。

2.4 肝病及心——肝郁气滞,心肝火旺,包络神魂失养 有文献指出,SS可并发如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心肌损害、心包积液等循环系统疾

病[17]。清代医家陈士铎《石室秘录》中对于肝心两者关系有所阐述:“肝木之气既温,生心火之余必能来生包络。”五行之中,肝木为心火之子,母病及子,子病亦及母。肝为气机之枢功能失司,气机郁滞日久化火,肝火盛则心火盛,心火盛则灼伤包络,或火盛煎灼血液,血行阻滞成瘀,瘀停心包络,而成心病,两者火盛,心不藏神,肝不藏魂,神魂不得交,循环系统疾病自生。

3 以肝为枢,五行四脏为基,论治燥痹——名医论治

SS基于“肝为枢”理论,结合五行四脏,从肝出发,与之相关的系统病变皆可由之而生,从肝论治,相关系统病变也可消退。

3.1 肝郁脾虚——抑木扶土,疏肝补脾 张仲景《金匮要略》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针对肝郁脾虚型燥痹,肝气郁结,肝病传脾,疏肝解郁为基础治法,佐以补脾益气,则气血生化有源,形体官窍得滋。卢芳[18]治疗燥痹从肝脾出发,认为湿邪易阻滞气机,伤及脾胃,以健脾燥湿为主,辅以疏肝、清肝之药如乌梅、青葙子等改善眼干等症。

3.2 肝火犯肺——佐金平木,清肝滋肺 李冠仙《知医必辨》言:“肺为气之主,肝气上逆,清金降肺以平之。”针对肝火犯肺型燥痹,肝肺不和,气机不畅,疏泄肝气为基础治法,佐以滋润肺阴,使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戴恩来[19]治疗燥痹从肝火伤及肝肺两阴出发,从肺论治,以百合地黄汤加减,滋阴润肺,辅以疏肝养血之药。

3.3 肝肾阴虚——滋水涵木,肝肾互资 李中梓《医宗必读》言:“东方之木,无需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针对肝肾阴虚型燥痹,肝藏血不行,肾藏精不行,精血亏虚,肝肾阴虚,补益肝气为基础治法,佐以补益肾精,使精血归元,阴阳可生。阎小萍[20]认为,肝肾阴虚为SS发病关键,从肝肾出发,自创补肾清热育阴方,补益肝肾,佐以清热润燥、活血通络治疗燥痹。

3.4 心肝火旺——母子同泄,疏肝清心 王纶《明医杂著》言:“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针对心肝火旺型燥痹,疏肝降火为基础治法,佐以清心,母子同泄,使肝气通而不滞,心气和而不乏。陈湘君[21]认为,燥痹中早期,针对平素肝火旺盛患者可从心肝论治,以梔子清肝饮或泻心汤等泻心清肝。

4 结 语

中医治疗SS具有极大的优势与潜力,如何找准辨证角度是中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代中医医家多从脏腑、六经、三焦、气血精津液及卫气营血论治[22],现结合SS发病特点,提出“肝为枢”理论,深度剖析其与肝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SS提供一个新的角度。肝为气机之枢,可影响气机升降;为三焦之枢,可影响气血生化;为生殖之枢,可影响经带胎产;为表里之枢,可影响阴阳互资。肝作为枢纽功能失常,燥邪内生,各大系统病变接踵而至,结合五行生化制克,总结出以疏肝为主,佐以清心、滋肺、补脾、资肾等治法,使肝气得疏,四脏调和,燥痹自除。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1):766-768.

[2] 张奉春,栗占国,鲍春德,等.内科学风湿免疫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4.

[3] 张文,厉小梅,徐东,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疗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4):269-276.

[4] 张霞,李香妤,张雄伟,等.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12):3235-3245.

[5] 陈宏道,丁一帆,谢师旅,等.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干眼疗效的Meta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22,18(5):179-184.

[6] 李红霞,王鹏宇,周雅馨,等.195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唇腺病理特征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1,42(9):900-905.

[7] 王刚玉,马建华.干燥综合征的消化系统表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6.

[8] 刘瑞华,徐浩东,周新尧,等.干燥综合征合并胃食管反流病辨治撷要[J].江苏中医药,2022,54(7):41-43.

[9] PERZY?SKA-MAZAN J,MA?LI?SKA M,GASIK R.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primary Sj?gren's syndrome[J].Reumatologia,2018,56(2):99-105.

[10] THORNE I,SUTCLIFFE N.Sj?gren's syndrome[J].Br J HospMed(Lond),2017,78(8):438-442.

[11] LUPPI F,SEBASTIANI M,SILVA M,et al.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Sj?gren's syndrome:a clinical review[J].Clin Exp Rheumatol,2020,126(4):291-300.

[12] 杨艳,石磊.干燥综合征相关肺部疾病临床表现及特点[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067-1068.

[13] 马璐萍,杨婷婷,高明利.干燥综合征与肾的相关性理论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2,11(5):51-54.

[14] 孙卓昕,刘潇,王晓鹏,等.王新昌辨治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及骨骼损害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0,52(10):196-198.

[15] 郑雪,高明利.干燥综合征与女性围绝经期关联及中医治疗[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3,12(1):50-53.

[16] LU MC,HSIEH MC,KOO M,et al.Risk of Sjgren's syndrome in Taiwanese female adults with irregular menstrual cycles:a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J].Rheumatol Int,2016,36(1):155-160.

[17] 罗素秋,尹立雪,雷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心血管系统损害超声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6):231-233.

[18] 齐堉潼,朴勇洙.国医大师卢芳从脾论治干燥综合

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5):858-860.

[19] 杨燕,戴恩来.从肺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浅析[J].甘肃科技,2020,36(7):122-123,110.

[20] 王琬茹,陈璐,刘赛,等.阎小萍教授诊治燥痹的学术思想——肾主五液[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12):34-36.

[21] 顾军花,陈湘君.从肝论治干燥综合征[J].中医杂志,2011,52(4):292-294,302.

[22] 肖亚娜,于静,金明秀.从中医辨证论治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7):36-39.

收稿日期:2023-11-12;修回日期:2023-12-30

猜你喜欢
干燥综合征
从脏腑辨证论述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46例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慢性病贫血临床分析
帕夫林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王志刚教授从温补肾阳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B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26例临床特点分析
张之文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总结
干燥综合征阴虚津亏证的中医治疗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Toll样受体4与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