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闻教育的责任缺失与新闻教育变革

2009-05-13 08:09詹新惠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育

詹新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新闻教育的急速扩张。截止到2008年6月,我国高校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到877个,分布于全国300多家高校之中。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还设立了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培养新闻传播高级人才。 新闻传播类招生突飞猛进,传媒类高校不断向社会输送接受过专业知识教育的学生,但社会对高校的新闻教育颇多微词,学生也在进入传媒机构后感到迷茫、疑惑甚至恐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新闻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否我们对一些新闻学的基本理论都认识有误?面对社会转型期,今天的新闻教育必须要梳理清楚一些基本认识,藉此在新闻教育变革中树立传播的责任意识。

一、新闻本质认识的模糊

新闻是什么?新闻的本质又是什么?相信在所有新闻学教材中都有描述,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清、不透,导致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出现了种种怪现象,譬如,把新闻看作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利用文学的各种修辞手法、结构手法、叙事手法进行策划、构思和编辑新闻;编辑、记者发挥所谓“合理的想象与推理”能力对无法重现的新闻进行补充、补拍或再现等等。

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在新闻教育中对新闻本质认识不到位密切相关。

新闻是什么?在新闻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定义。譬如,新闻是能引人兴趣的事实;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新闻是最近报道的事情;新闻者, 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等等。然而,最为权威的,应用最广泛的还是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尽管由于人们看待“新闻”这个事物的角度、范围不同,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定义,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所有定义都认为新闻是对事情的报道、反映或者说是事实的报道、反映。换言之,新闻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真实的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尽管从理论上讲,任何新闻都不是客观事实本身。但是,没有客观事实的存在,就没有新闻,如果有,只能是假新闻。

因此,事实是新闻媒体立足之本,似乎不应该受到任何怀疑。然而,在我们所接触的新闻作品中,总会出现通过记者的合理想象、相关当事人的回忆等手段而猜测、推断出现的“事实”,并通过“真实再现”、“电脑模拟”等手段把“事实”强加给观众的眼睛。看起来,媒体工作者把电视手段进行了创造性地使用,实则诱导观众将推理认作“事实”。更有甚者,干脆把子虚乌有的事情,通过“表演”的手段,“做”出新闻,譬如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对媒体的公信力都造成极大的破坏。

在我们的新闻教育中,这些类似案例应当成为课堂上的警钟。既然要成为职业新闻媒体人,就坚守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底线,这不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应当成为媒体人的基本原则,如同在社会交往中,“不撒谎”是良知伦理的基本范畴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新闻教育对此有所放松,那将为传播事业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新闻生产过程的过度干预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传播渠道增长超越内容生产增长而出现相对过剩。媒体市场竞争迫使各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提升自身竞争力,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新闻规律,甚至违背新闻生产规律,制作出许多不合常理、不合法规的“作品”,从而造成传播的“环境污染”。新闻生产活动是一个进行“加、减法”的过程,我们认为,当下新闻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1、炒作化

事实上,随着媒介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的基本事实有基本了解后,对新闻的重要程度会做出自己的判断。但是,媒体常常为了强化可视性、刺激性,以提高人们的注意力,使用各种手段对新闻的局部或整体进行强化。尤其是娱乐新闻,更是某些媒体的“当家菜”,影视歌星的各种无中轻重的事情均可能被炒作成“猛料”,放大为“爆炸性新闻”,稍加分析,即可看出,其实不过是过度包装的“月饼”。

2、故事化

在媒介渠道相对过剩时代,由于内容资源的稀缺,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如何讲好故事比讲什么故事更加重要,媒体越来越注重外在形式对内容的影响,甚至进行娱乐化处理。频道编排、频道和栏目包装水平日益成为媒体争夺眼球不可忽视的手段。媒体作为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利用,但是,过度泛化使用,必然会适得其反。

3、扩大化

真理超越边界即是谬误,这对于媒体一样适用。我们看当下的媒体广告传播过程中,常常是夸大其词,夸大功效、扩大使用范围、放大存在区域等是最常用的手段,努力把广告产品与媒介消费者建立起某种联系,以图提升广告效果。

