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时间信息的事件边界效应

2009-10-07 00:00李英迪何先友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9年2期

李英迪 何先友

摘要运用视知觉研究中经典的事件切割程序,探讨记叙文中时间信息的事件边界效应。结果发现记叙文中的时间信息会被读者外显地知觉为事件边界,并且,跨度长的时间信息比跨度短的时间信息更易于被知觉为事件边界,这和视知觉研究中的发现是一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记叙文理解过程中情境模型建构的过程依赖类似于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的观点,为知觉研究和认知研究领域提供了可供沟通的实证支持。

关键词事件结构知觉,事件切割程序,事件边界,时间信息。

分类号B842.2

1前言

情境模型表征的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界限的事件,具有多维性,当文本显示情境中的一些维度信息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时,读者应该更新情境模型,而这种显著性依赖于类似事件的先前经验。比如,一个人在阅读一篇关于一个妇女在看电影的文章,然后,他读到一个句子,比如“七小时之后,她很快睡着了”,读者会依赖于一场电影通常持续大约两到三个小时的常识,从而来更新他的情境模型。最近有文本理解研究者提出了事件指针模型(the event-indexing model)和经验渗入模型(the immersed experiencer model),这些理论明确指出读者能够外显地知觉叙述事件的边界。这两个模型都依赖同样假设,即读者将文本分解为一系列离散的事件,从而建构文本所描述活动的一个连贯的表征,这种对活动的分解是依赖事件结构的现实经验和有关知识。这种观点得到了视知觉研究中有关事件结构知觉研究的支持。有关事件结构知觉的研究表明,人们能够将连续进行的日常活动事件切割为离散的事件。事件结构知觉是指将连续的视觉活动知觉为离散的事件的能力。尽管世界上的活动是以连续的信息流呈现于观察者的,但是,人们却将活动知觉为一系列的离散的单元,或者“事件”。比如,当观看一个人在制作一块饼干时,观察者可能将活动知觉为一些序列性的事件,这种能力对理解真实世界中的日常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记叙文理解过程中情境模型的建构是否依赖于类似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呢?是否存在一个有关事件结构理解的普遍的机制?本研究通过研究记叙文中的时间维度信息的事件边界效应初步探讨这个问题。

在视知觉研究中,一种用来研究知觉的事件结构的研究技术由Newtson于1973年创立,即让被试看一些有关日常活动事件的影视,并让他们将其划分为有意义的活动单元,这种技术被称作事件切割程序(event segmentation procedure)。研究者用电影片段研究了情境模型的维度对事件知觉的影响,发现情境模型的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比如时间、空间维度等,会被读者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如果在记叙文理解过程中情境模型建构的过程依赖类似于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那么,读者就会将情境模型的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比如时间、空间等)知觉为记叙文所描述的连续事件之间的事件边界。本研究主要关注于时间信息,探讨记叙文中的时间信息是否具有事件边界效应。

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探讨时间跨度的差异是否会导致读者在将时间信息知觉为事件边界的程度上的差异。在一项有关视知觉研究的功能性神经成像研究发现,大脑活动在粗糙的边界的激活程度要强于在精细边界的激活程度。在他们的实验中,被试观看一系列日常活动的电影片段,比如清洗碟子、为室内植物施肥等,同时,大脑活动的变化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记录下来。在第一次观看之后,被试对同样的影视片段进行事件分割,要求在两种时间跨度上确定事件的边界。精细的边界意味着自然而有意义的最小的事件。而粗糙的边界意味着被试所发现的自然而有意义的最大的事件,这些边界然后被用作标记,来分析观看部分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发现,在观看的过程中。枕叶和额叶的区域在活动上表现出明显的激活,这些活动开始于每个事件边界之前的几秒钟,并在边界后数秒达到峰值,在粗糙的边界的激活程度要强于在精细边界的激活程度。那么在记叙文中,不同跨度的时间信息是否会被不同程度地知觉为事件边界呢?如果在记叙文理解过程中。一个情境模型建构的过程依赖类似于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那么,在视知觉研究者中。研究者所发现的这种时间跨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大脑激活程度上的差异在记叙文理解中就可能通过外显的认知操作表现出来。这是本研究要探讨的另一个主要方面。

2方法

2.1被试

选取34名华南师范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参加本实验,所有被试母语为汉语,无阅读障碍,参与者获得相应的学分。

2.2材料与设计

实验采用2(时间跨度)×4(句子类型的位置点)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时间跨度及句子类型的位置点均为被试内材料内因素。因变量是位置点被确认为事件边界的比例。

实验材料为10篇记叙文,每篇记叙文包含25个完整的句子,描述了一个主人公的日常活动。每篇记叙文包含六个片段,每个片段由四种句子类型组成。依次是介绍句、目标句、时间转换句和回指句。

