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原则及优化策略探究

2024-05-16 03:50苏慧静
英语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语境词汇教材

苏慧静

引言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重点。词是语言的建构材料,也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掌握词汇是学习语言的最基本要求,词汇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高中阶段,由于受高考的要求、英语教材本身的缺陷及教师教学设计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语词汇教学存在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出发,恪守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设计出单元主题统领下的丰富有机的词汇教学方案,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词汇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最小的独立表意单位,词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么被认为是独立于课文之外的次要成分,要么被认为是英语学习的大部分内容。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颇多,学生学习兴趣寥寥,学习事倍功半。

(一)词汇教学目标不合理

在高中英语单元词汇教学伊始,教师往往只泛泛而谈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词汇的音、形、义或能正确使用单元的单词和短语,未能立足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融合主题情境,考虑课时之间及各个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的关系,设置单元词汇教学目标。另外,词汇教学缺乏层次性,同时呈现不同难度和使用情境的词汇,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孤立地记忆大量单词和表达,而非学习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教材设计和使用不合理

首先,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同一单词在同一单元出现的频率大多不超过5 次,而语言学家研究表明,要想掌握一个外语词汇,至少需要10—12 次有意义的接触。其次,词汇表的设计存在问题。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词汇表中只呈现了单词的词形、读音、常用释义,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知,即掌握单词就是掌握单词的音、形、义,而不是单词在句子、段落甚至篇章中的运用。最后,教材中的词汇巩固练习设置不够合理。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词汇练习主要以选择合适的词形填空形式出现,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但是并不能让他们有效掌握词汇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加上教材中的词汇练习题有限,教师想单纯通过使用教材使学生真正掌握词汇极为困难。

(三)词汇教学脱离主题语境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将词汇教学和单元主题整合起来,未深入探究词汇选择和文本主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词汇时缺乏对学习目标的了解,只被动接收。部分教师不仅把词汇独立于单元主题之外,甚至将词汇独立于段落、语句、语块外。缺乏真实的应用场景,词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同时词汇复现率降低,无法形成语境下词汇的有效循环,大大延长了词汇学习的周期。此外,孤立地讲授词汇还会削弱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蕴含丰富的人文知识,需要一定的语境才能显现(范亚平2023)。

(四)训练形式依赖单一的死记硬背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由于强调应试,导致过于依赖如听写、抄写、选词填空等学习形式,缺乏猜词法、构词法、思维导图等构建性的学习方法。这些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形式虽然能使学生快速了解词形、词义,但是无法帮助他们在大脑中构建词汇网络,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词汇学习极易变成囤积收藏式,认为学习词汇就是背诵大量词汇,不断增加词汇量以覆盖考试范围,丧失结合语块、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阻碍篇章阅读,甚至影响对二语学习的认知。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教学目标指导原则

教师要开展词汇教学实践,就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教育部2020)。因此,教师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主题语境,从整体上设置词汇学习目标,并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课时目标,通过开展多种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词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综合、多元的评价体系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整体目标和各层次目标,构建分年级、分学段的词汇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体系,做到层次分明、目标明确,从而充分发挥学习目标的指导作用。

(二)能动地使用教材原则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订,虽然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词汇部分仍有不足之处。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分析教材内容时,教师应立足单元目标和主题语境,挖掘教材丰富的内涵,同时补充适当的内容。教师应将课后词汇表拓展为包含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语块、句子甚至段落的内容,让词汇不再孤立和枯燥。教师要补充词汇填空、造句、微作文、口头表达等题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接触英语材料的机会,使其多读多看符合自己英语水平的英文报刊韵文,摘录一些常见词汇较为典型的用法和优秀句式,从而丰富词汇量。

(三)教学过程情境化原则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的整合性教学方式”(教育部 2020)。这就要求教师不孤立地开展词汇教学,而是将词汇融入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在观察、猜测、朗读、问答、讨论等过程中充分感受和理解词汇的语义内涵和语用功能(张小红、袁辉 2023)。同时,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本身,而要充分挖掘主题语境的文化内涵,恰当选择符合单元主题的目标语文化内容,拓展词汇语境,特别是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这样不仅可以串联以往知识,还可以提高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最终使其在情境化学习中走出死记硬背的困境。

(四)训练主体性和实践性原则

语言学习归根到底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在实践中提升。因此,教师应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其认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将学习变成自主自觉的事情。此外,不仅学以致用,用也可以致学。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刻地理解和内化词汇。教师应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说、译、写等真实语境中运用词汇,使其形成螺旋上升的学习状态。

