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码相加效应

2009-12-11 07:47王红椿张积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9年3期

王红椿 刘 鸣 张积家

摘要采用错误联接的实验范式考察汉字记忆中的码相加效应。实验1采用形码加义码,结果发现对义似形似组的特征诱字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义异形似组的。实验2采用形码加音码,结果发现对音似形似组的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音异形似组的。研究表明汉语记忆中的错误联接存在码相加效应。研究结果可用激活混淆来源理论解释。

关键词错误联结,特征诱字,码相加效应,SAC模型。

分类号B842.3

1前言

错误联接是指对过去刺激重新结合的错误再认。在实验中,被试对由先前学习过刺激的部分重新组合成的新刺激产生了错误再认。Underwood等人最早研究了这一现象。他们给被试呈现若干个由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合成词,在再认测验中,刺激包含了已学单词、一个音节与已学单词相同的词,两个音节与已学单词相同的词以及无关词。结果表明,对已学单词的正确再认率>对两个音节与已学单词相同的词的错误再认率>对一个音节与已学单词相同的词的错误再认率>对无关词的错误再认率。对两个音节都与已学单词相同的词的错误再认称为“联合错误”,对一个音节与已学单词相同的词的错误再认称为“特征错误”。

实验证明,记忆不同的材料都会出现错误联接。但是,对于错误联接的机制,心理学家仍然存在着争论。表征观点认为,记忆有特征表征和构造表征。特征表征是低水平表征,可能会捆绑在一起形成更有结构性的表征。对联合诱词的错误再认是由于缺乏构造表征或在编码过程中形成不正确的构造表征所致。因为特征诱词包含有在学习阶段未出现的特征,所以该假设不能对特征错误做出合理的解释。过程观点中的双加工理论认为:熟悉性和回忆提供了再认反应的基础。评估新词是基于熟悉性,再认诱词则是基于熟悉性和回忆,但熟悉性使人产生错误再认,回忆则使人避免错误再认。双加工理论能解释联合错误和特征错误,但未对错误联结的熟悉性来源做出说明。目前,还有研究者借用其他错误记忆理论来解释错误联接,包括模糊痕迹理论,源检测理论等,双加工再认SAC模型($O/ZFCe o,activation corthtsion)模型等。研究者认为。大量因素都可能导致再认错误,如熟悉感和语义激活等,最为谨慎的看法是,熟悉感和错误捆绑都能导致错误联接。JOlle等人认为,支持双加工理论的证据也可以通过表征观点的改变而得到解释,两种理论并不相互排除。解释再认的双加工模型有很多,其中,SAC由于能解释大量错误记忆现象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模型是一个以激活为基础的语义网络模型,比一般的模型能更好地说明回忆与熟悉感两种加工机制。它不仅考虑了记忆中的编码过程,而且考虑了提取过程的记忆表征,是表征观点和过程观点的综合体,因而能解释许多记忆现象,包括镜子效应、关联性记忆错觉、目击者的错误记忆等。

目前。错误联接研究大多采用拼音文字为材料。但是。与接线性方式排列的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方块字,属于平面型文字,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结构紧密的图形。汉字记忆中是否存在错误联接?还有待于证明。此外,以往对拼音文字的研究没有分析实验材料的特征。语音、语义和词形是语言(单音的和多音的实词)的三种主要编码维度,或简称为词的三种码。在记忆中,这三种码可分别单独表征一个词,也可由一个以上的码结合起来表征一个词。在提取中则可利用多种码的信息以提高记忆。这种通过多种码来提高记忆效果就称为码的相加性(code additivity)。喻柏林通过在形、音和义方面的关系形成一个以上的码的相加发现了汉语词的码相加效应嘲,表明随着编码的维度增加,相加效应的优势也随之增加。如果说通过多重码可以提高记忆效果。那么多重码是否会对错误记忆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错误联接范式,操纵汉字的不同的码相加来探讨这个问题,实验1探讨形码上的义码相加效应,实验2探讨形码上的音码相加效应。

