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2009-05-13 08:09卜晓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高三解题

卜晓莲

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每道题都是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组合而成的,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我们只要在变与不变中理清思路、摸清脉络、瞄准方向,在复习教学中做到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相结合,那么我们的数学高考中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我认为,高三的数学教学要做到“三抓”,“一循环”。

一抓基础。进入高三后的抓基础与高一、高二的抓基础不同,进入高三后,抓基础是为了深化知识点。在复习基础知识时,教师要以课本内容为主线,深化、细化、精化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准确理解把握知识点,大力加强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力求重点多强调,难点多讲解,考点多练习,应记的记,该练的练毫不吝惜地删除某些复习资料中的偏题、难题和怪题,使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对书本上的题目了如指掌。在复习中必须切实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以课本的习题为素材,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形成典型例题,借助于启发式讲解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基础知识,使学生达到“一见就会,一做就对”。

二抓能力。数学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主要是为了选拔有学习潜力的新生进入高校深造,因此,高考题目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所以在平时训练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解题伴随着计算,如果没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即使有了畅通的解题思路,终究做不对,或不全对。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解题的速度、准确度才能提高,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抓方法。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的精髓,历来是高考数学考查的重中之重。“突出方法永远是高考试题的特点”,尽管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我认为,在复习备考中采取一些措施,对于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基本方法的掌握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在复习一些重点知识时,可以通过重新揭示其发生过程,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专题的形式,在复习过程中提炼概括数学思想方法。每个知识点都有解决它的相应方法,方法恰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功败垂成。因此,要想学生在高考中应对自如,在平时的练习中必须加强方法的训练,不仅要加强常规方法的训练,更要加强非常规方法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百的能力。要强调广泛应用于选择题、填空题,甚至解答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数形结合法。这种方法直观性很强,对于许多比较抽象而且难理解的试题,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直观简便地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简化思路,减轻计算的难度。

“一循环”是指“基础知识----深化能力----基础知识”,即是整个复习阶段所采取的复习策略。我认为高三采取三段式复习法比较恰当。第一阶段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第二阶段是加强训练、深化能力阶段,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模拟考试阶段,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和深度,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第三阶段是让学生回头看阶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看,但教师仍然要进行适量的考前训练。复习中,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重视平时的调考和联考的作用。这种考试有很多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考试心理,其次可以检验一下教和学阶段性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哪些知识点掌握好了,哪些还没有掌握好。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把不懂的搞懂,其次要把搞懂了的变为会做;把会做的变为单位时间内会做,最后要把会做提升为做对。

总之,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潜能和引导作用,又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去求知、去探求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从狭隘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转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使自己能真正做到“授业解惑”、“教书育人”。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高三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清律的基础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掌握基础知识
解题勿忘我
我把高三写成诗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