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人才

2024-05-16 07:20
上海工运 2024年3期
关键词:立国量子德国

全球比拼布局未来科技与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由未来科技、原创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推动,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引领作用。目前,各国纷纷基于未来科技集成创新催生新图景,找准面向未来的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以促进未来产业培育发展。

由于未来产业高度依赖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因此各国尤其重视提升从“0 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瞄准颠覆式创新机会,对前沿科技的研发投入力度再创新高。2023 年1 月,英国成立先进研究与发明机构,为高风险、高回报的前沿研究提供资金,拟向企业投资约5000 万英镑(约4.57 亿元人民币),引导私人和慈善机构为英国前沿基础研究提供支持。美国则持续更新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提出大力支持未来工业、空天科技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2023 年6 月,韩国量子科学技术战略提出到2035 年将韩国发展成全球量子经济核心国家,包括自主研发量子计算机、从互联网强国迈向量子网络强国等。

未来产业基于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建立新型生产关系。各国积极探索培育未来科技与未来产业的新范式,通过创新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建设新型平台和研发机构、打造新型园区与场景等方式融通创新链、产业链。英国成立科学、创新和技术部,将未来的量子、人工智能、工程生物学、半导体、未来电信五项技术及生命科学和绿色技术整合到一个部门。美国发布《未来产业研究所:美国科学与技术领导力的新模式》报告,将由多部门参与、公私共建、多元投资、市场化运营的未来产业研究所作为发展未来产业的新型平台和研发机构,职能覆盖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到产业化、市场推广的全流程。

此外,科技企业巨头也在加大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比如英特尔公司提出“明日计划”,重点资助面向青少年的未来学科普及,谷歌与美国宇航局合作开办奇点大学,重点培养未来学领军人才。英国提高国家生产力投资基金,用于投资充电基础设施、5G 技术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德国发布《联邦政府数据战略》,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据使用,提高数据技能并建立数据文化,加快数字化转型。

(摘编自《光明日报》)

德国“工业立国”背后的经济逻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大多数西方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现象。然而,德国数十年以来却在“工业立国”的道路上稳健发展,究其原因,离不开其历史上一脉相承的经济逻辑。

德国一直以来是工业和贸易立国的国家,其制造业有着数百年的传承,奔驰、巴斯夫、博世、西门子等全球知名的大型工业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可追溯至德意志帝国时代。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李斯特所倡导的国家主义学说,强调“创造财富的生产能力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提出国家应大力扶植工业企业竞争力,在贸易政策上加强对本国起步阶段幼稚产业的保护。

此外,德国还逐步构成企业、职工和市场之间秩序边界。早在俾斯麦当政时代,德国便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劳动保险体系,试图给工人提供社会保障。二战后,德国逐渐形成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即强调在市场作为基本资源分配手段的前提下,政府有责任保证市场与社会之间具备基本的秩序而非营造绝对的自由主义,同时企业也应与员工之间构建稳定互利的长期关系,并通过员工的熟练技能不断创造价值。

在德国“产业立国”中,企业发挥了中坚作用。2012 年德国大型企业占所有企业数量虽然只有0.7%,但集聚了大量资本和劳动力。中小企业则占据了德国企业和就业人数的绝大部分,其中还诞生了许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隐形冠军”企业。

此外,技术类大学也在德国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教学和科研直接服务于产业实践,与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结成紧密关系,研发成果商业化路径顺畅,成为支撑德国工业稳步推进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瞭望》)

猜你喜欢
立国量子德国
今夜月弯弯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量子纠缠到量子通信
德国豹2号
亲密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德国弃煤的烦恼
Study on circl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ata dispersion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