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开发热风劲鼓

2004-12-24 08:32
中国经济 2004年12期
关键词:风能风电场风力

叶 苾

国家对进入风电的企业没有任何限制,无论是国企、民营还是外资,只要有条件有实力都可以进入。这在能源行业中待遇算是相当优厚。

随着中国政府风电项目的陆续推出,以及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风电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出台,风力发电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势头已日趋明朗。

据介绍,除了大型的国有公司,如国电集团、华能集团以外,众多的民营企业和外资开始进入风能发电市场。业内人士甚至声称,一轮以抢夺风资源为主的圈地运动正在展开。

中德联手开发内蒙古风电

日前,一家民营企业北京金华达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COPRA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翁根山风电场项目正式启动。这是继中国今年三项风电特许权项目之外,总量最大的一个风电项目。

北京金华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英介绍说,这个项目将投资9.74亿,总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分两期完成,全部采用德国一流的风机设备。建成后,年发电量2.1亿度,年销售收入为1.38亿人民币;风电场运行时间为20年,建设期为2年。

据介绍,翁根山电场是经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实地勘察,建设风力发电场最佳场址之一。此项目完工后,项目完工后将会大大增加内蒙地区的风能利用率,将现有的电力生产翻番。不仅缓解了内蒙古地区电力紧缺问题,同时也可以向华北、东北地区输送电力。

北京金华达科技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绿色能源投资为主,集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工程的开发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高科技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公司。类似的民营公司在目前的中国还并不多见。

郭晓英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他们还在酝酿另一个规模庞大的风电项目,将比此项目规模大15倍。她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该公司能成为中国风电能源的领军代表。

内蒙古地区是中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风力发电发展最早且发展最快的地区,从20世纪80年开始内蒙古政府就成立了能源领导小组,并下设新能源办公室,统一协调全区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新能源科研、示范、生产及推广已经初具规模。

至今,内蒙古已经建起了5座风力发电场,拥有装机141台,总容量6.9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左右。内蒙古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效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仅吸引了国内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而且也引进不少国际合作项目。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王承煦表示,翁根山的项目选址较好,地势平坦,风力较大,可达内蒙古风电场的中上水平。

政策优惠多多

风电之所以在近两年掀起开发热潮,是因为中国的能源紧缺,而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清洁的特点,成为政府鼓励发展的新能源。

据IEA在其最新一期的全球能源展望报告中指出,中国在未来30年内,对新电站和输电网络的投资必须超过世界其他地区,以跟上飞速增长的电力需求。

预计中国的电力需求将在2002-2030年增长4.5%,增长速度仅次于印度和印尼。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率预计平均为2.5%,假定经济增长率为3.2%。到2030年,中国的发电量需要达到美国的水平。目前美国的发电能力是中国两倍多。

为此,中国国家发改委制定了风电发展中长期规划目标,希望在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0兆瓦。根据风电发展规划,中国将陆续建设20个10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风力发电场,在2003年—2005年间逐渐完成这些风场的前期准备和数据采集工作。

中国是一个风资源丰富的国家。根据气象部门的资料,中国风能理论可开发量为32.26亿千瓦,实际可开发利用量按总量的10%估计,并考虑到风轮实际扫掠面积为计算气流正方形面积的0.785倍,故实际可开发量为2.53亿千瓦。年平均风速6m/s以上的地区(内陆),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根据气象部门的资料,中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新疆达坂城、西北部的额尔齐斯河谷以及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辽东半岛。

其中,内蒙古地区风资源居全国之首。拥有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占74.6%,风能可利用区占全区范围的80%,风能总储量为10.1亿千瓦,可利用风能总功率为1.01亿千瓦。

为此,政府制定了相当优惠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风能发电市场。这些政策包括:大于1000KW风电机组进口免征进口关税;风力发电减半征收增值税,优先无条件上网,上网电价优惠等。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国家对进入风电的企业没有任何限制,无论是国企、民营还是外资,只要有条件有实力都可以进入。这在能源行业中待遇算是相当优厚。

目前,发电装机在5万千瓦以上的风电项目,需要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小于5万的则可由省政府审批。另外国家对大型风电项目实行特许权制度,2003年有2个特许风电项目已经完成了招投标。今年有3个特许权风电项目也完成了投标,他们分别处于内蒙古、吉林和江苏省。

