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尝试

2010-02-18 00:11刘振坡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导体物理探究

刘振坡

探究式课堂教学实际上是要研究教学过程怎么操作,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为三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为教学思想;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的启发式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尤适于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课,下面谈一下笔者的教学体会。

1 选择适合科学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如何从日常生活、实验现象和给予的材料中提出适合科学探究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选择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若对某个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就要及时引导他们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如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让每个学生准备几张硬纸片、小刀、刻度尺,他们在积极准备器材时就产生悬念,激发探究热情;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现日食、月食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日食、月食的原因;再通过教师自制的小孔成像实验器材演示小孔成像,让学生恍然大悟。师生共同讨论,提出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通过努力得以解决。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学习中理解知识。

2 明确科学探究的方法,确保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的可操作性

在科学探究中,制订计划可以有多个渠道,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有2种,一种是实验方法,另一种是理论分析方法。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方法是最常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制订计划可以狭义地理解为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这个环节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思路方法问题,即用何种思路指导实验设计。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较研究法、类比推理法等,其中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和教法,引导学生从思想方法上领悟实验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例如在讲解“欧姆定律”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怎样通过实验来研究某一段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接着引导学生把水流跟电流进行类比,即用水压来类比电压,用水管的阻力来类比导体的电阻。学生很容易明白:水从水管里通过的流量,当这段水管的阻力一定时,水压(水位差)越大,水流量也越大;当水压一定时,这段水管的阻力越大,水流量则越小。通过类比,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的“科学猜想”: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可能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可能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激发状态,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指出以上只是猜想的可能结论,是否正确尚需通过实验来检验。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从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出发来确定实验思路,制订出实验方案。当然,有些实验方案在实验中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应指导学生重新调整自己的实验思路,修正实验方案,以确保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的可操作性。

3 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和搜集证据,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搜集证据有多种形式,但进行实验是搜集证据的常用方法之一,并且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这一活动中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对上一节进行取证的过程,也是学生表现最为兴奋的时刻。在实验中,有的学生由于课前预习不到位或受经验的影响,存在对一些实验过程想当然或为了得到实验结果而乱凑数据的现象。这时教师要及时提醒他们收集数据时要实事求是,不可乱编数据。

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倡采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系列实验。但对学生进行分组应采取“教师协调,自愿调整、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使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实验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取长补短。同时,每个小组要推选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分工、安排、记录活动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向教师反映出现的问题,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协作,提升他们的探究热情。尽可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自己独立进行实验,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做中学”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探究任务。这样才能增强探究的吸引力,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

猜你喜欢
导体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汽车电线用导体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应用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快速计算导体RCS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