2实验1语义相似性对错误联接的影响

2.1被试

大学本科生36人。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材料

学习材料共60组,每组由一个学习字(如:怜)和一个诱字(惜)组成。实验材料有两种:(1)义似形似,学习字与特征诱字语义相似,字形也相似,如“怜”与“惜”;(2)义异形似,学习字与特征诱字字形相似,语义不相似,如“弥”和“弦”;而且。义似形似组材料平均笔画数为9.47和9.27,义异形似组材料笔画数为9.47和9.77,t检验差异不显著。两组材料的字频也作了匹配,义似形似组材料与义异形似组的学习字的平均字频为264/百万,243/百万,测验字的平均字频为243/百万,223/百万,差异都不显著。

选取30名被试在7点量表上对学习字与相关诱字作字形相似程度、语义相似度评定,O代表字形相似程度最低。6代表字形相似程度最高。f检验表明,义似形似组与义异形似组学习字和诱字字形相似平均为1.78和1.76。t检验差异不显著,语义相似平均为3.83和0.65,t检验差异不显著。

所有类型的字都包含在记忆测验中,两种条件下的字表随机分成三种,其中10组是测试目标字,与学习字相同;10组为特征诱字,与单个学习字有关;10组为无关字,在学习阶段没有呈现。另外有4个字作为缓冲项,放与学习字表的前后。被试在学习阶段要学习40个字,测验阶段有50个字。实验材料采用拉丁方设计。

2.3实验设计

2(语义相似性:相似和不相似)×3(项目类型:学过字、关键诱字和无关字)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被试的再认成绩,包括对学过字的击中率和对未学过字(关键诱字和无关字)的虚报率。

2.4程序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均在计算机上进行。字随机单个呈现,每个字呈现1500m8,中间间隔500ms;事先未告诉被试要进行何种类型的记忆测验。学习后进行2分钟的分心任务测验。然后进行再认测验。

2.5结果与分析

不同条件下的正确再认率和错误再认率。2x3重复方差分析表明,语义相似性主效应不显著。F(1,35)=0.17,p>0.05;项目类型主效应显著,F(2,70)=217.90,p<0.001。项目类型与语义相似性交互作用显著,F(2,70)=3.43,p<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义似形似组的特征诱字显著高于义异形似组的。F(1,35)=6.30,p<0.05。义似形似组与义异形似组之间的学习字的击中率差异不显著,F(1,35)=1.46,p>0.05,对无关字的虚报率之间差异也不显著,F(1,35)=0,40,p>0,05。

使用Schacter等人的H-T校正程序来校正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方法为:分别计算每个被试对联合诱字与对无关字的错误再认率之差,作为校正后的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各条件下的校正再

认率分析:2(语义相似性)×2(项目类型)重复方差分析表明,语义相似性主效应不显著,F(1,35)=1.09,p>0.05;项目类型主效应显著,F(1,35)=315.53。p<0.001。项目类型与语义相似性交互作用显著,F(1,35)=8.26,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义似形似组的特征诱字的校正的错误再认率要高于对义异形似组的,F(1,35)=4.30,p<0.05:两种条件下学习字的校正的再认率差异不显著,F(1,35)=0.01,p>0.05。

3实验2语音相似性对错误联接的影响

3.1被试

大学本科生36人,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3.2材料

学习材料共72组,每组材料由一个学习字(如:锦)和一个诱字(如:绵)组成。材料有两种:音似形似与音异形似。音似形似的两个字平均笔画数分别为9.95和10.06,音异形似两个字的笔画数平均为10.63和10.75,t检验差异不显著。两组材料的每一对都进行了形旁匹配,例如,音似形似组的“钮与纽”在音异形似组中配对是“锦与绵”,而且配对材料在字频上也作了匹配。两组学习字的频率为653/百万和638/百万,差异不显著,t(35)=0.08,p>0.05,诱字的频率分别为640/百万和540/百万,差异不显著,t(35)=0.77,p>0.05。此外,两组的声旁或部首的组字频率也作了匹配。音异形似组与音似形似组部首或声旁的平均组字频率为10.86和10.23,t检验差异不显著。此外。30名被试在7点量表上对学习字与相关诱字作字形相似程度、语义相似度评定。结果表明,音似形似组与音异形似学习字和诱字字形相似平均为2.37和2.78,t检验差异不显著:语义相似平均为0.65和0.89,t检验差异不显著。所有类型的字都包含在记忆测验中,字表随机分成三种,12组做为测试目标字,12组为特征诱字,12组为无关字。另外有4个字作为缓冲项,放与学习字表的前后。被试在学习阶段学习48个字。测验阶段有64个字,实验材料采用拉丁方设计。

