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与构建

2010-02-15 16:21伏志强
治理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全球化价值观

□ 伏志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与构建

□ 伏志强*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性选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恪守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严密逻辑结构。“民主、公正、平等、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增强包容性和宽容性,关键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

核心价值体系;选择;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调整利益结构关系,促进思想观念的变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入手,得出在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价值多元化这个大发展和大变革的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性选择;其次,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其基本内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恪守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精神是“民主、公正、平等、和谐”;最后,文章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途径,根本上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增强价值观念的包容性和宽容性,最终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感。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性选择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多元价值时代形成的价值共识

3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成果丰硕,经济发展持续高速增长,政治体制稳步推进,文化软实力迅速增强,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这种大发展、大变革的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但是,中国的体制改革走的是“渐进式的道路”,旧体制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更新,新旧体制将长期并存交替。所以,社会转型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新旧体制、秩序、规范并存交替,反映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上,就是价值取向的多重性。同时,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正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由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国社会转型面临双重压力,即既受传统农业文明封闭性、落后性的制约,又受现代工业文明异化性的制约,从而出现价值选择的多样性。这种多重性的价值取向和多样性的价值选择,构成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这个鲜明特征。

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45页。价值观念是人们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在不断改变。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积极意义表现为:使中国人独立性、选择性、自主性的空间得到扩展,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消极意义表现为:难以形成社会价值共识,使许多人认识模糊、思想界限不清,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行为上无所适从,心灵上迷失方向,影响社会和谐。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需条件是社会绝大部分人认可一些核心的价值观、核心的价值理念。如果没有对一些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整个社会不可能和谐。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正确选择

“全球化指的是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国文化冲突与市民社会的各种不同范畴内可以感觉到的、人们的日常行动,日益失去了国界的限制,是指空间距离的死亡。”②[德]乌尔利希·贝克:《什么是全球化?》,祖尔卡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45页。全球化使原先那种国与国或地区之间交往的陌生感已经不存在或者极大程度的减小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国际性、区域性的组织和经济实体,以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间的融合、交流、碰撞甚至是冲突。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并且引发的政治格局多极化、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等。经济全球化是指早先完成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满足原料、市场和资本投资不断扩大的需要。表现为生产国际化、国际贸易自由化、金融资本全球化、科技产品的开发及应用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全球化等。政治多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西方国家的政府是经济利益集团的代表,作为政治团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归根结底还是资源的掠夺和市场的开辟。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资本家视经济利益如同自己的生命,他们会以任何可能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执行任务的机构便是政府。因此,霸权、强权是他们的一贯主张和手段。但是随着“两极争霸”时代的结束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世界政治格局形成多元化的局势,政治格局多极化在逐渐形成。文化多样性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虽然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受到冲击,但是我们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支柱。这种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浪潮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领域就是价值的多元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都在充分的准备,想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业化的进程。虽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极力维护旧的经济政治体制,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强大,新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逐渐在形成,全球化的趋势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下已经势不可挡。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我国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比如,吸引外资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开创国际品牌战略等,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十对矛盾。第一、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与我国经济的内向发展模式;第二、产品销售市场的全球化与我国国内市场的不成熟;第三、发达国家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相对滞后的自主创新能力;第四、国际生产的全球化与我国缺乏全球性生产经营网络;第五、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优化的难度;第六、国际分工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主动性的缺乏;第七、跨国公司与我国的国有企业依赖性;第八、国际聚合利用全球资源与我国利用全球资源的意识谈薄;第九、国际人才竞争与流动与我国人才竞争能力的弱势;第十、全球化浪潮中政府的作为与我国政府应对全球谋划战略的相对滞后。

其次,全球化使国家主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超国家组织(如欧盟、非盟、东盟等)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第二、跨国公司的强势冲击着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第三、全球化使国家权力开始分层化和中空化,国家在权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第四、国家的传统智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第五、多变的国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第六、全球问题的增加使得国家权力的边界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变得模糊;第七、基于以上几个问题,民众对国家的民族性认同陷入了困惑和危机。

最后,全球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受到挑战。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价值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文化的融合,加剧了国家文化秩序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这样必然动摇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动摇了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的传统文化业也受到文化帝国主义的挑战。国际文化不平等的交流,容易使我们丧失文化主动权,动摇人民群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理念受到西方普世价值的影响冲击。在具体的表现上,信息产业、咨询、影视以及传媒等领域,全球化的开放必然导致原先传统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维护在技术手段、市场环境等方面受到巨大的挑战。比如好莱坞电影的高端技术和西方自由价值观念,通过一场电影就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民众对我国的核心价值产生了怀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和精神实质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①《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第1版。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提出此项战略任务。《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②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载于《求是》杂志2006年第24期。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一次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号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简洁明了的精神实质,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才有可能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处于最高的指导层次。马克思主义是严密的科学体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们的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一直和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有了引路人。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它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引下,立足于中国具体的国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现阶段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只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早日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处于目标层次。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它不是漫无目的的空想或幻想。按照理想所属人群的数量,可以将理想划分为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集体理想)。理想决定了人们的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进步。全球化的浪潮和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的理想多样化,这就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同时被广泛认可的共同理想,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日实现。这个共同理想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指明了奋斗的目标,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处于动力层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形成具有稳定性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品质的精神因素,是一个民族和群体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忠孝爱国、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价值取向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是国家富强兴旺的精神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在新时期新时代,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使改革开放具有新的理论品质,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处于规范层次。知荣辱是每个人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一个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从每一个公民对荣誉和耻辱的基本价值判断开始的。“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简称。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些具体的道德观念,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要概括,也是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行为支点。

