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体育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2010-02-18 00:11陈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师新课程

陈强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策略,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师应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教学观念的转变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在的地位和一些不合理的状态是一时无法改变的,那么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和观念。要真正做到热爱教学,热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老是端着架子,认为自己就是来给学生教学的,学生就是要学习的,这样的教学局面并不好。教师要做到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商量,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教学富有亲和力,他们的抵触情绪就会消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究学习,从而达到一个教与学的和谐状态。好的教育就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健康整体观的确立,力图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身体练习活动与健康教育的学习相结合。

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过分强调“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需动脑地进行模仿和机械练习。传统的体育课程比较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师主要关心的是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学、学得是否愉快,教师都很少关心。

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应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样样学,样样都不精,难以形成运动专长和爱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有选择性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改中提到运动兴趣,它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当中要高度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这样对他形成运动习惯,对促进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乃至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都是有现实的和长远的影响的。培养对运动的情感,对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新课改中运动技能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考虑运动技能的教学主要是为所有的学生锻炼身体、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服务的。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如果运动技能的教学不考虑这个问题,仅仅是就技术谈技术,仅仅是为技术而教、为技术而学,那么它的作用和价值是非常有限的。运动技能的教学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2 解决好课程标准与体育教材的问题

新课程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本,用好教材、规范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很多有责任心的体育教师通常都会在课前仔细“备教材”“备学生”,不仅写出教案,甚至写出学案,对所要教的内容进行“重新编码”,精雕细琢,反复推敲,突出重点,以期被学生更好地掌握。这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与过去统编体育教材相适应,广大体育教师养成“教教材”的思维和行为惯性,唯教材内容是用,唯教材观点是用,结果一旦离开教材就不会教了。把教材当作体育教学事实上的唯一依据,实质上是没有真正理会教材的本质,没有理清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关系,从而混淆教材和课程标准各自的功能。

事实上,课程标准才是体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测试的依据,是体育教师行动唯一的指南。而教材只是体育专家、教师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和学的材料,是体育课程实施的物质载体,但不是唯一的体育课程资源。迷信教材、根深蒂固的“教材情结”势必导致教师和学生以本为本,强塞硬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便无从谈起。所以,当前需要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充分领会新课程理念,应该明确:教材,教与学的材料而已,而教科书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双方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切实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是新课程对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

3 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地位一直以来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负责学校的“两操”工作和学生课余训练,每周还得任12~16课时的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对都是最高的。而相当部分学校在教师发展和业务提高上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4 对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体育教师新课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