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一些思考

2010-02-18 00:11王素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王素艳

我国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新的课程目标,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过程,拓宽保健知识,提高高中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理想效果。

1 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面临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体育教师应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并创造教育机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适应这些差异的相应教学指导。

体育教师应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体力、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需要。

体育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课程标准水平目标要求的内容,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引导学生掌握安全健康的学练方法;还要善于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主动摄取新的、和体育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以开展教学。例如,体育教师应了解和理解体能与个人健康、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心理与情绪健康、酒精、吸烟与其他药物、营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长发育与家庭健康、社会与环境健康、导致艾滋病的性行为、其他性传染疾病和意外怀孕、过度节食、过度缺乏体育运动等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兼有科学性和活动性特点,并以大量课外体育活动为其强大支撑,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体伤害。它能使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工作职责上,要主动关注学生安全,不仅如课程标准所言,应当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也应当与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维护工作,要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成为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护花使者”。

2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是学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只有认真、切实掌握该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内在联系,正确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好体育、健康的教育,才能在今后的学校体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健康的意识形成等也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规范、研究与改革体育与健康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意义。体育健康课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理论,同时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从事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与健康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教学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体现出“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特点,“学校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无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 适当安排健康教育理论课

初中学生身体发育旺盛,而且是身体素质明显发展期,有必要使他们了解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的各种特征,以及这一阶段锻炼应注意的事项,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要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讲解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简单的处理方法,还有消除疲劳的简单方法。

4 合理进行分组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发育、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功能状况、健康状况进行分组,把他们分为基本组、准备组和医疗体育,从而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避免不合理的体育运动给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时,应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掌握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自觉地遵循和运用这些规律,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等形态都有较大的变化,各组织器官也在不断地发育和完善,但未达到成熟的程度。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不能像成人那样要求学生。人体生长发育是有其阶段性的,特别是中学生这一阶段,加强营养与体育锻炼要同步进行。

猜你喜欢
中学生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