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2009-05-13 08:09刘明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组织教学

刘明华

摘 要 注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学习活动的进行,更多地需要有意注意的调节和控制。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保证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活动的前提。

关键词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组织教学

注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经过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能增加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初中一,二级的学生,嬉闹,爱动,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优势。要把这些具有这些性格特征的孩子组织起来,用心听讲,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同时吸引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

注意是客观刺激物反映到人们脑中的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在课前接受的刺激物是多方面的。如上节课有些问题没弄清,这些都会影响本节课的注意,这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学以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如字词听写,背诵课文有趣的解题,优美的课件等。使之注意转移本节课上来,如在讲《渔夫的故事》一文之前,教师首先讲了《一千零一夜》书名的由来:古代东方革国的国王鲁亚尔生性嫉妒残暴。他每天要娶一个王后,第二天早上杀掉另娶,许多女子惨遭杀害。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挽救其他女子,自愿嫁给国王,他很会讲故事,国王听的入了迷。每当故事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天就亮了,国王急于上朝,只好留下她把故事讲完。这样夜复一夜,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了,与山鲁佐德作了长久夫妻。学生感觉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自然的就把注意的对象转移到本节课上来,教师进而提示学生《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既富有传奇色彩,也不乏生活气息,今天学习《渔夫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要了解本文的内容,这样就把全部精力贯注到这节课的内容上。这就是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收益。

在教学中仅仅运用无意注意组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以新颖生动的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认真钻研教材,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和诵读,再现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画面,引人入胜。如讲朱自清的《春》一课时,可以抓住春花竟放的特点在学生面前描绘渲染蜂飞蝶舞的画面。把学生引入那万紫千红、芬芳四溢的百花丛,再由花的甜香联想到果实累累的景象,以虚衬实。这样学生完全陶醉在优美的环境之中,自觉的诵读课文,提高了学生学习自觉性。

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千篇一律的,多次单调重复的公式化的形式,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变换教学方法,擅于启发趣味性提问,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做到既动脑、动口又动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皇帝、大臣、骗子的对话,教师提出问题“皇帝、大臣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赞布料好极了!”这样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可以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从而达到“愉快教学”的效果。

教师的教学态度热情亲切,语言优美,也能引起学生注意,心理学表明青少年对有感情的人和事容易引起注意。善于用语言的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注意。因为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讲课时没有感情、语言贫乏,没有手势配合, 不但引不起正面的刺激,反而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只有用清晰准确流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蔼可亲的教态,才会使学生产生亲切的愉悦之感,不会改变注意的指向。有时在一定情况下,教师的语言突然加重,以示讲课的注意;突然停止,以示教室的安静,或用提示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使注意力集中。可见教师的语言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正确的教育思想要通过美好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对你产生敬重感,上课时注意力就集中。反之,教学态度冷淡生硬,不能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起学生注意力。

总之,一节成功的语文教学课,无论是无意注意还是有意注意,都不能持续过久,教师应不失时机的调动学生的两种注意,是学生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消化理解教学内容,获得所的知识。

猜你喜欢
组织教学
如何开展二年级的数学课堂活动
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技巧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改进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中物理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