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整本书名著阅读教学实践

2024-05-13 13:08潘静
新课程·上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回目师徒妖怪

作者简介:潘静(1983—),女,汉族,本科,中学一级教师。

一、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选择《西游记》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对象,旨在通过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引领学生进入充满想象的世界,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二、名著分析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其丰富的内容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部小说以唐僧师徒取经为主线,穿插各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历史传奇,形成了宏大的叙事体系。《西游记》的情节主要围绕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西行取经的故事展开。他们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获得真经。

三、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原著内容,准确理解《西游记》的主要情节,理解唐僧取经的过程,分析人物形象。

2.掌握古典名著阅读技巧,学习如何梳理章节结构,把握文本脉络,以及如何通过情节解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3.对中国古典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认识到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开展激趣教学

师:(播放歌曲《白龙马》)同学们,你们知道《白龙马》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歌,感受其中的精神。

师:歌曲听完了,你们有什么感受?这首歌里描述的画面和情感,与你们对《西游记》的印象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这首歌很有动感,让人感觉到师徒四人在艰难的路上依然勇敢前行。

师:非常好!这首歌的确能激发我们对《西游记》故事的兴趣,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西游记》吧!

(设计意图:通过《白龙马》这首歌曲来导入《西游记》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二)阅读回目,了解故事内容

▲环节一:浏览回目,了解体裁特点

师:同学们,请打开《西游记》,翻到目录部分。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老师,我发现《西游记》共有一百回,每一回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

师:《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每一回的题目都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呈现出古典文学的美感。请大家试着挑选几个回目,简要分析它们的含义。

(学生交流自己选择的回目和对其的理解)

▲环节二:理解章回结构

师:很好,大家已经对《西游记》的回目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这一百回是如何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长篇故事的呢?如果让你将整个《西游记》的故事分为三个阶段,你会怎么划分呢?

生:我将第1~7回定为第一阶段,讲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第8~12回为第二阶段,讲述取经的缘由;第13~100回是第三阶段,也是主要部分,讲述西行取经的故事。

▲环节三:西行路线图分享

师:课前我让大家根据章节制作西行路线图。现在请同学们上台分享一下你们的作品。

生:(上台展示路线图)我根据《西游记》中的描述,绘制了这张西行路线图。这张图展示了唐僧师徒的旅程,从长安出发,克服各种难关,最终到达西天。我还标注了其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标出了遇到徒弟和白龙马的地点。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教师让学生接触到古典文学作品的独特体裁,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作品的深层次含义。环节一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游记》的章回结构,并引导他们注意每一回对仗工整的标题。环节二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整个故事的大致结构,理解长篇小说的组织方式和叙事技巧。环节三通过制作、分享西行路线图,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三)品读文段,体味西游艰辛

1.自然原因——险山恶水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探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遇到的艰难险阻。请大家先看师徒四人经过白虎岭时的这段描写。

(展示文段: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师:现在我先读一遍这段文字。(师读文段)听完这段描述,想象一下,如果是你,你敢从这样的地方经过吗?

生:老师,这听起来好可怕,我会很害怕。

生:我觉得这描述得好生动,我能想象到那个场景,但我肯定不敢一个人走。

师:的确,这段话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取经路上的艰险。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并思考:这样的描写对理解师徒四人的取经之旅有什么帮助?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老师,我觉得这段描述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师徒四人的勇气。虽然路途这么危险,他们还是勇往直前。

生:我觉得,这样的艰险也是对他们信念的考验。他们为了取得真经,不惧任何困难。

(设计意图:通过深入品读《西游记》中的关键段落来帮助学生体验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环境方面的艰难险阻。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够学习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提取深层次的意义。)

2.人为原因——凶恶妖魔

●环节一:识别妖怪

师:在取经的旅程中,师徒四人不仅面临自然环境方面的挑戰,还遇到了许多凶恶的妖魔。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请同学们猜一下都是什么妖怪。

(教师展示妖怪图片,学生猜妖怪身份)

●环节二:连线妖怪与法术

师:现在请看这组连线题。左边是妖怪,右边是他们使用的法术。我们一起来尝试把它们正确对应起来。(见图1)

