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维拉送《时代人物》

2009-03-17 09:14
时代人物 2009年2期
关键词:梅尔维拉画作

缪 力

冬日的圣彼得堡迎来了难得的阳光,格外耀眼。虽然是零下20度的气温,但有阳光陪伴,特别是马上要见到俄罗斯著名女画家梅尔尼科娃.维拉.安德烈耶娃,让我们并不感到寒冷。

汽车从莫斯科宾馆驶出,穿过繁华的涅瓦大街,经起义广场上了横跨涅瓦河的冬宫大桥。向西看,是著名的铸工大桥,92年前,那里曾是十月革命发祥地,一声炮响震惊世界的阿芙乐尔巡洋舰就曾停靠在那里;向东看,通往兔子岛彼得保罗要塞的是三位一体大桥,三百年前,彼得大帝就是在这里奠基建起了要塞,并亲自规划,几经扩建,形成了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城市—圣彼得堡。因为是冬季,也是运输的淡季,我们没能欣赏到涅瓦河上跨河大桥开桥的盛大景观,但开阔的涅瓦河与一座座雄伟的桥梁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了涅瓦河,我们便来到了居住在静霭的瓦西里岛上的女画家维拉的家中。推开家门,维拉满脸笑容,身着一件黑色毛衣,下配花色的呢裙,一眼看上去,文雅、端庄而又年轻。她紧紧握住我的手,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虽然是初次见面,却有一见如故的亲切感。环顾维拉的客厅兼工作室,墙上挂满了赏心悦目的画作,画案上、桌子上摆放了不少印制精美的画集,房间里温馨而又充满了艺术气息。置身其中,仿佛是到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术殿堂。

我把刊登着介绍维拉父亲,俄罗斯杰出画家、列宾美院导师安德烈.安德烈维奇.梅尔尼科夫院士艺术成就和作品的《时代人物》杂志递给了维拉。这是《时代人物》2009年的开年首期,开辟了“油画大师”栏目,首篇以“艺术中的永恒”为题向中国读者展示了这位人民艺术家、现实主义学派巨匠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

这位诞生于上个世纪近20年代的伏尔加河岸边的俄罗斯之子,从小喜爱美术,大学毕业于列宁格勒的全俄美术学院(现在的列宾美术学院)。在他27岁时创作的《波罗的海海军的誓言》深刻、生动地表现了时代人物的内心感受,使他一举成名。多彩而又亮丽的《在和平的田野上》真正形成了他的“梅式风格”,也让他收获了首枚斯大林文艺奖章。之后,他为新建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设计的列宁侧像、为地铁站创作的镶嵌壁画《丰收》,以及《觉醒》、《告别》都曾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富于激情的浪漫历史题材的《反法西斯三联画》、《马德里的一场斗牛》、《柯尔多瓦的十字架》及《加西尔洛尔卡之死》是这位大师创作高峰期的画作,这些作品,让他多次荣获前苏维埃国家奖金和勋章,并获得国家艺术最高奖—列宁奖章,被永远地载入了俄罗斯的艺术史册。

难能可贵的是梅尔尼科夫教授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维拉告诉我,父亲如今已近90高龄,心脏有病,呼吸系统也有疾患,医生嘱咐,一定要静养和多呼吸新鲜空气,因此,父亲拒绝了一切社会活动。但即使这样,他仍然没有放下画笔,停止艺术的实践和探索。2008年7月在涅瓦河畔,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集中了大师晚年的精品佳作,成功举办了题为《变体》的画展,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给予这位艺术大家高度的赞誉,人们在这里领略了大师晚年光华灿烂的艺术风采,看到了用生命勇攀艺术高峰的一位伟人的闪光足迹。在交谈中,透过维拉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他对父亲的深爱和敬仰。

维拉翻看着《时代人物》杂志,虽然不通汉字,但是看到了父亲的肖像和他的代表作被印在刊物上,维拉十分高兴。当看到父亲的风景油画满版印制在期刊封底上时,她向我提出了建议:把父亲的作品缩小,横过来排版,可以使画作显得完整而精美。我告诉维拉,当我们把作品满版“出血”设计印刷,有一种视觉冲击力,会让读者更认真地欣赏到画作的细节,更好的领略作者蕴含在其作品中的精神与追求;同时,这也表达了作为编者的我们对大师的无比尊重和敬仰。听了我的解释,维拉点点头,理解了我们的初衷。

接着,我们的话题转到了维拉的创作上,这位画家的女儿显得很谦和。当谈到自己的艺术道路时,维拉对父亲的感激溢于言表。从小生长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父亲的艺术理想和精神,给了她无尽的影响和熏陶。正是在父亲的感染下,她走上了油画创作之路,并义无反顾地成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她送给我一本用俄、英两种文字说明的《维拉.梅尔尼科娃》作品画集。里面介绍了维拉自1975年到2001年期间发生在她身上的艺术事件,展示了她自1981年至这个世纪初的40副精美的画作。维拉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来到父亲主持工作的列宾美院大型绘画工作室学习,从素描到写生;从最初创作儿童画,到描摹父亲的风景,在这里维拉顺利地成长起来。之后出色地完成了俄罗斯莫斯科、新西伯利亚、切巴克萨尔等城市公共设施的巨型壁画。自1974年起她在国内外各类美展中参展,并于1978年以她的创作实力加入了前苏联美术家协会。

从挂在客厅和卧室墙上维拉的画作中,我们看到那鲜亮的装饰性的景物,别开生面的自然风光构图,丰富的主题性绘画,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肖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亲切动人、富于诗意。在构图的处理上色彩从来就带有领先的意义,而用丰富、饱满而又多变的色彩来表现景物、抒发情感正是维拉的创作风格。让我们感动的是维拉的创新品格和探索精神,她意识到,对于一个成熟的画家来说,画作的不可重复性至关重要。由此,她不懈地追索艺术的创新,一步一步超越自我。她的作品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又对现代抽象画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维拉作品的鲜明个性,赢得了俄罗斯人民的喜爱。

我知道梅尔尼科夫教授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这在《时代人物》杂志上曾作了详尽的报道。他曾于1956年、1991年先后来到中国,在武汉、北京和杭州等地讲学、办班、观摩、交流,成为中国人民熟悉和热爱的艺术家。于是我问维拉到过中国没有?维拉一边笑着点头,一边递给我一本中文《美术》画刊,那上面介绍了维拉的艺术成就和作品。因为我在中国文联长期工作,我熟悉那是我们国家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期刊。当我说出了期刊主编王仲的名字时,维拉笑出了声,告诉我王仲是她的中国朋友。接着她的话语,我对她说,我也是你中国的朋友了。她兴奋而又神秘地告诉我,在中国有好几位朋友,但都是男士,我是她第一个中国女朋友。说到这里我们像亲人一样,高兴地拥抱起来,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沉浸在友谊的幸福中。

猜你喜欢
梅尔维拉画作
梅尔:我的追求塑造了梦
梅尔维尔鲸
“熊”视眈眈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梦想是眼睛,第一个攀上珠峰的盲人探险家
母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