4、轻描化

媒体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各界发生联系,建立起各种利益关系。在节目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涉及与利益相关单位、团体和行业的关系。在权衡报道不报道、如何报道、报道多少等方面,媒体可能会从双方利益出发做出决定,甚至可能会出现“失语”现象。

因此,作为新闻教育者必须有机会亲身参与媒体决策过程,才有可能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真实过程,否则,教育

过程就可能是偏离的、失真的,从而对学生造成误导。

三、公民灵魂建设的漠视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媒体行业的法规管理越来越趋向于“松梆”,这给传播者以更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禁区”更少,传播的空间更广阔了,同时,对传播者的把关能力要求就更高了。自然,对新闻教育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媒体传播发展到今日,早已走下说教的神坛,受众的概念也渐渐被媒体使用者所取代。媒体与媒体使用者之间日益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关系。媒体要想成为合格的受欢迎的灵魂对话者,必然要承担起对话者灵魂建设的责任,毕竟,就媒体传播而言,引人入门的是形式,留住人的是内容,发生长期作用的也是内容。

1、新闻教育不能只培养新闻工匠

“新闻无学”的论调当休也。我们认为,新闻是一门大学问,新闻传播更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综合学科。媒体人应当像优秀的教师那样,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心灵的净化器,而不是污染源,更不能是社会的旁观者,而应当是社会问题的研究者,积极的建设者。不能深入研究社会,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也只能是新闻工匠。

2、媒体不能无意犯法

“无冕之王”的盛誉让某些媒体人成为与社会人士对话的强者。近些年,民生新闻越来越变味了。某些媒体深度介入家庭纠葛、社会矛盾之中,试图以媒体的“势力”,强行化解某些家务纷争。事实上,媒体的介入既可能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矛盾双方的单一关系,而变得更为复杂,导致不可预知新矛盾的产生。有些媒体已经对此给予充分注意,譬如,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主创人员都有律师资格证。可以有效避免媒体人的犯法。

3、媒体不能绑架观众

众所周各,任何事物在被媒体传播之前,事实只有一个,然而,同样一个事实,一经媒体介入,便常常会有多个版本传播,造成信息泛滥,观点杂陈。对主流意识的形成必然是一种干扰和噪音。譬如,同样一部电影《赤壁》,央视对其赞誉有加,而某些媒体则是百般挑刺。事实上,无论怎么看这部巨制,都是成功的,毕竟就商业电影而言,票房就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这就是某些媒体带着放大镜去看事物,有意夸大某些细节,而忽略了基本的事实。在这里,媒体中个别人的观点被强加给多数观众,从而形成“绑架观众”的局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媒体自身而言,要更多地参与社会调查,而不是依自身的好恶妄断与评判。

四、优化新闻教育,弥补课程结构缺陷

在新闻教育中,力争让学生掌握调查能力、学会思考与判断,也就是说,想“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就要发动学生去思想” 。媒体要成为思想者,有赖于新闻教育培养出更多会思想的媒体把关人,而对于新闻教育机构和工作者而言,要求则更高。年轻的大学生们要在大学受教育过程中,形成成熟的责任意识,必然要受到教育者自身的有效指导和影响。由于教育者自身的素养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里仅就新闻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1、本科阶段增加社会与人文课程必修或选修课程学分。近十年来,我国新闻教育急速扩张,新闻传播类专业方向越分越细,造成学生知识与能力碎片化、浅表化,必须提升他们的社会与人文素养水平,以增加他们的思想深度。

2、大力推进媒介教育,培养学生思辨和批判精神与能力。

如何说新闻专业技能是动力,媒介教育就是刹车。一味地通过专业能力追求媒介的影响力,而不能判断是什么影响力,将是十分危险的做法。通过媒介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介意识,自主的思考、判断和批判能力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3、确立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基本方向。事实上,近年来,媒体机构早就发现新闻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实践的先天知识结构缺陷,以及潜力不足的矛盾,转而更加立足于培养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就要求新闻教育必须正视这一市场需求,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特征的基本发展方向,大力进行学科调整,优化学科群,配置师资等相关资源。

总之,新闻教育的急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内虚”专业,打铁还需自身硬,新闻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但只要能紧跟时代,认清方向,采取措施,提升内功,新闻教育的责任意识定能在发展中得以确立。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