3.3实验设计

2(语音相似性:相似和不同)×3(项目类型:学习字、关键诱字和无关字)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再认成绩,包括对学习字的击中率和对未学过字(特征诱字和无关字)的虚报率。

3.4程序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均在计算机上进行。每个字呈现1500ms。中间间隔500ms;事先未告诉被试要进行何种类型的记忆测验。学习后进行2分钟的分心任务测验。然后进行再认测验。

3.5结果

不同语音条件下的正确再认率和错误再认率。

2x3重复方差分析表明,语音相似性主效应不显著,F(1,35)=1.73,p>0.05;项目类型主效应显著,,(2,70)=300.55,p<0.001。项目类型与语音相似性交互作用显著,F(2,70)=3.85,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音似形似组的关键诱字的错误再认高于音异形似组的,F(1,35)=8.19,p<0.05,音似形似组与音异形似组对学习字的击中率差异不显著,F(1,35)=0.14,p>0.05,对无关字的虚报率差异也不显著,F(1,35)=0.39,p>0.05。

各种条件下校正的再认率分析:2x2重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语音相似性主效应不显著,F(1,35)=2.48,p>0.05;项目类型主效应显著,F(1,35)=223.98,p<0.001。项目类型与语音相似性交互作用显著,F(1,35)=4.96,p<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对音似形似组的关键诱字的错误再认率高于对音异形似组的,F(1,35)=6.33,p<0.05;音似形似组与音异形似组的正确再认率差异不显著,F(1,35)=0.02,p>0.05。

4讨论

本研究结果重复了以往记忆错误联接研究中出现的典型结果(已学字的正确再认率>特征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无关字的错误再认率),且实验1和实验2中,不同条件下再认中并未出现对学习字的正确再认率差异和对无关字的错误再认率的差异。校正后的再认率数据分析表明,实验1中,义似形似组的特征诱字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义异形似组的。实验2中,音似形似组的诱字错误再认率要高于音异形似的。一个是形码加义码。一个是形码加音码,都出现对关键诱字误再认率的显著增加,表明错误联接中也存在码相加效应。

如何解释这种效应?双加工理论认为熟悉感使得被试产生了错误联接,通过多种码的相加,不管是形码加义码还是形码加音码都会增加被试对该诱字的熟悉感,但这样的解释并没有说明具体的产生机制。而先前的研究表明,激活混淆来源理论(source of activation confusion,SAC)是一个以激活为基础的语义网络模型,是表征观点和过程观点的综合体。该模型有三个重要概念:概念节点、特殊背景节点和实验室背景节点。概念节点的基础激活量由先前暴露过或学过的次数等决定。实验室背景节点表征光线、设备等实验环境的特征。特殊背景节点捕捉与实验室背景不同的新异元素,包括刺激呈现方式等。这三个节点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情节节点,表征该单词在实验室学习的经历。再认判断基于两种加工,熟悉性和回忆。回忆反应是基于情节节点的激活,熟悉性反应则仅基于概念节点激活,有时也基于错误的特殊背景节点的激活。

根据SAC模型,对学习字的正确再认是基于情节节点的激活,测验阶段学习字出现时,被试激活该字的概念节点,激活扩散到情节节点,从而产生正确再认。对无关字的错误再认是基于对概念节点的激活。实验1和实验2中的字频都得到匹配。所以不同条件下的概念激活量应一致,到达情节节点的激活量也一致,因此,对学习字的正确再认率之间没有差异,对无关字的错误再认率之间也没有差异。

