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盟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调查分析

2009-06-11 05:13梁俭金建英
图书馆界 2009年4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图书馆

梁俭 金建英

[摘要]本文对广西东盟特色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找出东盟文献资源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配置东盟文献、加强区域合作等一些思路和对策。

2009年第4期(No.4,2009)图书馆界(LibraryWorld)梁俭,金建英:广西东盟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调查分析[关键词]图书馆;东盟文献;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09)04-0099-02[HT]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落户广西南宁,中国与东盟的双向贸易投资发展迅速,广西得以年年推出新项目,且亮点纷呈。在此发展背景下,图书馆作为交流公共文献信息,传递知识的重要阵地,既面临着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也面临适应社会需要而出现的发展机遇。如何发挥自身地理优势,抓住机遇,找准位置,为东盟博览会服务,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新问题。

本文就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广西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这几个具代表性的东盟文献收藏单位进行了调查和比较。旨在了解本地区图书馆东盟文献的收藏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特色文献的规划协调、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从而达到促进本地区东盟文化信息建设的目的。

1 广西东盟资源文献建设现状及信息需求

01

1.1公共图书馆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该馆设立东盟阅览室收藏东盟相关的特色资源,在近年加强了对东盟文献的征集采访工作,图书文献的采访量逐年提高,特别是东盟相关的报刊,由原来的15种,提高到现在的31种,如:《东南亚纵横》《东南亚经济贸易信息》《南亚研究季刊》《中国—东盟博览》等。其中有《湄公河》为全泰文月刊,《荷花》为全越文的月刊,《吉祥》为全缅文月刊,但大多数月刊馆藏年代不连续,搜集不完整。同时,自建《东南亚风情资源库》《东南亚研究论文库》《中国—东盟博览会》三个东南亚数据库。此外,还收藏有东南亚各国非通用语种的文献和各届南博会的相关文献信息及与东盟有关的音像资料,吸引了一定的读者。因其具公共性,因此它的藏书特点侧重于综合性、实用性、一般性。

1.2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东盟图书、期刊的入藏量相对来说比公共图书馆大,从收藏的种数、册数就可以看出,特别教育类的东盟文献,收藏量是公共馆和科研机构的几倍,高校图书馆藏书侧重时效性、学术性及教育性。以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作为东盟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东盟人才培养的需求,该校还单独设置非通用语种资料室,并以语言类的小语种文献为主。以外,自建《东盟文献资料中心》《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东南亚数据库,并与泰、越等东盟国家开展多项研究项目,先后出了《经贸越南语务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等专著,这些东盟文献信息资源丰富了学习者的阅读需求,补充和提高了东盟科研人员的研究需求。[1]

1.3科研机构

东南亚研究所是属于广西社会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主要负责国际经济与政治、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该所有关东南亚的图书资料,大部分放在广西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该院图书馆收藏图书种类不多,内容涉及东南亚的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大多为大多数为七八十年代的文献,其中有部分文献较珍贵,都是一些在外不流通的内部资料,有较高研究价值,如《三十年代南洋华侨领袖调查报告书》(1983)、《东南亚简史》(1986)、《南翁梦录》(1987)等。此外,其收藏的报纸为这几个图书馆之首,这是公共馆和高校馆所不能做到的。从这可以看出研究机构藏书侧重的是研究性、参考性、价值性。

以上几种类型的图书馆因为其服务对象不同、类型不同、职能不同而各具特色,所入藏的侧重点不同,相互间的合理利用,可以弥补目前广西东盟资源的不足。

1.4东盟信息需求的基本情况

广西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业务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人才信息、博览会投资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文化教育信息等。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各种企业对掌握东盟国家小语种,且熟悉东盟国家管理政策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特别是掌握一定的外语又熟悉外贸业务的复合型外贸人才最受市场欢迎。[3]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更多的交往与合作,中国读者亟须通过文献资源深入“解读”东盟各国。与此同时广西各级、各类图书馆和相关科研机构对东盟图书、文献资料的收藏、研究、使用需求也日益迫切。