图1 连线题目

(学生进行连线)

●环节三:理顺情节

师:大家玩得很开心,但是师徒斗妖魔的过程却十分艰难。大家一定对“大战红孩儿”这个故事印象深刻。老师在读原著后,梳理出一条情节链。现在请同学们速读第四十到四十二回,帮老师把情节理顺。

(学生小组合作,速读并交流)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故事情节。

(学生分享理顺的情节)

师:你们速读的能力很强,提炼文章的关键信息又快又准。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红孩儿两化顽童一场风,孙悟空两次迎战一场雨,斗得十分艰难。

●环节四:总结妖怪特性

师:红孩儿身上聚集着一众妖魔的共性,他们变换外形,极具迷惑性。让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妖怪具有类似的特点?

生:三打白骨精的时候白骨精也是用变化的外形欺骗了唐僧。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所面临的人为挑战。妖怪图片识别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西游记》中妖魔角色的兴趣。妖怪与法术的连线活动,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妖怪角色特点和法术能力的了解。)

3.前置原因——前因后果

●环节一:引入因果关系

师:我们刚刚讨论了《西游记》中的妖怪,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下故事的前因后果。比如,五百年前大圣踢倒炼丹炉导致了火焰山的形成。这就是一个因果关系的例子。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西游记》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因果相关的故事?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环节二:小组讨论

(学生完成小组讨论,每组举出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故事)

A组:唐僧前世轻慢了佛法,所以今世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

B组:朱紫国国王射伤菩萨之子,因此他和妻子被拆散三年。

●环节三:深入探讨因果关系

师:同学们的分享非常棒!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不仅是一部冒险故事,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磨难和考验不仅来自外部环境和妖怪,甚至是自己过去的言行种下的果。这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思考)

生:我觉得这告诉我们,我们的每个行为都会有后果,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善良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深入探讨《西游记》中故事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并从中汲取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教师引入因果关系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西游记》中不仅有简单的奇幻冒险故事,还有深深植根于因果律的哲理故事。)

(四)梳理方法,教授阅读方法

▲环节一:词汇理解方法

师:同学们,孙悟空和牛魔王斗法的情景是《西游记》中非常精彩的画面。请大家认真阅读第六十一回相关文段,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可以根据上下文猜猜意思。

(学生自行阅读文段)

▲环节二:词语猜测

师:大家读完了吗?文中有哪些你们不懂的词语?你们能猜猜它们的意思吗?

生:我猜“淬下”可能是摔下的意思。文中描述的是牛魔王变成白鹤被追赶后,从山崖上掉下去。

生:我认为“乜乜些些”是形容牛魔王变成香獐后,装作不知所措,希望孙悟空认不出来的样子。

师:很有想象力!

师:你们的猜测都很接近,很有创造性!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孙悟空和牛魔王在这段故事中分别变成了哪些形态?

(学生总结:孙悟空变成了海东青、乌凤、丹凤、饿虎、金眼狻猊、赖象,而牛魔王变成了天鹅、黄鹰、白鹤、香獐、大豹、人熊。)

(设计意图:引導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猜测生僻词汇的含义,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孙悟空与牛魔王斗法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掌握并实践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

五、教学反思

在《西游记》整本书教学案例中,我利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古典名著的丰富内容。通过歌曲《白龙马》,我成功激发了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感性认识的方式。接下来,通过浏览回目来了解《西游记》的章回体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对回目进行分析,加深了对整部作品结构的理解。在品读文段环节,我让学生体验《西游记》中师徒的艰辛之旅,让学生深入理解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此外,还引入了前因后果的探讨,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中的因果律和哲学思想。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作品深层寓意的理解,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教授阅读方法的环节中,我重点训练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即通过猜测的方法,锻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文本细节的关注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

编辑:常超波

猜你喜欢
回目师徒妖怪
唐僧师徒再就业
谈如何通过“回目名”提升名著阅读效果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试论《红楼梦》百廿回蒙译本回目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妖怪来了
妖怪来了
从回目看杨本《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版本性质
师徒智过分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