三、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优化策略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的阅读文章 What’s in a Name?为例具体阐述。本单元的话题为“历史与传统”,选文探讨了英国的历史及对其文化传统产生的影响。文章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提问引入文章话题——英国历史;第二部分介绍了英国的地理位置、建国过程及四个组成部分的大致异同;第三部分介绍了影响英国历史和传统的几大因素;最后一部分表明英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家。

(一)结合主题语境,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因此,词汇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要考虑词汇学习的特点,如词汇的语法属性和复现频率,而且要立足词汇服务的主题语境,融合词汇教学目标与语篇教学目标,设定螺旋上升和多维发散的词汇教学目标。研读语篇,提取主题和内容、意图与情感、文体和语言应是第一步。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对应的主题群是“地理、历史、传统、风俗等”,文章What’s in a Name?主要通过对英国地理位置、建国历史等的描述,说明其各种传统和风俗形成的深层原因。文章通过对英国历史中重大事件的呈现,引起读者对英国本身和影响英国现状的其他历史文化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历史与现在的关系。文章为说明文,以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为线索呈现内容,结构清晰,使用了大量过去分词和被动语态,使语言简明、客观。此外,文章还采用第二和第三人称结合的方式,拉近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从词汇角度看,篇章中重点突出的词汇如 nearby、belong、military defense、legal、surround、evidence、achievement、location、battle、port等大多是指明地理位置、历史事件的词,具有客观性。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设定了三个层次的词汇学习目标:第一层次,通过阅读整篇文章,学生能在主题语境中初步了解词汇的音、形、义,学会拼读词汇和猜测词汇的意思;第二层次,学生能结合主题语境,在与历史、地理、传统相关联的语境中练习选用词汇,初步强化词汇的语用;第三个层次,学生能学会运用话题相关词汇描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表达一定的主观感情。在此过程中,教师采用相应的评价方式不断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发现教材问题,创造性使用教材

由于教材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不应照本宣科,而应在充分了解教材的情况下进行改编、补充,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研读教材可知,What’s in a Name?中的重点词汇在单元中复现率都低于5 次,因此要想学生真正掌握重点词汇,教师就应选择与主题语境相关的课外内容进行补充教学。例如,教师可选择学校所在城市介绍名片作为拓展内容,要求学生参照教材文本,使用目标词汇,独立自主地翻译介绍内容,通过输出型任务巩固词汇。

此外,教师还应重新制作词汇表,在词汇原本的读音、拼写和含义后补充词源、构词法、语块、例句。词源的讲解为词汇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词汇。例如,military 一词源自法语militaire,而法语中这一词又源自拉丁语militaris,意思为“战士或战争”。词汇变迁的过程表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相互影响,契合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构词法从词义结构上分解单词,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的含义和拼写。例如,surround 一词由表示“外围”的前缀sur- 和表示“圆圈”的词根round 构成,学生可以通过拆解将单词与已经掌握的单词如 surface、survive、around 等建立关联,巩固记忆。使用语块教学可以使学生避免出现语域使用不当方面的错误,也可以使其避免词汇选择错误,提高运用语言的准确度。将语块运用到包含具体情境的句子中,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词汇,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利用真实情境,巩固所学词汇

情境教学是教师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及全面发展而创设最佳环境和最佳场合的教学(王芳2020)。语言学习的本质是语用,特别是在真实生活场景中的运用。真实生活场景中的词汇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提升其交流能力。在选词填空、无词填空、造句、微作文等形式的训练后,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特别是造句和微作文,属于输出型的书面练习方式,既能强化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又能巩固他们的语法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汇,实现语言的多样化输出。这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还是最终目标。教师可以拟定与篇章主题相关的子主题,要求学生和同桌开展情境对话,从而在增强练习趣味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文章What’s in a Name? 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创设情境:假设你的英国朋友吉恩(Jean)对你的城市感兴趣,请你仿照课文并使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写一封300 词左右的书信,介绍所在城市的地理、历史、传统文化方面的信息并邀请她来参观。学生根据任务整体要求,拆解出子要求1:体裁为书信;子要求2:仿造课文结构;子要求3:使用重点词汇;子要求4:介绍内容至少涵盖地理、历史、传统文化;子要求5:表达邀请。学生在完成书信后与同桌交换修改,重点关注词汇的使用。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书信改写成以问答为主要形式的交际对话,并与同桌进行对话练习。真实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调动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语言运用,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词汇。

结语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最基础、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很多师生认为学习词汇就是背词汇、抄词汇,并未将词汇看作英语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单元主题语境,导致词汇学习枯燥乏味,效率低。教师应在熟读并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认真研读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和补充资料,围绕单元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丰富的学习材料,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手段,渐进式、螺旋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最终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语境词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教材精读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