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景创设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09-05-13 08:09何春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情景创设教学效果物理

何春芳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创设物理情景,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小故事设置情景,用实验再现物理情景,活运用多媒体等,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 物理;情景创设;教学效果

中学物理教学,点多面广题如海,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举步维艰。从何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可见,创设物理情景,融入教学中应是关键的一步。作为引玉之砖,笔者想谈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情景创设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观察生活,创设情景

物理学源于生活,学习物理要注意观察体验生活。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现象,可能就是一个好的物理情境。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恰逢有教师听课,笔者让同学们鼓掌欢迎。热烈的掌声过后提出问题:“鼓掌时左右两手感觉如何?”有意识地让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感受,此时同学们情绪再次活跃起来,有同学说感觉到左右两手有点痛。教师适时地再进一步追问:左右两手有点痛意味着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后,由一位同学作出总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有作用力,乙对甲也一定有作用力。让同学在过程中获取经验,学到知识。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物理学习要学生自己去体味,而不能由教师代劳。在关于电学教学中,电荷激发的电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教材中引入电场线来形象地描绘电场感觉到很抽象。在引人新课时,笔者让每一位同学画一幅简笔画:大风正吹着一棵小树,要求同学们将这一场景加以描绘。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全班同学都顺利完成了。许多同学用一组带箭头的水平线表示大风,箭头表示风向直指小树,小树顺着风的方间倾斜。随后教师对同学们的画加一点评:用一组带箭头的水平直线表示看不见的大风,既形象又直观。这样就很自然地引人了新课:怎样描述电场—电场线。由此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通过实验再现情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中学物理新大纲明确要求,要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科学思维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物理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理情景,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情景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实验内容设置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获得的感性信息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究物理规律。让学生亲眼看一些物理现象,亲手做一些物理实验,如“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这种亲历情景体验与理论学习相对照、验证,来加深理解,可以提高学

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三、模拟情景再现,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根据思维理论,记忆内容的多少,记忆时间的长短与记忆方法和材料是有关的。实验表明:把内容与情景相结合能加强记忆的表象储存。学生在学习上对于一些错综复杂物理现象或相近、相似的知识点容易混淆,难以记忆,根据情况恰当、灵活模拟物理情景过程,均能增强记忆力。例如在复习“热学”这一章时,知识点多,学生在作业或考试时往往很容易混淆,每节重讲一次学生也难以接受,时间也不允许。如果抓住物质存在的三态为主线,设置图来标识物理过程,物态变化的过程以及吸、放热规律的一目了然,凡是箭头往右打,吸热,往左打,放热。这样简单清楚明了,学生容易记。字形情景标识各知识点来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关于安培力的方向和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学生在作业或考试时往往很容易混淆,教学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上“力”和“电”字,让学生观察“力”字最后一笔向左,故判断安培力方向时,用“左手定则”。而“电”字最后一笔向右,故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时,用“右手定则”。只用简单的两个字,生动有趣学生容易记忆。这些生动有趣的模拟情景,使知识形象化、条理化,学生便于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四、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多媒体软件等课程资源所传递的信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拓展视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绚丽多彩、变化万千的实验吸引着同学。网络时代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一个好的多媒体动画画面,就是一幅好的物理情景,可以生动地表现出相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在讨论分析卫星运行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随高度而变化的规律时,播放远近不同的人造卫星绕地球旋转快慢的动画画面,同学们从画面中发现:离地球越远的卫星其线速度、角速度、频率越小,而周期越大。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为什么是这样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于是,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自然地就开始了。

五、讲述生动的物理学故事,创设情景

根据教材内容,适量地讲述一些故事,是创设物理情景的好方法。在讲共振时笔者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曾豪情万丈地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而现代的美国发明家特士拉更是“牛气”,他说:用一件共振器,我就能把地球一裂为二。有一天,特士拉来到华尔街,爬上一座尚未竣工的钢骨结构楼房,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件小物品,把它夹在其中一根钢梁上,然后按动上面的一个小钮。数分钟后,可以感觉到这根钢梁在颤抖。慢慢地,颤抖的强度开始增加,延伸到整座楼房。最后,整个钢骨结构开始吱吱嘎嘎地发出响声,并且摇摆晃动起来。惊恐万状的钢架工人以为建筑出现了问题,甚至是闹地震了,于是纷纷慌忙地从高架上逃到地面。眼见事情越闹越大,他觉得这个恶作剧该收场了,于是,把那件小物品收了回来,然后从一个地下通道悄悄地溜走了,留下工地上的那些惊魂不定、莫名其妙的工人。上面这一段是一本书中有关美国著名发明家特士拉进行共振器发明的描写,里面所说的“小物品”便是一个共振器。可以预见,若是他把这个小物品再开上十多分钟,这座建筑物准会轰然倒地。书中说,用同样的这个小物品,在一小时不到的时间内,也能把布鲁克林大桥(连接纽约曼哈顿岛和长岛的大桥)摧毁,使之坠人幽深黑暗的海底。这该是一本科幻或者荒诞小说吧?否则,一件大不过拳头、重不过几斤的小东西,真的就有那么厉害,能把一座巍然耸立的大楼甚至是一座大桥震垮?它是一件什么物品呢?原来,它是一件共振器,它的威力主要在于能发出各种频率的波,这些不同频率的波作用于不同的物体,就能够相应地产生出一种共振波,当这种共振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能把物体摧毁。如果你对共振的威力还有怀疑,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共振吧。同学们被这一故事吸引着,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物理情景,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暗示或启迪。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尤其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情景创设教学效果物理
只因是物理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情景创设的作用和策略
我不是教物理的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