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2009-05-13 08:09陈玉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异端教学资源思维

陈玉欢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对内容做出根本变革的过程——创造生成内容的过程。”教学计划固然重要,但教学绝不是忠实地执行预设计划的过程,而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互动的活动,是教学主体在特定情景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深刻理解教材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的过程。其间,教师、学生的思想与教学文本不断交汇碰撞,擦出思想的火花,新的学习需求不断涌现,这一过程即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一、促进有效生成的条件

(一)教师教学设计中要“留白”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留有余地,变“线形教学设计”为“框架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教学要求来填补。教师不必规定教学过程中的每上细节,设想学生每一阶段的反应。面对课堂教学具体的、动态的情景,即使是特级教师或优秀教师所设计的“完美”教学内容,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教学过程本身是教学内容从理想走向现实过程,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

(二)保持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气氛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和谐、轻松的气氛中,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相反,在一个呆板、具有种种约束的环境中,会思维堵塞、反应迟钝、心境封闭、毫无创造力。”中学生也是如此。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中积极活跃的一员,从而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互动和生成往往是共生共存的。一个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师问学生答一环扣一环直线前进的课堂,是不会出现有效生成的。

(三)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机智,善于敏锐地捕捉课堂情景中每一次思维灵动的闪现和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种种表现、行为方式及言语活动,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的各种争论,发表的意见、观点,哪怕是错误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

如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教师作了自我介绍之后,为了解学生总体英语水平,问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What did you usually do in the summer vacation?学生回答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只有一位学生用中文说“上网(surfing the Internet)。”“Is it your hobby?”教师问,“Yes.”学生点点头。“Didnt you do anything else in the long holiday”“No.”学生回答。这时不少学生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上网都有一定的兴趣。接着,教师不妨“纵容”学生们大谈因特网: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学生异常活跃,谈了很多看法(用英语),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识,同学之间还丰富了学习资源,不知不觉中学到新的短语和句型。随后,教师可让学生以该题目写一篇作文,效果要胜于预想。

(四)课堂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应尊重学生的“异端”思维

课堂活动应采用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不要指手画脚地指挥或任意规定学生做这做那。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穿插“幸运52”“超级女声”等学生关心的话题,如果积极引导,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尊重并接纳学生的“异端”思维与想象,并启发他们自己来运用和表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对教师而言,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往往源于打破常规,教师以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异端”则有可能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所以在必要时追求“异端”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教师不能以与所学课程无关而无视甚至打击“异端”,应以积极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

(五)作业布置要具有开放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量避免统一要求,不必一定要所有的学生都做同一个题目,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充分发挥其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生成”。如在学习了词汇fever ,now and then, keep up with , make a choice ,ought to等之后,让学生造句,编写对话,或者写一段故事,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很可能会犯错误,但这恰恰就是为“生成”提供了契机。

二、促成生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生成要具有导向性

生成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具有目的性、导向性的,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才能使生成变得有效而务实。有一次对我印象颇深,已经上课了,三四位男生还在旁若无人谈论昨天的球赛,所有的目光都投向这几位学生。这时我没有拍桌子警告,也没有罚站,而依然是面带微笑:“I think most of you are interested in sports .So am I.But I missed the match on TV last night. ”这时,我把目光指向刚才一直在谈论球赛的一位学生:“Wu Dong ,could you tell me what your deskmate told you just now?”…其实,我旨在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时,那几位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认真思索老师的问题。这位老师“不经意”地把学生思维引向学习内容,既有效地把学生思维引入了课堂,又真实地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注意生成的质量

漫无边际、“模仿秀”似的“生成”只能使正常的教学陷入困境,结果适得其反。只有高质的生成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曾听了这样一节课,老师让学生自由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junk food 和healthy food,作为对教材内容的扩展。课堂上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不断提问,围绕某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却很少见智慧的火花。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旁观者在一边不停地鼓励叫好,整堂课下来,老师只是简单的评价:“Well done!Anything else?”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似乎真的动了起来,整个课堂“热热闹闹”,但大多都是一些幼稚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争论,最后有的同学竟发展到人身攻击,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却无实质性的结论,这样的生成是危险的。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教师不必预先确定好教学活动的终点和每一个具体步骤,要为生成留下空间和余地。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机智灵活地把握各种契机,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以实现有效生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异端教学资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崇实黜虚:冯从吾“异端”观析论
异端审判所:线列战法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机器人:物种演化的“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