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追问”

2009-03-11 01:38赵文超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赵文超

摘 要:现代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课堂,也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的数学问题,可以促进教学预设的顺利完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思维活动的直接指向问题解决,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41-03

在参加的多次听课研讨活动中,我发现教师对于提问中所提问题设计颇为关注,特别是师生对话中的开始,预设的非常精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开展,预设外的互动中追问内容就显得单薄,觉得很有研究价值,这里谈点认识。

一、思维困惑,要问出症结

一位教师教学400×2乘得的结果是多少?

生1:2个400相加得800。

生2: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

生3:4×2=8,400×2=800。

可以看出第三种算法是学生基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由表内乘法类推而来的。这种迁移的思想方法学生并不陌生,早在整十、整百数加减口算时,学生就已经使用了。当学生说出4×2=8→400×2=800,4的后面添了两个“0”,所以,也在8的后面添两个“0”这个知识点。

师(追问):为什么8的后面也要添两个0?

生:因为我把400看作4个百,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

到这里该生的思路正好符合第二种算法,这样的启发追问,问出了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使这一症结得以解决,正是这一条思维的纽带,沟通了算法之间的联系。如果仅仅由4×2=8类推出400×2=800,交流就戛然而止的话,下次遇到400×5时,学生难免以为得数为200,究其原因,恰恰是学生对第三种算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案例中教师在追问时,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在学生思维的“困惑”与“焦虑”时巧妙追问。

二、归纳知识,要问出结论

在学习一节数学知识后,对知识点教师要利用习题资源,让学生能通过练习,总结出结论。如学习《正反比例》一节:

师:根据a×b=c,你能说出哪几个比例关系?

生1:c一定,a、b成反比例。

生2:a一定,b、c成正比例。

生3:b一定,a、c成正比例。

师(追问):在一个乘法关系式里,什么情况下某两个数成反正例,什么情况下,某两个数成正比例。

让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在乘法关系里,积一定,两个因数成反比例,一个因数一定,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教师的追问及时深化了正反比例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理解意义,要问出本质

知识的理解是运用的前提,数学中很多意义需要学生多读,多分辨,在具体的习题中理解它的本质。

一位教师执教《百分数的认识》时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件:[题目]电视机厂去年产量比前年产量增长15%,成本降价8%。

师:这句话前后有两个百分数,这种句式在学习分数乘除法时见过,比较时出现了哪两个数?

生:去年和前年两个数。

师(追问):谁和前年比?是去年吗?

生:是去年比前年多的数和前年比。

师:数学语言较精炼、浓缩,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展开,谁来说说。

生:去年比前年多的产量是前年的15%。

师:很好,请同学们再这样说一说。这样说虽然复杂,但好理解。第二句话,怎样展开?

生:去年比前年降低的成本是前年成本的8%。

百分数教学中这是一个知识的难点内容,学生对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意义,揭示本质。

四、探究过程,要问出规律

如一位教师执教《找规律》的教学片段:1~10自然数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在学生每次框出2个数操作后,教师指名演示框的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他是怎样框数的?

生1:是依次从左往右框的,做到了有序。

生2:是依次向右平移的,一共平移了8次。

师:(指屏幕上的数表)想一想,为什么只向右平移8次?

生1:因为开始框住了2个数,后面还有8个数,每次向右平移1格,所以只平移8次。

教师通过演示方框向右平移的过程。

师(追问):为什么得到的是9个不同的和?

生:因为没平移之前就框住了2个数,得到一个和。后来红框每向右平移一格就又得到一个不同的和,所以一共得到9个不同的和。

师: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红框要平移几次,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在操作之前,你能猜想一下吗?

生2:我猜想能得到8个不同的和。

师:你发现每次框3个数与框2个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生:平移的次数少了1,得到和的个数也少了1.

师:为什么?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要平移几次?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生:平移6次,一共7个不同的和。

师(追问):刚才我们每次框的个数不同,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有。平移的次数就等于框出几个数后右边剩下数的个数。

生2:得到不同和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都是多1.

师: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认为一行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数表中,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什么有关?

生1:与每次框的个数有关。

生2:还与平移的次数有关。

师:如果我想得到更多不同的和呢?

生:继续在右边添上不同的数。比如,添一格,写上11,就能得到8个不同的和;再添一格,写上12,就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

师:这样看来,得到不同的个数还与什么有关?

生:数的总个数有关。

师:比较一下前四次的研究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的总个数不变,随着每次框的个数的增加,红框平移的次数却在减少。

师:(追问)这是为什么呢?

生1:框出的个数越多,右边剩下的格数越少,平移的次数也就越少。

生2:得到不同和的个数总是比平移的次数多1.

师:这又是为什么?

生:因为平移之前框出的几个数有一个和,后来每平移一次就会出现一个不同的和,所以不同和的个数总是比平移次数多1.

师:再观察后三次的研究结果,你还发现什么?

生:虽然每次框的个数不变,但总个数增加了,平移的次数也在增加,不同和的个数也增加了。

上述课堂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学生操作之后,都及时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对操作的过程进行再思考;在初步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又注意引导其猜测、验证,进而从实际操作过渡到表象操作,逐步加深对规律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规律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感受到规律的内在美。

五、加深思考,要问出深度

一位青年教师执教《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在一个情境中,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展开如下教学活动。

师:(拿出一个盒子)老师在这个盒子里装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及其他平面图形,你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形吗?

学生跃跃欲试,并有几个学生上来试着摸长方形,且都准确地摸了出来。

师:(出示三角形)你们为什么不摸这个图形?

生:因为长方形有四条边,但摸的时候,我感觉它只有三条边,所以我没摸。

师:(出示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四条边,你们为什么不摸。

生:可它的角不是直角呀,长方形的角是直角。

师:(出示直角梯形)这个图形不也是四条边,并且有直角吗?

生:(激动地)不对,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但它只有两个直角。

师:这个图形四条边,四个角也都是直角,你们又为什么不摸呢?

生:这不是长方形,这是正方形。

生: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但长方形的这个两条边都不等(手指相邻两条边)。

师:当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很特殊,以后我们还将继续学习。

师(追问):通过学习,你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点呢?

生:我觉得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觉得长方形对面的两条边长度一样。

生:我觉得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正方形特征后,为了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位教师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交流,适时、适当地点拨,追问,为实现师生和谐对话创设情境,使得师生和谐对活向纵深发展。教师在课中的设疑恰当、点拨灵活、追问及时,促进学生解疑答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师生互动达到有扩展,有深化,有融会和贯通,师生对话交流非常融洽,课堂氛围显得自然、流畅、和谐,着实建构了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

六、追问后应合理等待

课堂教学中要让教师追问得有效有价值,教师在追问时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美国心理学家罗伊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一般教师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断进行应付。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1)学生的回答变长;(2)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3)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4)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5)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

那么如何从有限的时间上合理安排“等待时间”呢?我的体会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追问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花更多的时间精心设计问题: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情况,设计难易适度、有层次、针对性强、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的精当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第二要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师常会指定学生发问,或“开火车”等形式发问。这样做虽然省时,弊端是部分学生不去注意思考教师的问题。所以教师在确定答问对象时应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带着问题去思考,等学生思考之后再指名回答。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小组讨论交流时间要充分,不能流于形式:既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过于仓促。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去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一些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应适时点拨,以免浪费时间。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与同学们一起探究、讨论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模型。另外确定答问对象还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促使他们通过回答问题产生成功的快感,激发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责任编辑 高洁】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