2.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民主、公正、平等、和谐

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历史》一书中,由“人民”和“权力或统治的权力”两层意思组合而成。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人民的统治权力或人民的权利”之意。我国《尚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与成汤”,“简代夏作民主”,这里的“民主”之意是作人民的主人。我们现在所讲的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是一种普世的价值准则。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①《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其中,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从制度层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我国的政治目标,不仅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更实现了人们对自己权力的行使和人民大众权利的实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

“公正”在《辞源》中的解释是:“不偏私,正直。”公正作为一种价值观,含有“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之意,侧重于人们对价值取向正当性的价值判断。“公平、正义”是我们对“公正”的普遍性理解。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公平”是群众对政府的价值要求,“正义”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目标,“公平正义”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因此,公正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也彰显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所以,没有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就没有社会主义。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平等都是人们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是普世的价值准则。具体的平等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上人们所享有权利的平等。在以往的社会制度里,由非均衡的生产能力和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和非平等的人们的社会地位,致使平等只能成为人们的价值目标,实现的手段也只有是战争或是罢工。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条文里是没有平等的,它是束缚被统治者的铁链,平等观念的法理是广大劳动者在战争和罢工中取得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规定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平等。任何一种价值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尊崇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所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就是在人们普遍的平等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价值观构建。在我国,平等的价值观能使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置于公仆的地位,勤政廉洁,为人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点。因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具有先进性,又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首先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人为本”的概念在党中央2003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论述中都没有使用过这一概民服务,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因为有相互间的平等而理解、宽容和尊重,最后实现社会和谐。

和谐是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也是人对各种关系的一种价值评价和价值认识,体现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处理各种关系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谐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构成社会的人们群体的和谐共处。我们看到,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所居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成为人类生存的挑战。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党中央制定的二○二○年的阶段性目标,完成阶段性的任务。和谐社会不等于稳定协调,而是对稳定协调的超越。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矛盾的统一体。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和而不同”,即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之间的结合、统一于共存。体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上,就是转变思维方式,形成和谐的思维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念。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管子.霸言》篇中有“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责国固,本乱责国危”的论述,这里最早提到了“以人为本”的概念。我们今天所讲的“以人为本”既有古代社会所描述的“民本”思想,又含有我国国情和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文气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现时代中国强调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①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6年4月21日。“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国家的主人”的“人”,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是和哲学“本原”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最根本”、“最重要”,即在整个宇宙中,人和神与万物相比较,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3月10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根本上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实践。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必须要把人作为行为主体,尊重人的权利和自由,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用法律制度来保障人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同时,也要理性化的对待以人为本,要适当地遏制人的率性需求,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是增强包容性和宽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在提出,而重在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方法论原则为指导,增强包容性和宽容性。包容和宽容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心境,是彼此间理解信任的手段。和谐社会的建设本身就包含有包容性和宽容性的因素。首先,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强调一元价值导向的同时,要允许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不可能是禁锢不变的。相反,人本身和外界的交流先从家庭开始,后到自己周围的环境,最后到所能涉及的思想上的多个领域或空间上的多个地域,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时候更会改变原来的思想观念。其实,一个人、一个团队和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也始于和外界的交流。我们要对超出一元主体价值导向的价值观念进行遏制,但对于一元价值导向之下的多元价值观念进行提倡鼓励,这样才会有涌现更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其次,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传承、借鉴传统价值观以及外来价值观的合理因素。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所形成的把国家、社会和家庭放在个人之上,勇于承担责任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我们今天形成1998年抗洪抢险精神、2003年抗击非典精神和2008年抗震救灾精神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使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同时,全球化的进程,是我们认识到西方民族的民主、平等和自由观念的合理之处,以包容和宽容的心态汲取其进步之处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关键是核心价值观要获得广大人民的普遍认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是空间和时间的相互统一,要经过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实践的不断检验。当一种观念意识由社会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人民群众内在自觉的过程时,这种价值观念才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主要环节主要有:

第一,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概念体系。从人民群众的角度看,它是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依据传统观念,这种官方的外在要求和民间的自觉认识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种理解上的隔阂。人们在无意间会忽视价值观的精神动力。所以,怎么让普通民众对这一党领导人民群众从实践中提炼总结的思想文化的成果得到充分的理解,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宣传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要以民族的、大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提炼成便于记忆的词汇、简洁明了语句和富有传统的表现形式。

第二,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关于价值观的概念体系,不是指具体的价值观。因此我们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早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前就有大量的研究,之后的研究更是骤然升温。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笔者认为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主、公正、平等、和谐”的基本精神是统一的。人民群众对基本精神的广泛认同也就是对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可。同时我国人口众多,社会阶层结构复杂,人们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状况、社交领域等都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因此,提炼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要简洁,而且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这样才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第三,每个公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规范,自觉实践核心价值观。认识的来源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当人们在生活行为过程中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的精神动力时,自觉履行就是必然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注重价值体系主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我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校教师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人群,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民众的价值行为。因此,以不争的事实论证和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的价值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样才能使自觉实践核心价值观成为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最基本的是自觉履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行为习惯,最后达到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责任编辑:严国萍)

D261

A

1007-9092(2010)06-0056-06

伏志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价值哲学。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全球化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全球化陷阱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