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小学生口语交际渠道一得

2009-03-11 01:38
关键词:拓展口语交际渠道

李 霞

摘 要:小学生口语训练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拓宽口语交际渠道,创设活动载体,加大学生间、亲情之间的交际,人与大自然的交流,达到增加口语训练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渠道;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28-01

新课程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述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小学来说,语文学科承担着小学生口语训练的重要任务,课堂应是口语训练的主战场,而一堂课仅为40分钟,有那么多教学环节,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口语表达得到充分展示。因此,口语训练应结合日常生活创设具有趣味性、活动性的载体,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亲情之间的交际,人与大自然交流,达到拓宽训练面,增加训练量的目的。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可根据儿童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小主持人活动。这里的小主持人是广义的,包括:主持班上早间说话课,小组合作学习主持人,一项临时活动召集人,院落、社区活动组织者等,作为主持人活动前应有所准备,语言要有条理、准确。

小记者采访活动。采访对象可以是同学、朋友、老师和家人。要和被采访者沟通,说些什么话,提些什么问题。特别是在采访中,还具有应变的语言能力,让被采访者说心里话,形成良性互动。

演课本剧。现在学生参与课本剧机会增多,这为学生提供了口语表达的机会。在《想养只小动物》的课本剧中,同学可分别演方方、母亲、父亲和同学,由于角色不同,语言尽量体现身份。结合课文,把课文片断、童话故事、生活典型的事都可试演,逐步提高。

充分利用节日,如庆祝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时,学生可参与演讲比赛,小组讲,全班讲,全校讲,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特别让平时不爱说话、不善于口语交际的同学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学生爱听相声,可选一些绕口令让学生课余时间去习练。

二、抓住生活中提供的机会,让口语训练伴随学生成长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机会,作为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他们的认知能力去表达心声。

记住父母等长辈的生日,在生日宴上说些什么。同时要求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长辈所说的话应不一样,要与时俱进,有情感,有文采。

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回来后可在班上或利用课余时间跟同学谈谈自己的见闻。这里强调主次、层次,并将课文和阅读中所学到的形容词、成语适当融入,这样就提高了见闻口语表达的层次性。

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购买一件新电器,买了一本新书,如何向知心朋友作介绍;在庆祝教师节座谈会上,如何向班主任、任课老师祝贺,要有个性语言,说得动人,让老师欣喜、高兴;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欢迎辞怎么说;班上同学为一件小事发生争执,如何去劝说和解。亲情无代沟,师生有话好说,这有利于口语交际的氛围。

三、体察大自然,有感而发,有话多说

小学生和成人一样,年年要经历一年四个季节,学生感触不一样,可以提示:说说春光融融,万物复苏;夏日炎炎,酷热难当;秋日天高气爽,果硕年丰;冬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拟物似人,看到小草、大树、山川、河流、庄稼、田野、公园、盛景、环保、交通等,都可以借题发挥,自言自语,也可放声“高歌”,做一个浪漫的小诗人,随时随地与万物交流对话,这样便形成时时处处是一个口语表达的场所。这样口头作文在先,也为作文打下了腹稿,何乐而不为。

总之,创设口语交际的载体,使口语训练成为学生经常乐于参与的活动,适时汇报展示,好中评优,让他们体会成功的愉悦。这些活动过程的意义远远大于活动的结果,在提高学生语言丰富性和情感性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生活化和个性化。

【责任编辑 王开贵】

猜你喜欢
拓展口语交际渠道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我也来做中考题
沟通渠道等
渠道转换中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