尽管SAC模型能解释再认中的许多现象,但它无法解释错误联接现象。Diana指出,该模型忽视了概念节点之外的一些细节,例如词汇特征。SAC模型创始人Reder等最近修改了该模型。他们把工作记忆加入到模型中。工作记忆资源激活刺激,使刺激能在两个元素间建立联接。这既可以是把一个单字与一个实验背景捆绑,也可以是把两个单字的部件捆绑㈣。而先前研究也表明,激活可能会从与学习字的特征匹配的测试字的特征中扩散,在一个错误的情节节点与实验室背景节点汇合。因此,根据Reder等和先前的研究,我们认为,与情节节点相连的除了概念节点、特殊背景节点和实验室背景节点外。还存在着表征知觉特征与特征之间关系的节点,该节点表征刺激的特征以及特征之间的关联。在单字词中,特征是部件的形、音等,双字词中,特征则是词素的形、音等。Shuzenski称这

种表征特征与特征之间关联的记忆为关系记忆,是一种需要在编码中对刺激进行捆绑的任务。Reinitz指出,捆绑是把独立编码刺激的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回忆出来的必要机制。在编码阶段,被试要表征刺激的各个部分如字形、语音等以及刺激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提取时,被试不仅要接受来自概念节点、特殊背景节点和实验室背景节点的激活,还要接受来自特征与关系节点的激活,后者是一个弱的提取线索。

因此,产生实验1中码的相加效应的原因是:与义异形似组相比,义似形似组的关键诱字与学习字不仅字形相似,语义上也相似。在提取阶段。被试会同时激活诱字的概念节点和特征与特征关系节点,从而产生熟悉感。在关联性记忆错觉中,被试学习了一系列词(如冬天、冰雪等)后对关键诱词(寒冷)产生错误的再认同样是激活了概念节点。但对一系列同一主题的词学习会不断激活诱词,导致对诱词的错误再认与对学习词的正确再认率几乎相等。而实验1中,与诱字语义相同的学习字只有一个,被试能通过有意识地回忆学习字而正确地拒绝诱字。如果无法回忆出学习字,那么概念和字形上的激活产生的熟悉感就能导致错误再认。与语异形似组相比,被试对语似形似的诱字产生更多错误再认,说明概念产生的激活量要远远超过字形,所以出现了码的相加效应。

实验2中,被试不仅要对构成字的部件及部件之间的关系编码,还要对字的语音或字形等特征编码。由于选字需要,部分字的义符是重复的,所以诱字的特征中有些是在学习阶段出现过的,有些没出现过的。错误再认的产生可能是两种情况兼而有之,一是编码阶段被试对某些字的不同部件产生了错误捆绑。提取阶段激活就会从诱字的特征和特征关系节点扩散到虚假的情节节点。二是编码阶段没有产生错误捆绑,在测验阶段语音或字形的相似性会导致对关键诱字的特征与特征关系节点的激活,从而使被试对该诱字产生了错误的熟悉感。音似形似组的不仅存在语音激活,而且存在字形激活,产生的熟悉感要高于音不似形似组的,错误再认率也就更高。两个实验都表明:相似性越大,在诱字上产生的激活量就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基于熟悉性的反应。当然,被试可以通过对学习词的回忆降低对诱字的错误再认。所以,与关联性记忆错觉不同,在错误联接中对诱字的错误再认率要远低于对学习字的正确再认率。

总之,本研究表明,汉字记忆中存在错误联接现象。对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研究能弥补以往拼音文字研究的不足,从而揭示出语言认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助于深入了解错误联接的产生机制。汉字记忆错误联接的研究对汉字认知的理论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揭示汉字认知的过程和表征机制,如部件、语音、字形等是否是汉字表征和加工的基本单元。在实践上,学生要区分一些形似字、同音字,以免形成错误联接。

5结论

(1)汉字记忆中存在错误联接现象。不仅正确记忆中存在码相加效应。错误记忆中也存在码相加效应。(2)SAC模型能解释具体说明错误联接中的码相加效应的产生机制。与情节节点相连的除了概念节点以外,还存在着表征知觉特征与特征关系的节点。对诱字的语音特征、字形特征或语义的激活产生的熟悉感导致错误再认的出现。相似性越高,熟悉感就越强,错误再认率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