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材料以一个自然段落的形式呈现给被试,例如:

“下午,玛丽早早地来到营地(介绍句)。她放下背包,脱下旅行靴(目标句)。一小时之后,玛丽欣赏起周围美丽的风景(时间转换句)。玛丽打开包,取出照相机(回指句)。她刚买了这台新的相机,希望能拍摄出优美的照片(介绍句)。她听到水流的声音。估计在附近会有一条小溪(目标句)。一会儿之后,她捡来一些木头拢起火来(时间转换句)。她听到有嘈杂的声音回响在溪流的附近(回指句)。玛丽抬起头,看到一群鸟从头顶上空掠过(介绍句)。她决定在天气变黑之前架起帐篷(目标句)。一小时之后,她把食物挂在一棵树上(时间转换句)。玛丽安置好帐子(回指句)。她检查了一下,以确保帐篷的安全。临近吃晚饭的时间,玛丽弄来一些木头把火点旺。一会儿之后,她回想起上一次的夜营。现在,火焰变得更加强烈了。她开始着手煮饭。她拿出壶罐,在里面盛上水并添加一些蔬菜和调料。一小时之后,她拿出手提灯。她把罐子从火上挪开,这样可以让它尽快地冷却下来。吃过饭后,玛丽把餐具放进小溪里冲洗,但她失去了平衡滑了下去。她换上新衣服。把湿衣服挂在灌木丛上让风吹干。一会儿之后,她安置好睡眠袋。玛丽瞄了一眼那些枝干,查看了一下衣服。衣服仍在滴水,于是她又生起一些火。然后爬进她的睡眠袋,很快就睡着了。”

介绍句的目的是为读者引入一个活动片段,以推动叙述活动的展开;目标句的目的是为了呈现一个关键物体,此物体将在回指句中被涉及到,但是并非同一个词;时间转换句的目的是引入时间跨度信息;回指句包含一个回指词,它和目标句中包含的关键词为同义词,这样有利于保持叙述活动的连贯和完整。

实验中的时间跨度条件有长和短两种水平,即

“一小时之后”和“一会儿之后”,六个小片段中共有六个时间标记信息,各占三个,六个时间标记信息以随机的方式出现在文本中,为了消除时间信息出现的位置效应,实验中所用的每篇记叙文分为两个版本(A版本和B版本),对时间信息出现的位置进行平衡。例如,在一篇文章的A版本中,时间信息以下列序列出现:一会儿之后、一会儿之后、~小时之后、一会儿之后、一小时之后以及一小时之后;那么,在另一个版本B版本中,时间信息会以下列方式呈现:一小时之后、一小时之后、一会儿之后、一小时之后、一会儿之后以及一会儿之后,这样组成两个系列的文本,即A1B2和A2B1。在本实验中,17名被试阅读A182系列的十篇文本,另17名被试阅读A281系列的十篇文本。

由于句子类型分为四种,这样篇章中被划分为事件边界的位置点就有四种类型,即介绍句一目标句、目标句一时间转换句、时间转换句一回指句、回指句一介绍句,位置点意思是两个句子的中间位置。

实验预期是如果时间信息会被外显地知觉为事件的边界,那么,在时间转换句之前的位置点就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边界;如果时间跨度会影响时间信息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程度的话,那么,长的时间跨度信息与短的时间跨度信息相比,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

2.3实验程序

实验是借用视知觉研究中的事件切割程序。在一个典型的事件切割范式中,被试观看描述日常事件的电影片段,并被要求在他们所认为的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结束而另一个有意义的事件开始的时候做出按键反应,从而将影视中的活动进行切割(Newt-son)。在本研究中,每篇记叙文作为一个大的段落,以书面文本形式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在他认为一个有意义的活动结束而另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开始的地方做出标记。

3结果与分析

实验剔除4个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之后,有效样本为30个,剔除的极端数据占总数据的3.33%,被试在两种时间跨度的情况下,将四个位置点知觉为事件边界的比例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读者更倾向于将时间转换句之前的位置点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在短的时间跨度条件下(一会儿之后),此位置点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可能性为88.0%,在长的时间跨度条件下(一小时之后),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可能性更高,达到93.7%,并且都分别高于其他位置点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比例;同时也说明长的时间跨度与短的时间跨度相比,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

