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的应用

2009-03-24 04:31肖志容童丽春张海英
医学与护理 2009年2期
关键词:新生儿

肖志容 童丽春 张海英

关键词股静脉;采血;新生儿

静脉采血是护士常见且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而新生儿的血管比较细小,采血的针头又相对比较粗,加上患儿哭吵,不配合,以致造成采血量往往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溶血,容易将血管损伤,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更无法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再加上危重患儿检查项目多、所需采血量多时,为了缩短采血操作时间,减少多次穿刺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科对采血难度大、采血量多的新生儿采用真空采血针穿刺股静脉采血,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为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280例,男167例,女113例,年龄3小时~28天。重度黄疸患儿换血术术前备血32例,巨大儿23例,足月小样儿11例,危重儿178例,其他36例。

2操作过程

2.1物品准备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好试管,写好标识,7号的采血针一个,常规消毒物品。如需采集血培养标本,需未开封的无菌棉签,酒精灯一个。

2.2穿刺部位

股静脉在股三角,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趾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由于新生儿股动脉搏动在体表触摸感不是很明显,我科采用将穿刺侧大腿外展45度,将脐部向腹股沟做一垂直线与腹股沟的交汇点当成穿刺点。

2.3操作方法

操作者由两名护士配合,患儿取仰卧位,用一小浴巾或是别的支撑物垫高穿刺侧臀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污染穿刺点,助手约束好患儿躯干及上肢,固定不穿刺侧的下肢及膝关节,采血者使穿刺侧髋部外展45°并曲膝90°,患儿双下肢基本成“蛙状位”,充分暴露穿刺点,采血者固定好穿刺侧大腿,用络合碘消毒皮肤4~5遍,消毒的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在15cm,右手持穿刺针垂直刺入,将穿刺针的另一头连接试管,然后慢慢上提针,看见血液迅速注入试管时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用棉签按压穿刺点5分钟以免继续出血和引起皮下血肿,不出血后再次用络合碘棉签消毒穿刺点两遍。

3结果

280例中一次穿刺成功且采足所需血量266例,占95%,一次穿刺成功采血量不足8例,占2.9%,其中有6例误入动脉之后采集了血标本,占2.1%。所有病例没有发生活动性出血、局部血肿,也没有发生穿刺点感染。

4护理

由于股静脉穿刺有引起局部血肿、髋关节感染、股动脉痉挛所致之下肢坏死的可能,所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技术,穿刺前充分消毒皮肤,按压至不出血之后还要用络合碘消毒穿刺点。

穿刺者要正确了解股静脉的解剖位置,科学的选择静脉穿刺点,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减少患儿痛苦。助手要固定好患儿的躯干和另一侧下肢,最主要的还有尿布,一定要保证穿刺点不被污染。

如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出血。若穿刺失败,不宜在同侧反复穿刺。如果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入动脉,由于新生儿有些检验项目对动静脉血的要求不是很严,如果误入动脉,可留取部分标本,减少再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拔针后要按压5~10分钟,防止活动性出血。

穿刺之后,要密切观察局部有无活动性出血,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讨论

股静脉穿刺除垂直进针外还可以斜刺,即可在腹股沟下方1~2CM处,以30~40°角刺入,向穿刺点刺去,然后连接真空试管后向后慢慢退针,见回血后即可固定针头取血。进针时,可根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薄来确定进针的深浅度,皮下脂肪少的患儿进针可稍浅,进入针头的1/3或1/2为宜;皮下脂肪丰富者,可进针的2/3或是全部。

一次性真空试管采血标本的使用,使股静脉采血标本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操作时间减少,发生的不良后果也大大减少到几乎为零,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患儿的痛苦,通过对这280例新生儿的采血体会,体会到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尤其对重症患儿和长期输液后静脉穿刺困难者,更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95.

[2] 周晓艳、文安笑、周云辉.一次性真空采血在婴幼儿外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08,6.75~76.

猜你喜欢
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意义
这几招教你有效预防新生儿吐奶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新生儿早期保健
新生儿窒息分为哪几种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