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科幻潮电影的视觉设计策略探究

2024-05-13 18:37南朝阳
艺术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复古

摘要:目的:文章以《劲爆51飞行队》为例,对其融入的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科幻潮电影风格特征、视听语言等进行分析。方法:文章采用观察分析法。结果:2022年发售的《劲爆51飞行队》作为一款游戏,其创作形式与科幻潮电影视听特征存在显著关联,视听语言朝好莱坞科幻潮电影风格靠拢。好莱坞科幻潮是20世纪50年代伴随社会科技发展而形成的科幻电影聚集的现象。从制作来看,20世纪科幻电影起步较晚,概念设定较为超前,电影投资对科幻系列的投入不及传统史诗片,低成本制作成为科幻潮电影经济特征。从质量来看,低成本拍摄能够节省开支,使其接近下沉市场,受众更为广泛,能够形成时代记忆,其视觉特效虽受限于时代,但促进了科幻电影的发展。《劲爆51飞行队》以黑白画面与爵士配乐为主要视听特征,以画面噪点与特摄模型来模拟电影粗糙感,还原老科幻电影的画面,为玩家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游戏体验。结论:《劲爆51飞行队》是对科幻潮电影风格的一次完全致敬,其不单从画面视觉出发,还有对科幻电影内核的合理再创作,是将传统与新题材结合创造的一次尝试,对新时期游戏创作有指向性意义。

关键词:科幻潮;STG游戏;复古;黑白;科幻电影;  《劲爆51飞行队》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3

0 引言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游戏创作能够借助新技术手段展开。当下以20世纪50年代科幻潮电影作为蓝本创作STG游戏,无疑非常新颖。STG游戏模式能够很好地契合科幻类题材的作品,以复古的画面与风格吸引大量受众,值得深究。

1 科幻电影与20世纪50年代科幻潮电影

1.1 科幻电影概述

根据《电影艺术词典》,科幻电影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不难发现,“科幻”的“科”即“科学”,“幻”即“幻想”[1],揭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未来可能性的想象。

科幻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的一种具有未来可能性叙事模式的电影形式[2]。诞生在默片时代的《月球旅行记》《大都会》《失落的世界》等科幻电影标志着科幻题材在电影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到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技术出现,环球影业推出《科学怪人》《隐形人》等Monster系列电影,科幻电影在电影史上迎来第一次发展高峰。20世纪50年代,在核武器和冷战的阴影下,大量关于核武器及原子辐射的科幻电影出现,这类电影以外星人、怪兽或核战争为主题,多种元素互相融合,推动了科幻电影的发展[3]。但其过于“先进”的幻想,只能匹配早期科技发展水平有限的特效,同时期的A级成本电影更多是豪华史诗和歌舞巨作等,过于先锋的科幻电影只能以相对低的成本尝试。

1.2 20世纪50年代科幻潮电影概述

20世纪50年代科幻潮电影是在核武器和冷战的阴影下,在原子科技的大发展时期诞生的,映射人类对未来的想象。这类电影多选择外星人、怪兽、核战等题材,对未来进行幻想,展现此背景下人类的生活,其中也不乏对人类抛弃传统生活方式的恐惧等。例如在电影《通基》中,男主角买了台电视机,没想到电视机其实是“活”的。主人公一开始得到了电视机的帮助,但渐渐地,电视机开始向主人公灌输思想,控制他的行为。为了表现电视机对主人公的控制,在视觉表现上,人类被折叠并被困在电视机之中(见图1)。50年代科幻潮电影通过直白的视觉效果呈现科幻内容,用拙劣的电影特效与科幻风格塑造一代人的记忆,推动了科幻电影的发展。

2 20世纪50年代科幻潮电影的视觉设计策略——以《劲爆51飞行队》为例

2022年9月21日发售的《劲爆51飞行队》,是由巴西电影公司Fehorama Filmes和独立制作人Loomiarts共同打造的传统横板飞行射击STG游戏,基于50年代的黑白科幻电影画面,塑造玩家体验[4]。在游戏中,玩家驾驶飞机突破外星人防线,并最终推翻外星人的统治。

《劲爆51飞行队》的特别之处在于,一方面深度重现科幻潮电影风格,将其作为重要的视觉特征,以为玩家带来复古美。受古早科幻片的启发,游戏无论是画面还是音效上,都在向传统的质感靠拢,如传统雪花屏、爵士乐等,通过影像视听呈现鲜明风格。另一方面是对科幻电影进行再创作,许多科幻电影的标志性角色复现于游戏中,如皮套怪兽、外星人等。本文以《劲爆51飞行队》为例,总结科幻潮电影的视觉设计策略。