经调查,东盟文献需求显现如下几个方面:1)一般性研究与专题研究需求,主要侧重于研究成果的文章、各国历史及文化思想的变迁等较深层次、较小领域方面文献;2)政府部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需求,主要涉及:统计数据,问题分析与研究,全面且权威的书籍;3)经贸、投资方面需求,主要是做前往东盟各国出行前的调研,和贸易投资合作前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各国法律政策、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及前景、社会消费能力、劳动力成本、社会管理的程序、民族民俗、当今社会非主流管理(如关卡、交易的背后环境)、防风险预测信息,如矿产及矿产投资国及国家地方政策;物流程序及其困难面(规范与非规范);地理、地图、交通;出入境及管理环境、特别政策、特别习俗、限制与非限制条文等针对性较强的书籍。

2 广西东盟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的数据可分析看出,虽然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促进下,广西的东盟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2.1馆藏资源结构不均衡

目前我国对东盟各国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几个东盟成员国,如越南、泰国、新加坡等,有少部分成员国的资源相对缺乏,如:老挝、菲律宾、文莱等,且原文文献更是接近空白。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以上几个国家小语种文献资源的出版及编译较少。上述各馆现有藏书大多为地方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学、及语言类文献,而涉及东盟各国法律、政策、军事、通讯、工业技术比较少,特别是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的背景文献更是缺乏。随着中国与东盟以及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现有东盟馆藏资源结构与经济发展形势是不相适应的。

2.2东盟文献数字化建设不足

信息的快速发展,使得读者对东盟文献资源的需求,不仅仅是对现有的纸质的文献的需求,而且还扩大到对网上东盟信息资源的需求。现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环境等方面原因,我区的东盟文献数字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虽然各图书馆也尝试自行建设了如:东南亚风情资源库、东南亚研究论文资料库、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贸易东盟专题电子期刊等,但只收录了近千篇文章,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由于版权问题,还仅限于在小范围内浏览。另外音像资源数字化建设还没有起步。

2.3专业人员的缺乏

目前,许多从事东盟文献服务的工作人员对东盟国家的基本概况缺乏了解,更不用说掌握东盟国家的小语种语言人才。图书馆虽拥有了一些丰富的东盟文献信息资源,由于没有一些知识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对读者做好东盟文献资源的服务,工作内容仅限于东盟文献的流通、借阅等基本服务,对于涉及一些专业的东盟问题咨询,大都无法给予读者详细而满意的答复。要做好东盟读者服务工作,人才是关键。

3 建议采取的对策

3.1重视东盟文献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财政的投入是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基本物质保证,依托东盟—博览会在广西逐年召开的这个契机,加大对东盟文献的建设力度,是当务之急。政府加强对我区图书馆事业的政策倾斜及资金投入,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的注入,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中来,图书馆才能真正起到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服务于大众。[4]

3.2了解信息需求,合理配置东盟文献

图书馆文献的整体化、多样化、特色化,关系到图书馆服务能力和影响力的发挥。东盟博览会的信息需求与现有的东盟馆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须以读者信息需求为主,以馆藏藏书为辅。做好多渠道采集文献资源的同时,理应注意:1)注重资源建设均衡性:不仅要系统地收集反映东盟各国的政策、法规、经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等文献还要相应提高其他学科文献收藏比重,同时注意文献复本量;[5]2)加大对中国—东盟博览会、各种投资峰会的背景资料搜集,为广西和东盟各国、地区的企业家、投资商打造贸易往来、投资洽谈提供第一手资料,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3)充实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打造本地优秀民族资源品牌,以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4)有针对性的采集东盟数字资源,将网络资源作为馆藏资源的一种补充。

3.3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在建立信息合作机制过程中,应主动与东盟各国图书馆进行广泛的合作,开展数据共建、资料交流、文献交换、业务辅导、馆员培训等业务往来,实现地区、全国乃至国际的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共有、共建、共享,形成公共图书馆的东盟文献资源网络,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横向合作,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整体合力。[6]

3.4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升馆员素质

重视馆员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东盟资料馆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文献信息处理和获取能力。其次,引进竞争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对现有人才应合理使用,实行优胜劣汰。只有人尽其才,才能充分发挥最佳的群体优势,创造更好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周凤珍.论民族高校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5):82—84.

[2]陆莉.浅谈高校图书馆东盟文献信息资源的建┥琛—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服务探讨
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