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的文化自觉意识研究

2024-05-17 02:48赵雅冬
传播力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跨文化受众

◎赵雅冬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传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传媒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成为文化的塑造者和传播者。因此,现代传媒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应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本文将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探讨现代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应具备的意识。

一、文化自觉意识的概念及其在现代传媒中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意识的概念

文化自觉意识,从字面上理解,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和深度认知。它涉及到对某一文化或多种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价值和未来趋势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更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文化自觉意识要求人们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什么,还要知道这种文化为什么重要,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继续发展和创新[1]。

例如,中国的春节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对于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人来说,春节不仅仅是一个放假、团聚和吃年夜饭的时机,更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家庭观念和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时刻。其自身会深入明确春节的历史、传统习俗和象征意义,并在现代社会中寻求新的方式来庆祝和传承这一节日。

(二)文化自觉意识在现代传媒中的意义

在现代传媒领域,文化自觉意识的意义尤为重大。传媒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文化的塑造者和解释者。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传媒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从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真正做到传承文化、引导文化和创新文化。

近年来,我国电影业快速崛起,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影片背后的成功,除高质量的制作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神话故事、传统价值观等,并以现代的方式进行重新诠释。这样的影片不仅娱乐观众,而且更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这正是现代传媒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一个典型例子[2]。

对于现代传媒而言,具备文化自觉意识意味着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要传播文化的深层含义和价值。这要求传媒机构和从业者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从而能够在信息海洋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受众。只有这样,现代传媒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二、现代传媒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性

(一)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1.深入挖掘和传承本土文化

传媒应该加强对本土文化的深入研究,发掘其独特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并通过多种形式(如纪录片、电影、音乐等)进行呈现和传播。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受众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也有助于扩大本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2.广泛传播多元文化

传媒应该积极传播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增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例如,通过举办国际新闻报道、文化展览等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这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世界和平与和谐。

3.培养跨文化人才

传媒应该注重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这些人才能够有效地将本国文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为受众进行更全面、客观的文化解读。

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传媒应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参与制定国际文化交流规则和标准,推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有助于建立更加公正、平等、包容的文化交流秩序。

(二)塑造国家形象

1.传播国家文化

传媒可以通过报道、纪录片、电影、音乐等多种方式,向世界展示本国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等,加深外国受众对本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这种文化输出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塑造国家品牌形象

传媒可以通过宣传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就,打造积极的国家品牌形象。例如,通过报道本国的优秀企业和产品,展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宣传本国的环保政策和行动,展现国家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传递国家价值观

传媒可以通过传播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向国际社会传递该国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例如,通过报道本国的道德楷模和社会公益事业,展现国家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宣传本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展示国家的政治文明和法治精神。

4.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传媒可以通过报道国际事务和外交活动,促进本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通过报道国际会议和论坛,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了解与沟通;通过报道本国的对外援助和人道救援行动,展现国家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全球视野。

三、现代传媒文化自觉意识的体现

(一)传媒的文化传承意识

1.深入理解与挖掘

具备文化传承意识的传媒机构,首先会对所传播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意味着自身不能停留在表面的信息传递上,而是努力探寻文化背后的历史、哲学、艺术和社会价值。这种深入的挖掘使得传媒内容更加丰富和有深度,能够真正触动受众的心灵。

例如,某电视台推出一档关于中国传统戏曲的节目。在节目中,不仅展示各种戏曲的表演片段,而且还邀请戏曲艺术家、学者和观众代表,共同探讨戏曲的历史、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节目,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戏曲表演,而且还能深入明确戏曲背后的文化故事和价值,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

2.创新传播方式

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地重复过去。具有文化传承意识的传媒机构会积极寻求创新的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例如,某网络平台推出一项名为“VR 博物馆”的项目。该项目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允许用户身临其境地参观中国的各大博物馆,并详细明确馆内的文物和历史。通过这种新颖的传播方式,传统文化得以以一种全新的、互动性强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和受众的参与度[4]。

3.跨文化对比与交流

具备文化传承意识的传媒还会注重跨文化的对比与交流。自身不仅关注本土文化的传承,而且还会积极引入其他文化的元素,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融。

例如,某杂志在其特刊中推出一个“东西方文化对话”专栏。该专栏每期邀请一位西方文化专家和一位东方文化专家,就某一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通过这种形式,读者可以明确东西方文化在相同主题上的异同和碰撞,从而加深对两种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传媒的文化创新意识

