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延伸

2024-05-13 22:00杜榕昆
艺术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延伸构成人工智能技术

摘要:目的: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媒介技术全面介入艺术创作领域。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艺术创作主体的构成呈现出新的特征。文章尝试从技术的视角切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打破与延伸传统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边界,以重新认识人工智能技术下艺术创作主体的构成。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尝试理解人工智能如何与艺术家共同参与艺术创作,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降低艺术创作的门槛,使更多人参与到艺术创作中。结果: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传统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则被彻底颠覆,人人都有可能获得艺术创作的机会,并成为艺术家。艺术家这一群体不断扩大,不单是职业艺术家增多,越来越多的跨学科创作者、非人类创作助手也进入艺术创作这一行列。并且,互联网上易于获取的AI应用程序大量出现,致使艺术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艺术创作主体的构成变得丰富起来。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彻底打破了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边界,从具有专业艺术技能的艺术家,到跨学科艺术创作者、非人类助手、互联网用户等,艺术创作主体的构成被延伸,“人人都是艺术家”成为可能。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艺术创作主体;构成;延伸

中图分类号:J0;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3

人工智能作为20世纪兴起的技术,发展至今只有不到70年的历史,但它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从古至今都受到技术的影响。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创作领域的影响愈发显著,艺术创作主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延伸。这一延伸在艺术创作主体的构成方面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大众化的趋势。

1 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延伸

纵观艺术创作主体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媒介技术的进步使艺术创作主体的构成更加丰富,这一变化显示出艺术家不断增多并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1]。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获得艺术创作的机会,艺术家群体不断扩大。不单是职业艺术家增多,越来越多的跨学科创作者、非人类创作助手也加入艺术创作这一行列。

1.1 跨学科艺术创作主体

当今时代,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艺术创作领域,随着模态感知技术与动态捕捉技術的成熟,人工智能装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应运而生。这种全新的人工智能装置艺术是由艺术家与非艺术领域专家共同完成的[2]。这种跨学科合作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跨学科艺术创作的推动作用。艺术创作领域出现了跨学科艺术创作主体,跨学科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各不相同。

在跨学科艺术创作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带有交互属性的装置艺术作品。土耳其艺术家Refik Anadol一直致力于将艺术创作与机器学习结合起来。他的作品运用了模态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通过算法程序、物理传感器和微型处理器设备辅助艺术表达,其中《融化的记忆》(Melting Memories)这一作品是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Neuroscape实验室合作完成的。Neuroscape是一个神经科学中心,致力于健康和残障人士大脑功能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融化的记忆》由神经科学中心的专家使用智能技术将难以捉摸的记忆检索过程转化为可视的数据。艺术家通过EEG(脑电图)收集有关认知控制神经机制的数据,再借助数据绘画、数字雕塑和灯光布置等方式,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具有美感的视觉艺术。通过这一方式,让参观者沉浸于Anadol构建的“回忆”中。这一作品可以实时捕捉参观者的动作和声音,从而实现与观者的交互。Refik Anadol的艺术实践让人们意识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下,不同学科或专业可以实现与艺术更为紧密的结合。

在非艺术领域专家与职业艺术家的合作中,艺术家寻找新的灵感、理念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这一合作模式下,非艺术领域的专家充分参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将技术与灵感相融合,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艺术创作者,即跨学科艺术家。

1.2 机器助手的加入

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延伸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者专业、身份、文化背景的多样性,还在于人工智能机器的参与,其与艺术家共同创作,甚至在“算法指导”下独立完成艺术作品。

人机协作一般指人类与智能机器共同工作,完成某些任务或达成特定目标的过程[3]。2006年,G.E.Hintion提出的“深度学习”概念实现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的突破,使机器人可以在“学习”海量艺术家作品后,在算法的帮助下生成艺术作品。在这一模式下,人类艺术家和人工智能机器各自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人类艺术家通过智能算法搭建出符合创作逻辑的程序,人工智能机器则在程序指令下创作实践。

近些年,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家共同创作的作品大量出现。其中,华裔艺术家钟愫君(Sougwen Chung)不断探索人机协作,创作出许多作品[4]。《绘画操作单元》(Drawing Operations Unit)是由她与其智能机器人D.O.U.G.(Drawing Operations Unit Generation_X)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D.O.U.G.作为艺术家钟愫君编程的智能机器人,虽然具备类人的绘画技能,并且能够创作出具有一定视觉美感的线条,但它的创作能力并非基于其个体经验和审美认知,而是得益于艺术家通过Google机器学习平台TensorFlow上的ML模型进行的训练,训练它学习艺术家的绘画风格。钟愫君说:“我经常与多个机器人绘画连接单元(有一次是20个),或者一个到几个机器人手臂一起表演。我对我的表演感兴趣的部分原因是探索我自己和机器之间的互动的原始性。这是一个协商、寻路和紧张的过程。”[5]钟愫君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与人类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路径,并在创作中寻求一种智能机器与人的全新关系,不仅仅停留于人类创造机器或者机器对人类的控制上。

