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误诊输尿管结石1例

2009-03-24 04:31石尖兵
医学与护理 2009年2期
关键词:鳞状声像粘膜

潘 登 石尖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4岁,有肾结石病史,因突发右侧腰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两天来我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平软,右侧腰部叩击痛。入院后超声检查示:右肾可见散在强光斑,后方伴慧星尾征,其一大小为0.2 cm×0.2 cm,右肾集合系统可见前后径为2.4 cm的分离暗带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内径为0.9 cm,中段过髂血管处可见一大小为3.1 cm×0.8 cm的强回声团显示,后方伴弱声影(图1)。CDFI:肾血流呈“指状”分布,输尿管强回声团周边可见髂血管血流显示。超声提示:右肾小结石。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伴右肾轻度积水。行输尿管镜检,术中右侧输尿管中段及右侧肾盂内可见白色假膜样组织,其下为正常粘膜。术后病理诊断:肾盂粘膜鳞状上皮化生并角化,细胞并无明显异型性。

图1右输尿管中段强回声团声像图(A为二维声像图,B为血流声像图)

2讨论

尿路上皮细胞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在膀胱比较常见, 形成膀胱粘膜白斑病,而发生在肾盂及输尿管者则很少见。病变表面苍白无血管,但粘膜下和周边粘膜充血。组织学表现为移行上皮的表皮样外观,由伴有角化的多层鳞状上皮组成;电镜下可出现鳞状上皮之间缺乏移行上皮间的紧密连接。膀胱镜表现为白斑呈灰白色或灰黄色,形态不规则。该病普遍认为是因长期慢性刺激或慢性炎症所致,包括感染、激素不平衡及某种物质缺乏如Vit A缺乏或某些特异的疾病如结核和梅毒等,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明确[1]。本例患者有肾结石、肾积水声像,输尿管第二狭窄处强回声团误诊为输尿管结石,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患者在结石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肾盂粘膜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并角化后形成白色假膜样组织,当假膜样组织部分脱落掉入输尿管,至输尿管中段(髂血管水平)时发生梗阻,导致右肾轻度积水。由于假膜样组织密度较高,其回声与结石类似,超声极易误诊为输尿管中段结石并肾积水。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尽管超声作为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针对尿路梗阻患者,超声检查还应紧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综合考虑,即使是强回声的团块,也不应当盲目的诊断为输尿管结石。

参考文献

[1]熊朝晖.膀胱白斑病14例的回顾性分析.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6B):884-885.

作者简介:

石尖兵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鳞状声像粘膜
如何认识食管鳞状上皮增生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声像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校外教育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濮阳县声像档案管理的调查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饮酒过量增加皮肤癌风险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
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
趣味常识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