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在生活中找到原型

2009-03-11 01:38
关键词:小学数学

林 华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使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在教学“活”起来的同时,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为知识的建构者,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原型;主动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45-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这个课程目标,应使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在教学“活”起来的同时,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为知识的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我根据《整数加减的简便算法》的教学片断来反思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课程目标。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加法的简便算法,现在转入学减法的简便运算,请看例3:165-97,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题目,然后试做。(生独立试做。)

生1:165-97=165-65-32=68。

生2:165-97=68。

生3:165-97=100-97+65=68。

生4:165-97=165-100-3=62。

生5:165-97=165-100+3=68。

(参照以上几种做算让学生说说这样做的思路)

师:现在有两种答案谁对谁错?

生:生4的算法是错误的。

师:那下面讨论怎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

(生讨论后交流)

生1:根据加法的简便算法来思考是对的。

生2:错误的地方是又减去了3。

师:为什么在165-100中再减3会发生错误,理由是什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

(生讨论着)

生1:我们讨论后发现,先把165-100,这时多减了3,也就是被减数多减了3,多减掉的必须补上3,还给被减数,这样才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必须把165-100加上3才对。

生2:我还是不能理解以上算法。

生3:老师,我可以通过买东西时,售货员找钱的方法来理解这道简便算法的道理。

师:你是怎样理解的,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3:假设我带165元的钱去买东西,买东西用去97元,我在算钱时给售货员100元,这时我身上的钱是165-100,由于我多给售货员3元,售货员必须找给我3元,因此我们要用165-100+3来计算才是正确的。

生2:他举的例子我也遇到过,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很多,我明白了。

生5:把上面的想法归纳成一句话,也就是在减法简便算法中,把“多减几的数要补上几。”

师:你们刚才辨析为什么165-97=165-100+3的理由讲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再来分析其它的方法好吗?

分析与反思:

简便计算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前进行教学时,我们往往只讲清如何简便,学生进行模仿。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算,方法是什么,没有用一种固定的算法去约定学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交流中理解算法,再从生活实际理解数学问题。这样得到的不仅是做对题,更多的是懂了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

一、既要独立探索,又要合作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单纯传授数学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探究,主动获取的能力。教学中先通过学生试算165-97,让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形成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然后通过与同学合作讨论筛选正确的想法,进行分析思维,辨析错误,寻找原因来明确正确的解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做”数学中掌握知识,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合作意识。

二、联系生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当把生活实践当作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在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交互”中获得直接经验。本片断教学中,学生能将数学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兴趣倍增,易于理解简便的算理,使知识的难度下降,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就达到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链接与交互”。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创设了学生主体参与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在整个交流中很少干涉,让学生试算简便算法,自己说想法,找错误的原因,然后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想法是正确的。这样学生为活动所吸引,主动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真正实现了师生、生生间平等的交流。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只要自己真正努力了,思考了,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

四、注重学生选择的权利

以往的计算教学,学生更多的是模仿解题,注重解题技能、解题技巧的训练,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想象的机会,更没有主动探究创新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教育最重要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是尊重学生,解放学生,还给学生一个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学生的成长需要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我们面对的是能力、经验不尽相同的学生,要求统一,就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而本课改变了以往计算题的呈现形式,内容生活化了,并注意了开放性,即问题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解题的策略也开放,这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才会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发展!

【责任编辑 高洁】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