这种基于数据和算法的非人类创作者,虽然不能完全代替人类艺术家独立完成艺术创作,但它们作为协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展示出一种全新的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的合作关系。人机协作的不断成熟进一步扩展了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边界。不管人工智能机器人是否可以被称为独立的艺术家,是否具有主体性,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为理解艺术创作主体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2 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大众化延伸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边界,使艺术创作主体的构成不仅表现出多元化特征,还具有大众化特征。大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互联网上易于获取的AI应用程序的大量出现,由此艺术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由于人工智能装置艺术品一般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因此观众也成为“创作者”,形成观者—创作者的双重身份。人工智能技术使艺术创作主体的构成由传统职业艺术家扩大到普通的艺术爱好者。

2.1 大众AI绘画群体

2022年NovelAI的横空出世使AI绘画燃爆整个艺术行业。职业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甚至其他行业的普通人都具备了创作艺术作品的能力。NovalAI的出现不仅满足了职业艺术家的创作需求,还让普通人获得了享受绘画乐趣的机会。

NovelAI的爆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持续探索和实践的成果。早在20世纪,计算机绘画已经萌芽,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产生广泛的影响。随着多模态技术、GAN、CLIP、Diffusion等的出现,AI绘画走入寻常百姓家。2022年8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艺术博览会上,《太空歌剧院》(Thé?tre Dopéra Spatial)获得数字艺术类别的冠军。这一作品是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Jason Allen)使用AI绘画工具Midjourney生成,再经Photoshop润色而来。虽说这一作品缺乏传统中国画的韵味和西方绘画中完美的构图与人物比例,但不可否认,其为创作者带来一种颠覆性的创作体验。像NovelAI、Midjourney、Sora等系列AI艺术创作应用程序往往具有低成本、易操作、无时空创作限制等优势,从而吸引了大量用户。这些应用程序的普及大大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形成人人都可以参与艺术创作的局面,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绘画创作的模式。

2.2 AI交互艺术作品中观者/创作者的双重身份

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大众化特征不仅体现在AI绘画领域,在影视艺术、人工智能装置艺术中也有所展现。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传统艺术欣赏过程中观众的身份。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观众既是观看者,又是创作者。观众和艺术家的身份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某种程度上,观众已然成为艺术创作的参与者。观众的参与和交互体验成为当代人工智能交互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6]。

在传统的观念中,艺术家与普通人是存在距离的。康德曾说,“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天才是“天生的内心素质”,天才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独创性”,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都是独特的,他们凭借自己的特点赋予艺术作品独特的个人标签[7]。可见,在传统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而在当代艺术中,媒介技术与艺术高度融合,观众的身体参与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艺术作品的交互性成为主调。珍妮特·默里(Janet.H.Murray)指出:“书、电影等线性媒体能够描绘空间,而只有数字环境能够呈现我们可以穿梭的空间。”[8]不同于传统艺术欣赏的“凝神静观”,人工智能技术为艺术欣赏带来一种动态交互感,能使观众摆脱空间、时间和速度的限制,体现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

例如Netflix于2018年发行的《黑镜:潘达斯奈基》,这部影片打破了传统电影的观看习惯,采用交互式的观影方式。观众可以自行选择剧情的走向,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局。这种交互式观影方式将观众拉入创作者的行列。通过这种交互式的观看模式,艺术创作的主体可以是每一个观看这部影片的观众,观众被赋予创作者的身份。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边界被进一步延伸,一部影片不再是导演的专属作品,而是与每一个观者共同创作的结果。

在人工智能装置艺术作品中,这种交互性表现得更为突出,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往往会影响艺术作品的最终形态。例如,日本新媒体艺术先锋TeamLab展出的名为Moving Creates Vortices 和 Vortices Create Movement的互动艺术装置。该装置通过传感器和摄像机捕捉观众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计算机对传感器和摄像机收集到的运动参数进行分析,从而改变涡流的方向。观众在观赏这类作品时,会不知不觉地以创作者身份改变这类作品的样貌。由此,人工智能技术使艺术创作主体的构成再一次扩大,囊括更广泛的观众,观众从传统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者。

3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扩展艺术创作主体构成的边界,为更多非传统艺术家提供创作机会。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对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带来各种便利的人工智能技术,仍须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这种创作主体构成的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奴役。

参考文献:

[1] 宋学勤.技术媒介时代下艺术家处境之变[J].中国美术,2021(3):127.

[2] 郑达,艾敬,文敏婕.“艺术家”与“实验室”:跨学科视角下艺术生产的新范式[J].长江文艺评论,2023(4):8-15.

[3] 郭超,鲁越,林懿伦,等.平行艺术:人机协作的艺术创作[J].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1(4):335-341.

[4] 陈抱阳.从生成式到多智能体的转向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J].美术研究,2023(5):109-113.

[5] 王愫君.《Ravelin Magazine》采访[EB/OL].王愫君个人网站(Sougwen.com),(2018-07-05)[2024-04-03]. https://sougwen.com/interview-with-ravelin-magazine.

[6] 魏佳.数字时代艺术创作主体重构探究[J].新闻爱好者,2015(4):35-38.

[7] 周丽昀.身体视域中技术与艺术的交互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13.

[8] 珍妮特·默里.全息甲板上的哈姆雷特:网络空间叙事的未来[M].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8:79.

作者简介:杜榕昆(1999—),男,河北邯郸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当代媒介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传播理论。

猜你喜欢
延伸构成人工智能技术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
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