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工艺唤醒民俗记忆

2024-05-16 15:39
中华手工 2024年1期
关键词:灯彩生活习惯手工艺

民俗,常常被称为“民族的根”。

它产生于民间,是民众几千年来形成的习俗、节日庆典、礼仪、禁忌等的集合体,也泛指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这些源于先辈并世代传承的生活习惯,蕴藏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独到的思想价值与人文气质,在繁复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分化成了独特的—支——民俗文化。

具体说来,民俗可以分为日常生活民俗、生产劳动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艺等几大类,它在特定的时代、民族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而手工艺与民俗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链接。民俗催生手工艺,同时,手工艺亦推动着民俗的进步与传承。如剪纸、刺绣、面塑、陶艺、草编等,一系列日常生活中衍生出的民俗风物,在历史的推移中沉淀出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底蕴,为民俗注入属于手工艺的温度。

不可避免的,由于技术的更迭和现代人生活习惯的不同,许多民俗在今天失去了实用意义,更多以文化形式存在,从而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存在距离。但也有值得乐观的一面,近几年兴起的国潮热让许多几近消逝的民俗得到发掘。如泉州蟳埔簪花的火热,盘扣、缠花等工艺被设计师广泛运用到服饰的制作中,扎染、拓片、古法香牌、掐丝珐琅等各类民俗手工艺也以“DIY”的形式走入日常生活。不可否认的是,因手工艺技法在现代技术背景下的进步,更多的传统民俗在当代得到复刻与傳播,从而以更亲切的姿态走进大众眼中。

刚过不久的年节期间,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高高挂起的灯笼,一瞥见亮光,关于辞旧迎新的喜庆记忆就会被唤醒。作为年节民俗文化亮眼的符号之.,灯笼从最初的宫廷艺术到走人民间,再分化成为流派纷呈的灯彩艺术,其承载的民俗文化因手工艺得到延续与传承。同时,在民俗的影响下,灯彩等手工艺亦成为了大众的精神寄托和一种特殊的身份认同。

可以看到,手工艺在民俗的诞生、演变、更新、传承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手工艺总是承担着唤醒大众民俗记忆的角色,以手艺温度带领大众追寻刻入基因的民族烙印。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属于手工艺的“亮光”将如照亮中华大地两千年的灯彩般,长久不熄。

猜你喜欢
灯彩生活习惯手工艺
生活习惯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衰落与突围:佛山灯彩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
何氏灯彩,百年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代表性传承人何伟福访谈
Surgical method choic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pathological diagnoses in transduodenal ampullectomy: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新路径
——以海宁“硖石灯彩”为例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