1.突破传统框架的勇气

具备文化创新意识的传媒机构,首先,拥有突破传统框架的勇气。其次,自身不满足于仅仅重复或传承已有的文化内容,而是敢于挑战现状,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5]。近年来,一些传媒机构开始尝试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来提供新闻和信息服务。比如,某新闻应用允许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在实地参观某个新闻事件现场时,实时获取与该事件相关的背景信息、数据分析等。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不仅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用户体验。

2.跨领域的合作与探索

文化创新往往需要跨领域的合作与探索。具有创新意识的传媒机构会积极与其他领域(如艺术、科技、教育等)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例如,某音乐平台与一所著名大学合作,推出一项名为“音乐与脑科学”的研究项目。该项目通过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探讨音乐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和作用。这种跨领域的合作不仅产生了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且还为公众提供了更加科学和深入的音乐体验。

3.营造鼓励创新与实验的内部环境

具备文化创新意识的传媒机构还会在内部营造一个鼓励创新与实验的环境。自身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案,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进行实验与测试。例如,某大型传媒集团设立一个“创新实验室”,专门用于孵化新的文化项目和产品。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为内部员工和外部合作伙伴提供创新的平台和支持。通过这种方式,集团成功推出多个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创新项目。

(三)传媒的文化引导意识

1.塑造社会价值观

具备文化引导意识的传媒机构,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传递事实和数据,更致力于塑造和引导社会的价值观。自身通过选择性地强调某些文化元素、解读新闻事件和呈现社会现象,来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某知名新闻网站在报道一起涉及道德争议的社会事件时,不仅提供事件的基本事实,而且还通过深度分析、专家评论和读者讨论,引导公众对该事件进行深入的道德思考和价值判断。这种报道方式不仅增强了公众的道德意识,而且还促进了社会的道德进步。

2.推广优秀文化成果

传媒的文化引导意识还体现在积极推广优秀文化成果上。自身通过评选、推荐和宣传等方式,将那些具有高质量、创新性和社会价值的文化作品推向更广泛的受众。

例如,某电视台每年举办一次“年度文化人物”评选活动,表彰那些在文化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通过这一活动,电视台不仅向公众展示文化领域的优秀成果,而且还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化创新和发展。

3.引导公共话语

具备文化引导意识的传媒机构还会在公共话语中发挥引导作用。自身通过设置议程、引导讨论和提供多元观点等方式,促进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

例如,某网络论坛在讨论一个涉及环境保护的议题时,不仅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数据支持,而且还邀请环保专家、政府官员和公众代表进行在线交流。通过这种形式,论坛成功地引导公众对该议题的关注和讨论,推动环保知识的普及。

(四)传媒的文化交流意识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现代传媒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应具备强烈的文化交流意识。传媒应积极报道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传媒还应关注跨国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问题,倡导平等、尊重、包容的跨文化交流理念。

1.传媒的文化交流意识的内涵

(1)跨文化传播意识

跨文化传播是传媒文化交流意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要求传媒具备跨越不同文化、语言、习俗等差异的能力,将信息准确、全面地传递给受众。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媒的跨文化传播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翻译、解读、阐释等方式,传媒能够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

(2)文化对话意识

文化对话是传媒文化交流意识的另一重要内容。它要求传媒积极搭建文化对话的平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平等、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分享各自的文化经验、观念和价值观,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尊重。通过文化对话,传媒能够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持续发展。

(3)文化创新意识

文化创新是传媒文化交流意识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传媒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新,通过传播新的文化元素和表达方式,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持续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交融、碰撞,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传媒通过关注和支持文化创新,能够为受众带来新的文化体验和启示,推动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4)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意识是传媒文化交流意识的基础。它要求传媒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避免对某一文化的偏见和歧视。在传播过程中,传媒应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需求,提供多元的视角和解读。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魅力和特色,传媒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欣赏和理解,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传媒文化交流意识的实例分析

(1)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节是传媒文化交流意识的重要体现。例如,某些电影节,会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作品,而且也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电影节,观众可以接触到多元的电影文化,促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2)国际新闻报道

国际新闻报道是传媒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例如,BBC、CNN 等国际知名新闻机构,在报道国际事件时,会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需求,提供多元的视角和解读。这不仅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3)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例如,在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媒体上,用户可以关注来自世界各地的账号,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观点。同时,这些平台也为用户提供了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具备文化自觉意识至关重要。通过深化对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导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现代传媒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的作用。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传媒机构和从业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政府和社会也应该为传媒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共同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跨文化受众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