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从业人员体育参与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2007-11-08 10:45梁蕴秋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群体满意度

梁蕴秋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城市从业人员体育参与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梁蕴秋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对城市从业人员的体育参与和其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主要从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出发,以沈阳市在籍、在职人员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获得原始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业人员中体育参与群体的工作满意度高于非参与群体。体育参与程度不同,工作满意度也不同。且体育参与频率和参与时间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高参与频率人群的工作满意度值大于低参与频率人群;当每次参与时间达到60-90min时满意度水平最高;每次运动达到中等出汗强度时其满意度值最高。

从业人员;体育参与;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其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在组织行为学中一直得到研究的重视。从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发展来看,研究者首先是对工作满意度的结构进行探讨并编制与修订量表,发展到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探索,近些年来由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关于人格因素如何影响工作满意度的研究逐渐增加。尽管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但引入体育参与变量的研究极少。Kim Jee-Youn和Byun Won-Tae(韩国)在其《不同娱乐活动对职业人员工作满意的影响》中引入体育参与变量,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活动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藤原健固(日本)研究显示,体育活动的实施群因劳动产生的疲劳感要低于体育活动的非实施群;对工资收入满足的实施群比非实施群高;对工作单位人际关系的满足实施群也高于非实施群;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

在我国,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从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工作压力等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上,对体育参与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尚未发现。本文根据个人因素决定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沈阳市从业人员的体育参与和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进行调查,考察体育参与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期拓展体育研究领域,提高组织和个人对体育的重视,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在沈阳市范围内取样,以沈阳市在籍、在职人员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了解研究现状,为本研究奠定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的问卷选用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所列的统计学因素、参与体育活动状况因素和选用已有的常用工作满意度量表(JDI)制定而成。本量表一共包含五个分量表,分别代表工作满意度的五个维度,包括:1)工作本身满足;2)升迁满足;3)薪水满足;4)上司督导满足;5)同事满足。本研究中工作满意度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74,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率为94.3%,有效率为89.4%,有效样本总数为843份。

1.2.3数理统计

运用SPSS11.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运用了频数分析描述统计,均值和标准差的比较,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从业人员基本状况统计与分析

2.1.1人口统计学因素调查

从表1所显示的数据来看,从业人员较突出的特征是,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大部分处于已婚状态、且工龄较短的青壮年阶段。此特征也充分显示了,引导这一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因为青壮年阶段的从业人员具有年龄优势,事业处于鼎盛时期,是家庭的支柱,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他们的健康状况势必影响我国劳动力主体的健康状况。但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和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使从业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受到威胁,亚健康状态正充斥着整个从业人员群体。所以大力倡导从业人员参与体育运动,增强机体能力,改善健康状况,不仅是体育工作者也是全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表1 人口统计学因素分布表

2.1.2从业人员体育参与现状调查

表2 体育参与情况调查结果表

统计结果显示(表2),体育参与群体的人数是562人,是非参与群体的2倍。从业人员体育参与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2001)。影响此结果的因素可能有: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从业人员的体育消费能力随之增加。第二,辽宁是体育大省,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同时,群众体育和社区体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政府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城市到农村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从业人员必然受其影响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第三,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各种传播媒体对体育的宣传都极大的促进了从业人员的体育参与热情。第四,从业人员的年轻化,高学历化,促进了体育的生活化和社会化,体育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从参与形式来看,个人锻炼仍是体育人群的主要参与形式,业余、自愿、分散的活动形式仍是参与者的首选,这有利于实现因人制宜的健身锻炼效果。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和与家人一起锻炼的百分比也较高,在体育活动中增强了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获得愉悦的心情体验。单位组织的体育锻炼也是参与形式之一,在一些经济效益好的、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中,会购置一些体育健身器材和组织一些体育活动,使自己的员工在体育运动中增强交流与合作,以增加企业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选择参加体育辅导站和俱乐部形式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较少,可见组织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健身娱乐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2.2从业人员的体育参与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2.2.1参与群体和非参与群体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分析

本研究对体育参与群体和非参与群体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平均值和标准差的比较,并作了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体育参与群体的工作满意度平均值高于非参与群体,在五个测量维度上也显示出这一特征,并经方差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这说明,在从业人员群体中,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体对其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非参与群体。另根据本研究对体育参与群体的定义可以推断出,无论是经常性体育参与群体还是偶尔性体育参与群体,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均高于非参与群体。

表3 体育参与群体与非参与群体工作满意度方差分析表

2.2.2体育参与程度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参与程度(参与频率、参与时间、参与强度)和工作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不同参与程度下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特征。

表4 参与程度与工作满意度相关分析表

**P<0.01,*P<0.05,N=562

如表4所示,参与频率、参与时间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而参与强度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不显著(P>0.05)。可以认为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参与的频率越高,工作满意越高;参与时间越长,工作满意度也越高;但参与强度与工作满意度无相关关系。