2.1 复古科幻的题材风格

《劲爆51飞行队》的创作团队选择20世纪50年代科幻潮电影风格,我们能从中看到《原子怪兽》《地球停转之日》等电影作品的影子。游戏中加入了外星人、变异生物等科幻电影的常见角色,玩家在外星资本公司占领地球后,驾驶一架飞机推翻高压统治,突破敌人的防线——途中有各式各样的UFO、流星、陨石,甚至皮套怪兽来阻挡玩家前进。例如第八章《外太空的邪恶交易》就參考“哥斯拉”,设计了怪物敌人,玩家需要捣毁工厂,打败外星巨兽。科幻片的元素充斥游戏,给玩家带来科幻片般的体验。不同的角色致敬不同的科幻作品,使玩家在游玩时联想到电影,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2 黑白胶片的视听语言

《劲爆51飞行队》的游戏画面具有胶片质感,作为在新时期复刻老科幻电影画面的游戏,其很好地复现了低摄影成本的粗糙感。游戏充斥着塑料、金属等构成的简单几何形(见图2),以及只保留了场景的大框架,舍弃了不必要的装饰物,以塑造廉价感。

在视觉上,设计者将视觉中心放在明暗关系的处理上,让玩家将注意力放在画面体验上,以凸显50年代科幻潮电影的形式感[5]。在听觉上,带有噪点的爵士乐能激起玩家对复古特摄科幻电影的共同记忆。

2.3 传统与现代的技术融合

《劲爆51飞行队》的画面不是完全由电脑软件完成的,而是实拍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在景深上采用电影拍摄手法。相较于完全用电脑软件完成的游戏,其在视听方面存在虚幻感,而实拍又使其能更好地展示科幻电影的质感[6]。

例如第十章《穿越小行星》使用了“玻璃绘景”技术,在数字建模提前渲染好的画面中,使用胶片剪接,节省布景费用。而第十一章《地球VS魔鬼总裁扎罗格》使用了电影的模型道具与布景技术,通过不断缩小飞船的方式,表明飞船正在前往地球,将静态形象转变为动态画面,赋予了游戏独特的张力和表现力。

3 《劲爆51飞行队》的审美特征

3.1 复古美学与怀旧想象

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其源于对文化的理解、想象和表达。《劲爆51飞行队》对场景、风格、角色的致敬还原,体现了好莱坞科幻潮电影在现代的想象。其以“拙劣”的科幻电影风格,实现怀旧与光影之间的结合。

随着技术的进步,游戏画面变得更加精致,但文化属性逐渐式微,游戏公司更多考虑商业表现而忽略了精神内核。《劲爆51飞行队》创作团队反其道而行之,以廉价感延续科幻潮电影的生命。《劲爆51飞行队》以独特的视听风格勾起大众的怀旧情绪,不仅重现了过去,还体现出人文关怀。

3.2 辛辣讽刺的作品主题

20世纪50年代的科幻电影《地球停转之日》以外星人的视角评论地球社会的种种现象,对人类自我毁灭特质进行戏谑。诸如这样的讽刺调侃,游戏中同样有所体现,外星人化为敌人,与地球的邪恶资本家勾结起来剥削全世界,玩家则成为反抗资本的救世主,而作为剥削者的外星人操纵的怪兽是一只巨大的白头海雕,这无疑是对现实的一种辛辣映射[7]。

《劲爆51飞行队》在还原50年代科幻潮电影风格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再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还深刻把握了科幻电影对现实社会的讽刺意味,以及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

3.3 情感驱动与衡量价值

《劲爆51飞行队》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成功将50年代的科幻特摄风格与现代游戏设计相结合,为当代玩家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体验。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商业利益的追求会固化人的创作精神,但《劲爆51飞行队》创作团队恰恰利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探索数字影像与游戏艺术之间的可能。

作为一款追求复古风格的游戏,《劲爆51飞行队》对风格审美深究的精神、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探索,在游戏过程中都得以呈现,其表达的是对影史上科幻电影黄金年代的怀念。

4 结语

《劲爆51飞行队》的商业成就与3A级的商业大作相比,表现并不出色,其是新时期一次独辟蹊径的尝试,以游戏的形式给予玩家20世纪50年代科幻电影的体验。其在保留特摄片独有的视听语言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復原了50年代黑白科幻特摄电影的质感;在保证风格统一的前提下,辅以数字媒体技术来提高作品的制作效率;在保证作品精致的前提下,着重展现文化内核和实现情怀表达。

参考文献:

[1]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8-19.

[2] 王博.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D].长春:吉林大学,2018:13-14.

[3] 赵立立.论电影特效?产生初期的技术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138.

[4] 刘畅. 2D+3D的飞行射击游戏[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11):73-76.

[5] 陈跃华,刘思莹.黑白电影中光线的表情达意效果[J].视听,2021(2):83-84.

[6] 刘儒雅.数字电影布光研究[D].北京: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22:21-22.

[7] 江晓原.美国人的“神之使者”:重温影片《地球停转之日》[J].科技潮,2009(4):50-51.

作者简介:南朝阳(1999—),男,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复古
科幻电影创意视野下的伦理美
Old Is Gold
科幻电影里的液化机器人要来啦?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秋日的复古之约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重返八十年代复古态度
复古“轻”暗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