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关灯什刹海扫街记

2008-11-07 02:59许馨予
自然之友通讯 2008年4期
关键词:什刹海关灯店家

许馨予

“您好,我们是自然之友的志愿者,6月21号夏至关灯祈福活动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6月11日晚,北京什刹海酒吧街的各店家几乎都收到了参与夏至关灯活动的邀请。这份“邀请”是通过十余人的志愿者队伍挨家挨户传达的,形象的说法就是“扫街”。

当晚志愿者的身份标志是胸前那一枚夜光“夏至关灯”徽章,精致小巧。我们这一组有四个人,清一色的娘子军,具体分工是一人介绍,一人记录,一人派送海报和纪念品,一人照相,岗位固定,人员流动。

我们“扫荡”区域内的第一个目标户是一家淡淡民族风的服装店,店门不大,周围挂着灯箱和彩灯,我们的目标就是说服他们夏至日晚上将店门口的灯箱和彩灯关闭一小时。由于是第一家,没什么经验,只好摸索着来了。顾店的是一位老太太,有两三个店员,我们一下子进来四个人,小小的店面顿时热闹起来。苹果自告奋勇打头阵,她本来说话就比较有亲和力,三两句就和老太太拉近了距离。老太太的第一个问题是问我们从哪来的,我们回答“自然之友”,并解释说是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可是老人家似乎对“民间组织”没什么概念,索性单刀直入地问需要怎么配合,当听说只需要关灯一小时,她很爽快地点了头。事情进行如此顺利让我们一时有些错愕,是不是我们没把活动介绍清楚,或者意义和宗旨可以说得更明白一些?于是组长吴悦亲自出马,再次详细说明夏至关灯活动的宗旨和影响。没想到老太太反而犹豫起来,她似乎并没想到自己小小的一个行为背后还有这么大的意义。接着她告诉我们,这样的活动,只要“上面”一个命令,他们立即照办,并不需要我们花费那么大力气来解释和游说,我们如此“兴师动众”反而给了他们压力,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行为会不会招来什么麻烦,所以需要时间考虑。原来是这样!我们四个面面相觑,只好按照原计划先留下活动介绍走了出来。虽然有些失望甚至有点冤枉,但这毕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对于许多店家来说,也许他们并不在意活动背后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只关心参与是否简单易行,是否会影响经营。

这点发现让我既兴奋又疑惑。兴奋的是也许我们接下来的扫街会进行得非常顺利,因为店家参与这个活动并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同时我有些疑惑,向店家传递节能环保的理念本身也是这个活动的宗旨之一,如果是活动的简单易行而不是节能环保的理念吸引店家参与,那么夏至关灯会不会就真的成为一种形式而失去内涵?我看看我的同伴,她们的疑惑似乎比我更甚。目光的交流让我们得出了共识:边走边看吧!

这是一家名叫“滴水藏海”的酒吧,晚上六七点左右,酒吧人还不多,老板看起来不到三十岁,戴着眼镜,很有书生气,难怪可以起出如此有禅意的名字。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坐在外面沙发上和店员聊天。这次我们汲取经验,没有事先阐述一大段活动目的,而是开门见山提出活动要求。与老太太反应不同,他感兴趣的是我们的组织,于是我们拿出准备好的宣传册、便签本、通讯等向他介绍自然之友及近期活动。店员也都被吸引凑了过来。这一次我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组织是靠山”。年轻老板看了自然之友的介绍便欣然同意参与夏至关灯。在他看来,这样的组织倡议的活动必定是公益的,他的信任给我们注入了动力。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在从事保护流浪动物的工作,也是一位有爱心的公益人士。临走之时,我们代表自然之友也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可以积极参与自然之友的活动,为世界更美好尽一份心力。

“滴水藏海”的经历给了我们非常积极的反馈,也许我们并不用拘泥于活动的形式还是内涵更具有吸引力,毕竟酒吧街的店主们环保理念是参差不齐的:对于某些本身具有环保或公益意识的人,他们一看活动介绍就能体会到其中真意,在活动中也能更积极地向顾客传递节能环保的理念;对于目前对节能理念比较陌生的人,也许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并不能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更有效的方法是说服他们参与这次活动,从中感受节能、感受环保、感受公益,以行动带动观念的转变。

之后与各酒吧、商店、餐厅的沟通过程证实了我们的想法,绝大部分的商户一开始在意的是参与活动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只要简单易行且对生意影响不大,他们几乎都会爽快答应,我们当晚的扫街行动收获颇丰。然而也有例外的,这些店家关注的不仅仅是活动的成本,对活动效果和影响力也非常在意。当晚我走访的最后一家就是典型。

我去的时候老板在小隔间‘休息,周围非常安静,我终于可以不用扯着嗓子说话了。他看起来三十多岁,气质儒雅,看见我进来,很绅士地示意我坐下。刚坐定,我就开始熟诵准备好的台词。他很耐心地听完,然后枕着手略微思索了一下,说:“我大致明白了你的意思,我们要做的的确很简单,可是我们做了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呢?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这是我关心的。”他进一步解释说,他觉得短短的一个小时似乎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用他的话说就是“省不了多少电”,他并不是不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但不希望只是形式上参与而没有多少实际的价值。说实话,到他们家时我已经精疲力竭了,原以为只需要流水性地把活动介绍一遍就可以。但那一刻听他这么说我反而来了精神,之前的那些店主们,大多是从众而为,既然别家都答应了自己没有理由不答应,而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这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但我面前的这位先生注意到了,他是在很认真地听我讲话,思考活动的价值,这让我很感动。我振作精神,耐心地帮他分析关灯一小时背后的意义,这次活动可能涉及的受众,以及我们在媒体宣传方面所作的准备。在长达二十分钟的交流之后,他终于应允参加这次活动。

两个多小时下来,我们成功地扫荡了什刹海酒吧一条街,所到之处几乎无一拒绝。想象着21号晚上百灯齐灭的盛况,所有的疲乏和困顿都一扫而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传播节能环保理念的使者,内心不断涌起自豪感和成就感。

21号那天我没有在北京,没有机会到什刹海亲眼看那月光代替灯光的温馨画面。后来看了搜狐和自然之友的专题报道,我就知道,节能理念已经播种到什刹海,播种到每个参与关灯祈福的人心中,明年此时,让我们再以这一特殊的仪式拥抱夏至。

猜你喜欢
什刹海关灯店家
这样耿直的店家,请给我来一打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我们得为属地留下些什么
最美什刹海
睡觉时要开灯,这是一种病
秀才写招牌
梦里不关灯
床摆放在关灯之后
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