各路企业抢滩风电

据悉,其中内蒙古的特许权风电项目是一家公司以上网电价0.382元的价格投标获得。业内人士估计,此价格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价格。不过在风能尚未大规模用于发电的情况下,抢得先机有助于在未来风能发电领域多分一杯羹。对他们来说,即使初期不盈利,前景依然十分看好。

而江苏的特许权风电项目在今年出现变故。去年第一期投标中的一家民营企业,由于投标价格较低,在今年的二期项目投标中,急于扳平,结果以0.566元的价格高于另一家公司的0.519的价格而落标。该业内人士认为,这家公司丧失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由于太大意,错误估计了风电项目炙手可热的形势,价格定的太高。否则,二期如果中标,可以用略高的价格摊平上年的损失。

风电特许权招标以价格取胜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可以有效降低风电价格;不利的是,以较低价格赢得进入风电领域的新企业,如果不能够在这一领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翁根山风电场项目中,据金华达公司总经理郭晓英介绍,为了简化程序,虽然项目达到了10万千瓦,由于分两期进行,故可以不走特许权审批,并且,不需要进行投标,他们在去年曾主动与地方接洽,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促成了项目。据她透露,该风电场的电价将暂时按照全内蒙古的指导电价0.55元每度计。不过,这个价格并没有最终确定,尚要在投产之后,根据成本等核算,重新进行评审,并进行调整。

对外资而言,中国风能发电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德国和丹麦是世界上风能发电发展较早的国家,德国尤其拥有十几年的风能发电产业发展历程,其技术和设备堪称一流。此次翁根山项目中的设备均由德国公司提供。这些外资风能发电设备厂商十分看好中国的市场,因为中国目前的风机制造技术较为落后,目前大型的风电场的设备都是进口国外的机器。据王仲颖介绍,世界主流风机都是兆瓦级的,陆地一般为1~3兆瓦,而海上则为3~5兆瓦左右,而中国仅能目前仅能独立自主生产750千瓦以下的风机。

随着风电场的开发热潮兴起,风机制造业逐渐被一些企业看好。中国大型的电力集团如华能、国电都在进行风电场的建设,再加上众多民营企业进入风电场的开发,他们对风机的需求缺口将越来越大。因此,除了外资厂商觊觎这块大蛋糕,连中国国内的企业也开始着手进行风机制造。据透露,已经有十几家企业为进入风机制造业进行筹备,有些正在与外资谈判合作。

政策优惠将有法可依

建立风电场的好处多多,除了清洁这一最大的优势以外,在缓解地区能源紧张方面起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还有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的利益,所以地方对风电场的态度相当积极。

国家发改委王仲颖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现在有关风能发电的优惠政策都是以项目论项目,因此不同的项目存在不同的情况,各地的情况也不一样。各地政府对于风电场的态度根据各省的情况而定,对他们而言,风能制造出的高电价能否承受是一个问题。中国目前尚未建立全国统一联网,因此,风电一般只能在各地的省网并网,并且只能由当地消化。新疆和内蒙古是中国风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比较而言,新疆的电网较小,因此它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而内蒙古的电网虽小,却与华北电网连接,风电可以输出,因此如果解决了全国一盘棋的问题,风电的发展将会很好。

他还表示,另一个问题是,风能发电具有间歇性,一般来说,风电场一年发电时间能达到2千多个小时已相当不错了,在新疆和内蒙古这样风资源丰富的地方,最好的风电场年发电时间可达3000个小时。而同样的投资甚至较少的投资下,煤电厂的发电时间一年可达4~6千小时。同样容量的装机,风电的发电量只能达到火电的1/3到1/2。

因此可以说,目前的风电市场有风险。“因为国家还没有统一的、一贯性的支持风电的政策,一切还有待《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

近年来,一些想要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电力公司供应或购买可再生电力,对未完成者予以惩罚。中国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讨,王仲颖指出,目前还在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全国而不是地方来分摊高价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如何让电网公司必须采购可再生能源,从而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另外,将过去的临时性政策和地方好的政策上升为全国的可持续的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政策。

据悉,全国人大环资委已完成法律草案建议稿的起草。王仲颖预计,最早可在明年8、9月份出台。届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将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猜你喜欢
风能风电场风力
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与保护
基于自升式平台的某海上风电场风机安装施工方案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为什么风筝有线能飞,断了线就飞不了了?
帆不是越大越好
最大的积木风力涡轮机14.62万块积木建造
神奇的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