对所有数据进行两种统计处理,一种以被试为随机变量(F1),一种以项目(即实验材料)为随机变量(F2),分别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即时间跨度与句子位置点2×4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在句子位置点类型上,不同位置点类型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可能性差异显著,F1(3,87)=42.47,p<0.001;F2(3,27)=39.07,p<0.001;在时间跨度上,不同时间跨度信息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可能性差异同样达到显著水平,F1(1,29)=4.96,P<0.05;F2(1,9)=6.49,p<0.05;而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F1(3,87)=0.86,p=0.47;F2(3,27)=0.87,p=0.47。进一步对句子位置点类型进行LSD多重比较发现,无论是将被试作为随机因素分析还是将材料作为随机因素分析,都表明目标句一时间转换句的位置点较之其他三个位置而言,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点,差异显著,p<0.001;而时间转换句一回指句与介绍句一目标句之间在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程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介绍句一目标句的位置点与时间转换句一回指句的位置点,都比回指句一介绍句的位置点更容易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数据结果一方面验证了第一个预期,即时间转换句之前的位置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说明时间信息在记叙文阅读理解中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即时间信息具有事件边界效应。另一方面在时间跨度上,长的时间跨度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边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验证了本研究的第二个预期,即长的时间跨度信息较之短的时间跨度信息,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在记叙文阅读理解中,时间跨度影响时间信息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程度。

4讨论

事件结构知觉最初被认为只存在于视觉系统,它对理解真实世界中的日常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近的证据表明,这种将活动分割为一系列事件的能力并不局限于视知觉领域。像观察者一样,读者在聆听或者阅读有关日常活动的描述时,也能够识别所述活动的这种结构。这些发现对于已有的语篇理解理论而言,其实并不足为奇。语篇理解理论认为,读者为了理解并记住文本所描述的情景,会将文本理解为一系列心智模型㈣。当建构一个情境模型时,读者是基于最初的文本信息和先前知识来为心智表征的建构打下基础。当输入的信息与当前所发展的模型一致时,它就映射在当前模型之上;如果输入的信息与当前的模型不一致,读者就会转移注意焦点,去建构一个能够满足当前信息约束的新的结构。而在文本理解研究者提出的事件指针模型和经验渗入模型中,研究者明确指出读者能够外显地知觉叙述事件的边界,并认为读者通过将文本分解为一系列离散的事件,从而建构文本所描述活动的连贯表征。这和视知觉研究中有关事件结构知觉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记叙文理解过程中情境模型的建构过程是否依赖于类似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呢?在视知觉研究中,研究者运用事件切割范式,研究了情境模型的维度对事件知觉的影响,发现情境模型的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比如时间,空间维度等,会被读者知觉为事件的边界。如果在记叙文理解过程中一个情境模型建构的过程依赖类似于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那么,读者就会将情境模型的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比如时间、空间等)知觉为记叙文所描述的连续事件之间的事件边界。时间信息是情境模型的重要维度之一。是构成情境维度时空框架的两个维度之一,对于记叙文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正是关注于时间信息,探讨记叙文中的时间信息是否会被读者在自然阅读状态下知觉为事件的边界。研究借用事件切割程序,结果发现,读者更容易将时间信息之前的位置点划分为一个有意义的活动结束而另一个有意义活动开始的地方。这验证了假设的预期,即读者更容易将时间信息知觉为事件的边界。这和视知觉研究中运用影视片段的发现是一致的,即被试将时间信息作为切割事件的一个标准。另外,鉴于视知觉研究中运用功能性神经成像技术的发现,即不同时间跨度导致大脑将其知觉为事件边界的脑激活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同时探讨了这种时间跨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大脑激活程度上的差异在记叙文的理解中是否可以通过外显地认知操作表现出来。结果验证了本实验的预期,即时间跨度长的条件比时间跨度短的条件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边界,这和视知觉研究中的脑激活模式的结论是一致的。在视觉和记叙活动之间的这种相似性可能并不只是种巧合,它可能反映了语苦认知与视知觉研究中存在共同的加工机制的可能性,即可能存在一种有关事件结构理解的更普遍的机制,它不依赖于载体的性质而独立地存在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记叙文理解过程中情境模型建构的过程依赖类似于事件知觉中所发现的切割过程的观点。另外,记叙文的理解属于认知研究领域,而视知觉属于知觉研究领域,本研究的发现为知觉研究和认知研究提供了可供沟通的实证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记叙文中的时间信息的事件边界效应,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体探讨记叙文中其他情境维度信息的变化是否会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以及这些维度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如何: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探讨这些事件边界对文本中先前信息记忆通达的影响作用如何。这有利于进一步探讨视觉和叙述活动之间的紧密关系。

5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叙文中的时间信息具有事件边界效应,当读者遇到时间信息时,更倾向于将其划分为事件的边界;(2)记叙文中时间跨度上的差异显著地影响时间信息被知觉为事件边界的程度,在记叙文的阅读理解中,时间跨度长的条件较之时间跨度短的条件更容易被知觉为事件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