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段位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09-03-11 01:38倪高武
关键词:成效模式问题

倪高武

摘 要:开展写字评价体系研究,是完善新课程写字评价策略的需要。校本写字“段位评价”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验,立足学生整体发展,打造了墨香校园,提高了学生写字积极性,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及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综合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写字评价;问题;模式;成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21-02

“十五”期间,我校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写字)教育专业委员会确定为“全国中小学书法(写字)等级考评”课题实验学校。我校围绕等级考评课题开展了相关原则、途径、模式、措施等系列的校本研究。其中,写字考评模式的构建则是研究探索的重点。

一、问题提出

对学生写字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练字积极性调动,关系到学生个性及终生的发展。过去,我校在学生写字教育评价方面,总体思路是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和功利价值——只需要学生在比赛中获奖便万事大吉的传统观念,现在则是将目光置于学生写字和各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随着实践的认识提高,评价环节在不断完善。初始,我校借鉴新课程的评价策略,构建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还在每个年级建立了“写字成长卡”。可是,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评价阶段性太强,不利学生综合性发展。因此,探索写字教学新途径,构建适应学生综合性发展的写字评价新模式便成为我校校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模式构建

近五年来,我校大胆改革与创新,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等级考评体系,即“段位(级位)式”评价模式。

1.评价特点。

不仅评价笔画的运笔方法、字形结构、行款格式等可视、可比性较强的写字基本功,而且引进学习习惯(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等项)、学习态度等进行写字综合性评价;不仅单是着眼于写字教学,还与语文教学、与平时各科作业书写评定相结合。

学生的写字成绩坚持平时考查与段位(级位)考测相结合,采取期末集中评价和平时分散评价相结合,任课教师评价和写字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家长评价相结合。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要求“人人达标”,努力培养“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和“写字须认真,动笔必规范”的良好学习态度。

写字成绩的评定由级入段逐级而上,采用统一标准,打破年级界限,低年级可以评高段,高年级可能评初级和中段。段位评价共分九段,每一段都规定了考试的时间、用纸、用笔及内容,每一段都设定了考核标准。这种评价模式,加强了横向比较,引进了“发展趋势”的增值功能与导向功能,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形成“今天要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我会做得更好”的发展意向,激发了学生写字兴趣和竞争欲望。

2.理论依据。

坚持以现代教学论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注重学生知识、技能、道德、人格、审美素质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对评价对象作出全面而辩证的评价;以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把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目的;遵循对立统一原则,通过评价手段引起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而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

3.评价操作。

写字习惯、态度、积极性重在平时的考察、了解,力求小型、分散和随堂。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力求“人人达标”,强化了写字教学这个系统工程。对学生的每次书写作业,都采用“写字星级制”对书写进行单独评价。书写评价又注重相对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写字态度——是否发挥了本人的最好的书写水平,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写字星级制”分三个层次,七个等级,即:第一层为初级,作为写字入门的预备阶段,目的使人人参与;第二层次为银星级,分1~5星级,是2~5年级学生经过努力多数能达到的;第三层为金星级,是少数特长生希望达到的。低段考评铅笔字,中高段考评圆珠笔和钢笔字。各段考评均制定了详细的考评标准。

考评的流程,分为“训练——初评——终评——反馈——奖励”五个环节进行。学校开设写字课,且在语文课中有适量的时间用于写字训练。训练态度、训练习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语文教师评、写字教师评相结合方式,一月一次向学生及家长反馈。期末根据月评情况,综合评定等级,与作品段位(级位)评定成绩结合,评出学期写字成绩。作品段位(级位)在每学期期末进行:1~5年级考核硬笔字,3~5年级考核毛笔字。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书写规定的写字作品,教师轮流监考,由专任教师和书法(写字)特长教师组成的评委会评定成绩。具体评价程序,学生先提出申请,班级初评后,符合条件的学生再报学校写字评委会终评。然后,学校评委会将终评结果公布,将情况反馈到各班,分析成绩与不足,提出意见。各班组织讲评、总评、布置任务与要求。考评活动结束,学校召开颁奖大会,宣布与表扬晋级学生和习字积极的班级与个人。

对考核评定的写字后进生,采取强有力的转化措施,比如:采取分层教育,在写字课上多予其一些参与、表扬与鼓励的机会;采取差异评价,强化个人纵向发展评价,多给其一份成功的体验,评出“进步奖”等等。

此外,我校还设制了与“段位”评价模式相配套的《写字评价手册》(成长记录袋),主要记录学生写字段位(级位)评价成绩、装入优秀作品等,定期向家长反馈,加强纵向比较。同时,在《成长的足迹》(素质教育手册)上我们还开辟了写字栏目,如“我的写字达级”,用“等级制”记录写字练习的情况。

三、实验效果

1.夯实了学生写字技能基础,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在写字评价的研究与实验中感到: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学生不断获得了基本的写字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写字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让学生形成了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优良品质。

2.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整体水平。

全校97.5%的学生掌握了写字“两姿”的要领;95%以上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写字态度,作业书写能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86%的班级出现了“写字无差生”。同时,据问卷调查,全校99.3%的学生表示喜欢习字,32.5%的学生拟向书法艺术方面发展。

3.优化了写字教学过程。

我校立足科研,探索出的“写字段位(级位)评价”考评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互学互进,大面积提高写字水平和整体素养,具有科学、便捷而高效的激励机制。

4.写字教育成果累累。

自“段位(级位)评价”模式在我校推广运用与实验以来,学校一大批学生脱颖而出。涌现出了不少的书法(写字)新秀。学生先后在全国“双龙杯”、“世纪杯”、“曙光杯”、“世纪之星”等写字(书法)大赛中获奖共1200多人次,有7名学生曾于荆州、北京等地参加现场书法表演与大赛;于《中国艺术报》、《中国校园书画报》、《中国钢笔书法》等报刊发表作品与临池体会216件(篇)次;有83名学生被全国性书法(写字)学术团体吸收为会员或聘为小记者;有9名学生作品获得国际大赛奖后于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展出,并分别被国际友人和陈列馆(室)所收藏;有两名学生应邀于北京参加全国“小书法家”联谊会,并作了习书的体会交流;学生作品、个人传略等入编全国大型《辞典》、《作品集》等;有39名学生被授予“小书法家”、“世纪书法新秀”等称号。除此,在2004年至2008年学校举行的写字等级考评中,学生参加率为100%,有60%以上的学生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全校还有20.7%学生参加了区级以上组织的写字考级活动,获得5级以上《等级证书》的占92.5%。

四、回顾展望

随着写字段位(级位)模式评价的不断深入推广与实验,我校日渐感到了师生通力合作、进取向上的拼搏与探索精神,让学校写字教育不断创造辉煌,打造了墨香校园。同时,放眼于写字评价体系深入研究的窗口,我们看到了学校以改革写字评价为突破口的“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发展立校”的璀璨明天!

【责任编辑 王开贵】

猜你喜欢
成效模式问题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