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

2009-09-02 01:46孙广萍赵永华等
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8期
关键词:村务公开农产品农民

孙广萍 赵永华等

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但在实际工作中,村务公开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糊弄群众等问题,这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

一、目前村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形式,轻视内容。有的村在建村务公开栏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公开栏的版面要多宽多长,制作公开栏材料要如何好等,都是片面地强调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是否真实、全面、详细。有的村务公开栏空洞无物,甚至个别公开栏成为小孩子胡写乱画的“阵地”。

2、重视一般,轻视热点。从一些地方的公开的内容看,部分村“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是公开那些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的事情,而对群众意见较大、比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则遮遮掩掩不愿公开。例如对群众关心的财务问题、招待费问题、干部的工资问题,只是公布几大项的收支情况,具体支出的情况群众无法知晓,这样的半公开、假公开,不仅达不到公开的目的,而且会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3、重视公开,轻视反馈。在一些地方村虽然公开了一些财务。但公开后对群众有什么反映,有什么意见都置之脑后,从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的村干部认为,“村务公开了”,就算万事大吉了。

4、重视事后,轻视事前。有的村为了兴办实体,事前不召开村民会议,不与群众商量,不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而出了问题则简单地在公开栏上公开一下就算了,群众对这样的公开意见很大,有的群众说,“凡是他们公开的都已生米煮成熟饭了,这样的事,公开不公开都是一个样”。

5、重视一时,轻视一贯。村干部疲于应付公而不开,群众对村务冷漠视而不见,村务公开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无人店”。目前,有的村村务公开每个季度只公开一次,很难坚持做到一个月一公开,重要事情及时公开、定期公开。同时,有的村经费严重短缺,也制约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村务公开的对策

首先,不断探索,规范内容。一要紧跟形势,确定内容。那个时期群众最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什么问题与群众利益最直接就公开什么。实行村务公开,群众主要关心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事项,公开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上级政策、农资供应、财务收支、村务决策、税费改革、土地征用及补偿、失地农民安置及社会保障、种粮直补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项目,并将公开内容细化为农民负担、财务管理、土地管理、财务收支、干部工资、事务管理等六大类。二要拓展深度,抓好延伸。要由公开办事结果同公开办事全过程拓展延伸。凡是与群众切身密切相关的事项,由事后公开调整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做到群众在决策前了解,决策过程中参与,决策的执行情况要监督。要由事务领域向三个文明全领域拓展延伸。把村务公开与农民增收。文明诚信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提供致富信息、推选干部,争创文明户和信用守法户等纳入村务公开范畴,使村务公开逐渐成为引导群众奔小康致富的有效载体。要由单层面公开向全方位公开拓展延伸。把村务公开与各级政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县、乡镇、村三级配套联动,开展综合运用公开栏、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公开载体,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公开体系。

其次,求真务实,规范公开。一方面,在充分发挥公开栏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根据内容分别采取会议、广播、“明白袋”、公开信等多种形式,使公开形式更灵活。另一方面,为防止弄虚作假,做到真公开、公开真、重点要推行四种公开模式:一是集中公开。既减少随意性,又便于群众监督和上级检查。二是垂直公开。以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审批、涉农税费等部门业务事项,按照谁审批谁公开,谁收费谁公开的原则,由负责审批收费的部门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到村务公开。既避免了内容变调走样,也减少了中间环节。三是对应公开。对政策扶持资金,救灾扶贫款物发放等需要基层落实的事项,实行县、乡镇、村三级同步公开,做到层层衔接,相互对应。四是点题公开。对不在规定公开内容之列,但县、乡镇认为事关重大,或群众在某个时期最想了解的事项,要由县、乡镇或群众以点题方式提出,以村“两委”或有关部门按照要求及时公开。

再次,有序运作,规范程序。村务公开必须有完整实用的制度来规范指导,必须规定科学,严格的工作程序来约束行为,必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规范来保证效果,才能有章可循,步入健康、有序、规范运作的轨道。要围绕村务公开工作的科学有序运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程序,做到按规定步骤和程序操作。要实行五步走的基本程序,即村务公开必须经过村委会酝酿确定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把关、实施公开、意见反馈、整理存档这五个步骤。同时,针对不同公开事项的不同特点,实行分步指导,每个类型制定一套程序,编制一套公开流程图,以文字加图表的形式确定下来。使村务公开工作按照流程做,沿着程序走,避免随意性。

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崔大光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多年来连续保持良好发展局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业农村经济受到的冲击不断加深,因而今年实现农业稳定爱展、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难度很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密切关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认真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落实好中央文件的部署,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稳定价格为核心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国际金融危机给保障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去年9月份以来,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前高后低,波幅高达30%以上,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全面下滑。预计短期内很难明显反弹。这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非常不利。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农产品需求减少是农产品价格下行的重要原因。全球农产品供给增加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能源价格暴跌也加大了农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农产品价格剧烈震荡,大大增加了我国调控农产品供需平衡的难度。因此,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是今年农业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确保,但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从确保实现扩内需战略目标的高度着眼,今年应该将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适度回升作为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统筹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来实现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统筹处理好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重点是避免个别农产品的数量变动影响对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预期;统筹处理好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关系,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又充分发挥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短期政策的效能。

二、以调整结构、完善体制为根本方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外向度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区域之间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大量农民工在年复一年地流动,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致使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过程中相关制度改革滞后暴露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逆转,确保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成为长期战略。二是为有效兑现“人口红利”,需要更快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缓解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我国劳动力的短期优势变为长期优势。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候鸟式”流动问题,需要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偏重投资和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并重转变,经济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尽快向均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应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可能追求产业或产品的差异化。以拓展不同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的领域和空间。

三、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再现,而且增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资性收人有可能下降。并且很不稳定;三是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多予”的力度。适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人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在“放活”上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许”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四、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抓手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为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在不同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出现过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工业化模式。乡镇企业应实行多元发展模式,既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发展内向型经济,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当前,促进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体现三点基本政策取向:一是坚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贴近农业,就是围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贴近农村,就是围绕转移农民就业、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贴近农民,就是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创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在地域分布上重点鼓励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劳动力回流较多的省份发展乡镇企业,引导这些地方承接东部地区和城镇的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城镇集中布局,使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五、以农业农村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我国遭遇了范围和程度均为历史罕见的旱灾,影响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此次旱灾暴露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当前。应抓住扩大内需的机会,借鉴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置于刺激经济计划中更为突出的位置。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民生,而且能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与管护的新机制:一是增加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资机制。改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体制和供给方式,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和工业转向农村和农业,提高财政补助标准。二是国家的投入应尽量采用直接投资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直接补贴等形式,让农民直接受益。三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中介来开展,这有利于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四是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沼气管护为重点,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新机制,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猜你喜欢
村务公开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把村务公开栏办成“群众监督栏”
浅淡农村村务公开工作
让公开成为廉洁村庄建设的主旋律
让公开成为廉洁村庄建设的主旋律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