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的习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09-05-13 08:09胡天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习得文化因素大学英语教学

胡天杰 刘 倩 王 磊

摘 要 语言不仅有它的结构规则,还有使用规则。语言的使用规则实际上就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学习语言离不开学习它的文化。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逻辑关系开始,讨论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阐述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习得的重要性,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 语言 文化因素 习得 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除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外,还应借鉴和吸收英美文化精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尤其学生的母语文化对学习目的语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这种负迁移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导致交际双方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文化因素对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重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文化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结果学生能说出语法正确、句法无误的英语,掌握语言的内部规律,却不能与外国人顺利的交际。语言除了结构规则外,还有使用规则,语言的使用规则实际上就是制约语言的因素—文化。传统的语言教学观没有强烈的语言文化教学意识,进而导致了教学的低效。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侧重于语言形式,对语言中的文化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首先有必要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对于什么是文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下过许许多多的定义。其中语言学家Damen(1987)指出“文化是人类习得的共同生活方式,是日复一日的生活方式,这些方式渗透进入人们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Allen and Valette(1977)提出文化可以分为大写字母“C”文化和小写字母“c”文化,大写字母“C”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成就和对人类的贡献,如艺术、音乐、文学、建筑、科技、科学发现和哲学;小写字母“c”文化着重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则,如什么时候吃饭,怎样谋生,如何组织社会,他们对朋友和家庭成员的态度,在不同场合的行为,所遵循的传统等等。总结起来,从大的方面讲,文化一般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说文化是人类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总称。从小的范围来说,文化是某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风俗习惯、文明、传统和人文精神等。对文化的理解,一般注意它的精神方面,即隐藏其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随意的口头的符号系统,使人们能够在特定的文化,或者使已经习得那种文化的人可以互相交流或交往。由于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活文化创造活动中产生的,语言从一开始即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深深地打上文化的烙印,积淀着文化的内容,可以说语言负载文化的同时还受文化的制约。

从上述分析可知,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社会中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语言有深刻的影响。大凡读过英国诗人雪莱著名的《西风颂》的中国人,可能疑惑雪莱为什么称颂西风,而不是东风,因为在中国,西风往往让人想到令人不快的朔风。不知道英国环绕海洋,当西风吹起来的时候,正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就不晓得英国的西风其实是温暖舒适的风。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背景,外国人也不容易理解中国的“松、梅、竹”的文化内涵。由此可以,语言是文化的表达,文化也是语言的反映。

文化习得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其获得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的过程。文化意识意味着学习者认为文化都是平等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属性,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优于或劣于其他文化。要获得文化意识,学习者必须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走出母语文化的窠臼,以局外人的眼光来审视和反思母语文化,这样可以减少偏见和降低民族中心主义;同时,我们还要以局内人的眼光来审视目的语文化。只有通过习得其主流文化和了解其亚文化,我们才能够消除文化定式,才能够切身地从目的语文化成员的角度来衡量和评价其社会行为和语言行为,就像胡文仲及高一虹在《外语文化与教学》中指出的:“只有了解外国文化,才会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了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外国文化。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文化习得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并非易事。文化习得与外语学习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我们要正确对待二者的关系,不能把部分等同于整体,也不能以整体来代替部分。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刘小兰.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猜你喜欢
习得文化因素大学英语教学
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
英语专业学习者音段习得状况跟踪调查研究
儿童英语口语习得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