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城乡学生健康素质的比较研究

2007-11-08 10:45陆孝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2期
关键词:城镇显著性素质

陆孝光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系,辽宁 铁岭 112001)

高职高专城乡学生健康素质的比较研究

陆孝光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系,辽宁 铁岭 11200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研究比较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高专城乡生源学生各项健康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校城镇生源学生健康素质总体好于乡村生源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给出培养策略。

高职高专;城乡学生;健康素质;差异性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健康是人类的第一主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健康的身体是他们健康为国家工作50年的保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健康素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通过城乡学生健康素质的差异性研究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学生自身的健康保护提供帮助。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5级高职学生397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99人,女生198人。涉及10个高职专业。随机发放问卷405份,收回有效问卷397份,有效率98%。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运用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研究对象的健康素质现状进行调查。2005年12月由施测教师按要求发放问卷,被测学生在指导语指导下独立填写,限时40min,要求认真完成。一周后对有效问卷者的5%再次测试,重测信度为95%,有较高的一致性。

2.2.2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研究的国内外前沿状况和发展动态,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通过文献综述,掌握前人没有研究过的空间,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

2.2.3逻辑分析法按研究对象构成特征,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研究。

2.2.4比较研究法遵循比较规则,进行比较研究。

2.2.5数理统计法按研究需要,自编统计提纲,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 高职高专城乡学生健康素质对比

“*”代表显著性差异,“**”代表非常显著性差异。

从表中可以看出城镇男生健康素质总分高于乡村男生,没有显著性差异。生理健康城镇男生均低于乡村男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健康城镇男生高于乡村男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健康城镇男生高于乡村男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城镇女生总分高于乡村女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健康城镇女生高于乡村女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健康城镇女生高于乡村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社会健康城镇女生低于乡村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城镇男生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社会支持两项维度分值均低于乡村男生,呈现出非常显著差异P≤0.01。正向情绪、心理负向情绪、两项维度均高于乡村男生,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认知功能高于乡村男生,呈现出非常显著差异P≤0.01。其余没有显著性差异。

城镇女生在认知功能高于乡村女生,呈现出非常显著差异P≤0.01。身体活动功能高于乡村女生,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余没有显著性差异。

4 结论与培养策略

4.1结论

4.1.1高职高专城乡学生健康素质比较结果

1)城镇男生健康素质总体均值分338.99分高于乡村男生健康素质总体均值分333.39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城镇女生健康素质总体均值分357.8分高于乡村女生健康素质总体均值分338.16分。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2)城镇男生正向情绪40.3分、心理负向情绪47.5分两项维度均高于乡村男生38.48分、44.58分,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认知功能23.1分高于乡村男生21.2分,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44.68分、社会支持16.88分两项维度分值均低于乡村男生48.4分、20.04分呈现出非常显著差异P≤0.01。

城镇女生认知功能24分高于乡村女生22分呈现出非常显著差异P≤0.01。身体活动功能47.36分高于乡村女生44.4分,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

4.1.2比较结果分析

从总体看城镇学生健康素质好于乡村学生,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主要来源于辽北地区。辽北地区的农村经济还欠发达,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较差,贫困学生相对较多。在城市身体锻炼条件要比乡村好。

城镇男生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远远低于乡村男生,这说明城镇的男生生活习惯不好,因为他们经济条件相对比乡村好。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娇惯使之养成偏食、吃零食、暴饮暴食等习惯。

城镇男生社会支持远远低于乡村男生;城镇女生社会支持也低于乡村女生。这可能和城镇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关。城镇居住条件改善,随之而来的是邻居互不来往,单位同事由于竞争激烈也很少来往,这种人际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这说明城镇学生在强大的外表下内心还是比较孤独的。

4.2培养策略

1)改变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适应能力

体育教材内容多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项目。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明显,因此我们把发展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带进体育课堂。通过心理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健康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2)加强学校体育管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社会角色的学习能力。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角色。如: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规则。学生可以体会不同角色带来的快乐及烦恼。通过体育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等良好的品质。

3)开办心理专题讲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期间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是非常必要的,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也是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中指出:“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

4)加强医务监督,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同时,要加强医务监督。锻炼只能增强学生的抗病和防病的能力,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并不能治病。加强医务监督是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如果有病可以及时得到医治,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健身方案,不适合锻炼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良好的休息。

5)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

参加身体锻炼氛围很重要,如果学校有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学生会积极进行锻炼的。可以在理论教学中多向学生进行锻炼基础知识及健康基础知识的教育。包括开展专题讲座、开展各种比赛活动、体育节、体育文化长廊、创造良好的健身场地器材等。这一切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健身兴趣,使健身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6)党和政府行为的培养策略

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还要增加社会体育的投入,营造更加积极的社会氛围。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要特别重视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给他们以特别的关心和扶持。对农村及落后地区要加强体育教师和主管领导的培训工作,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健康素质对人的重要性和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1] 张元厚,等.东北三省城乡大学生健康素质与促进研究.辽宁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论文集,231-234.

[2]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

[3] 龚群,等.湖北省城乡大学生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科技创业》[J].2006,(11):181-182.

[4] 李伟,等.我国大学生体质现状与现代生活方式关系分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6,24(5):134-136.

TheComparativeStudiesonHealthQualitiesoftheStudentsinCollegeWhoAreFromCityortheCountry

Lu Xiaoguang

(Tieling Teacher's College,Tieling,112001,Liaoning,China)

Here we use the questionairs,documents,comparative methods,logic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 methods.Giv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tudents' health qualities by studying the data,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udents from city are healthier than the students from the country.So we get the developing tactics.

college;students from city or the country;health qualities;difference

2007-02-05

陆孝光(1965-),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和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城镇显著性素质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文化边城镇远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