图1中的横坐标对应的是体育参与频率、参与时间、参与强度变化的5个不同等级,如图1所示,随着参与频率的增加工作满意度增加,当达到“3次以上/周”最高等级时工作满意度值最高,经方差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参与时间的变化工作满意度也出现不同的变化,当参与时间为“60-90min”时满意度值最高,此后又随着参与时间的增加满意度降低,经方差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满意度值也随之增加,到“中等出汗”水平时满意度达到最高值,而后又降低,但经方差检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根据运动健身理论,体育参与者要想达到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应该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由于在中等强度运动时,肌肉的能量是通过有氧代谢(利用吸入的氧气燃烧体内脂肪和葡萄糖)的途径获得的,人在有氧运动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健身效果。但对心理健康来说,锻炼者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得到改善,似乎与最大吸氧量的提高与否无关,体育锻炼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锻炼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能有效地改善心理状态。而工作满意是对工作的一种情感反应和情绪状态。因此可以认为,参与强度在影响健身效果的同时并未对心理状态产生相应的影响。但对参与强度与工作满意度内在关系的解释,还需要后续的研究和探索。

图1 体育参与程度与工作满意度关系

现有的研究认为,工作性质、上级主管、收入、工作条件等对工作满意度只有很小的影响,工作中的情绪与工作满意度高度相关,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对总体的工作满意度有很强的预示性,积极情绪的员工满意度高,消极情绪的员工满意度低。Judge(2001)研究也发现,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个体会对其工作产生更为积极的评价,并会影响对其工作态度的实际知觉,也就是说,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个体,不仅会因为他们感到愉快而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度,而且还因为他们易于知觉工作中的积极因素而产生较高的满意度。而体育运动正是解决工作中不良情绪、提升自我概念的最经济、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在体育运动中骨骼肌和内脏的反馈信息通过影响体内激素和植物神经系统而达到对情绪的积极调节,也可以看作是由于身体运动产生的良性应激而对运动后状态焦虑下降的诱导。也有人将这一现象解释为运动给消极情绪造成时间中断。其中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加速血液流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益;抑郁病人的去甲肾上腺素较低,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去甲肾上腺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发展人的控制感,对改善抑郁有益;身体形象的改善也有益于降低抑郁。在一项近30年来关于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研究中发现:(1)一次性运动和长期的体育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和状态焦虑;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各种应激症状;体育锻炼对所有年龄的不同性别的个体都有情绪效益。但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会与抑郁降低的程度有关。(2)与放松训练和其它娱乐活动相比,体育锻炼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郁。

从业人员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不但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发展身体素质,还能够调整由于饮食和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习惯所造成的亚健康状态,进而改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工作中拥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从业人员中体育参与群体的工作满意度高于非参与群体,在工作本身满足、升迁满足、薪水满足、上司满足和同事满足上参与群体的满意度均高于非参与群体。

2)体育参与程度不同,工作满意度也不同。体育参与频率和参与时间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高参与频率人群的工作满意度值大于低参与频率人群;当每次参与时间达到60-90min时满意度水平最高;每次运动达到中等出汗强度时其满意度值最高。

3.2建议

1)不同的组织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可提供的资源,加强体育这一组织文化的建设。积极引导组织成员养成更为科学的生活习惯,调动其参加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在组织内营造更为浓厚的健身文化氛围,提高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要针对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宜自己的参与频率、参与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体育运动,来改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状况,及时调节情绪状态。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获得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

3)社会和各种传媒需更加关注从业人员的健康问题,要摒弃“无病即健康”的旧观念,积极宣传新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并引导这一人群参与体育活动。

4)由于研究经费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在样本选取上职业涵盖较少,仅对于沈阳市从业人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引进相关中间变量,进行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体育参与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1] 郑杭生,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学研,等.我国各职业人群体育活动方式的现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3,(1):87-90.

[3] 张义浩,等.海岛地区不同职业人群心理心态特征调查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3):62-67.

[4] 李秋洪.职业满意度与职业期望—广西城镇居民职业心理的演变与群体比较[J].学术论坛,2002,(4):105-111.

[5] 李若建.当代中国职业流动研究[J].学术论坛,1995,(3):18-23.

[6]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ParticipationinPhysicalActivitiesandJobSatisfactionofStaffinCity

Liang Yunqiu

(P.E.and Science college of Shen 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34,Liaoning,China)

This reseach is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ies of the professional people in Shenyang and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own jobs,which makes a star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investigates,counts and analyzes the studying objects.The author makes the studying objects on the citizens in Shenyang who work in the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in Shenyang,and obtains first-hand materials by the means of random sample. Resea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people wh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ies is much higher to that of people who don’t,the degree of professional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ies is different,so is the satisfaction.Meanwhile,participation frequency is obviously connected with job satisfaction.The satisfaction with jobs of the people who take more particip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eople who take less.When participation time is between 60 and 90 minutes every time,participators get the highest satisfaction.Medium-sweating intensity,he or she will also get the highest satisfaction.

professional staff;physical activities;job satisfaction

2007-03-18

梁蕴秋(1976-),女,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群体满意度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